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职教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及高质量发展路径

| 来源: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2771

01

职教本科院校发展定位

从目前升格为职教本科的高校来看,大部分为民办高校,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将会有一批高职院校加入进来。职教本科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国家已经颁发相关文件予以明确,这样才能“使所有高校能够各就各位,明确各自发展方向,朝着正确的发展目标,制订合理的发展规划”。

(一)办学性质定位

职教本科院校目前有22所为民办,10所为公办,其中10所公办职教本科院校均是通过“借壳上市”而来,如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后更名为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从办学性质看,现有的职教本科高校都带有“民办基因”,但均为“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二)发展目标定位

职教本科发展定位首先要在“职业”二字上下工夫。民办职教本科要立足地方、立足行业,充分发挥自身灵活的办学机制,集中教育资源办出特色专业,提升社会口碑。公办职教本科要在充分发挥职教专科优良办学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新版专业目录进行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使专业特色更加明显,所培养的人才更加贴合行业企业所需。对于应用型本科发展目标定位,潘懋元等人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目标的制定必须建立在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和效益之上,要紧紧围绕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一方面要大力培育自身特色,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必须从实际出发,围绕社会需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如果抛开市场需求,不顾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去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其结果只能是背道而驰。

(三)学科专业定位

在新版专业目录中,职教本科强调的是专业群和专业,淡化了学科概念,比如,教育体育大类包含教育类、语言类和体育类三个小类,每个小类分若干专业,教育小类只有学前教育专业,语言小类所涉及的几个小语种均有“应用”前缀,而应用型本科专业基本上按照传统的学科门类、学科、专业逻辑进行设计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协会总结新版专业目录有十大特点:专业对接新技术岗位、对接新职业岗位、对接新业态岗位、对接“卡脖子”难题、对接智慧化管理、对接精准化服务、对接数据化应用和对接数字化技能。由此可见,职教本科专业更加强调“实用”和“应用”。

(四)服务面向定位

职教本科服务面向更加侧重行业产业,应用型本科院校侧重服务所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应用型科研服务。曾天山认为,职教本科主要面向行业产业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而应用型本科主要面向区域或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是职教本科与应用型本科的又一个区别。当然,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一些学科专业也具有较强的行业特色,这与职教本科的服务面向又有一定的联系,但服务的层面不一样。

(五)人才培养定位

新版专业目录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类型特色,明确高职本科人才定位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专科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也就是说职教本科所培养的学生在层次上要更进一步,突出知识与技术技能水平的高层次,在工作岗位上“从事科技成果、实验成果转化,能够胜任生产加工中高端传永、提供中高端服务,解决复杂问题和进行复杂操作。”总之,职教本科毕业生将来要成为高质量的智慧工匠和知识工匠。而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强调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应用实践能力,并且要具备应用研究能力,将来要成为现场工程师。王佳昕等人从技术论的角度对职教本科与应用技术大学进行了区分,他们认为应用型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意在“理论旨于应用”,强调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关注基础理论与生产实践的对接。而职教本科的建立是从职业教育体系出发,致力于培养熟练掌握技术原理规范与规则并具备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技术型复合人才。职教本科侧重使学生形成理论化、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技术知识体系结构,熟练从事技术创新相关工作。

(六)教学定位

根据新版专业目录,必然要求职教本科的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上要秉持“教的都是新的,学的都是用的”,通过校企融合,产学互动,运用项目化教学方式,与合作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和课程,实施“学训交替”,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体验真实项目的运作过程,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应用型高校也需要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通过产教融合来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通过科教融合来提升学生的应用研究能力。

(七)师资队伍定位

职教本科师资定位必须坚守“职业性”这一关键点,要求学校拥有一支比例恰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相对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尤其是专任教师必须要经过职业培训或企业锻炼掌握真正的相关技术技能,具备对传统技术进行革新、对新技术能够及时掌握的能力。而应用型高校的师资队伍也强调“双师双能”,注重的是教师具备行业从业能力或实验实践能力,并能将行业知识和经验融入实践或技术技能的指导。从这个角度来讲,职教本科对教师职业技能熟练掌握程度要求更高。

(八)科学研究定位

在人工智能时代,尤其是像ChatGPT(聊天机器人)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对传统获取知识及应用知识的方式和方法带来巨大的改变,对职业本科高校的科学研究领域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职业本科高校的科学研究必须与产业紧密联系,更进一步来讲,需要跟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活有机结合。因此,职教本科科研定位应为“实用型”科研,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科学研究讲求“应用”,而职教本科院校在讲求“应用”的同时,还强调“应用”后的“效果”。

02

职教本科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厘清发展思路

职教本科高校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的学生掌握“工作过程知识”,培养的学生具备“职业性技术”,培养的学生是“高级工人(技师)”,即具备在某一特定工作或学习领域解决复杂且不可预知问题的高级技能,彰显熟练程度与创新精神。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来区别职教本科与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差异。因此,职教本科高校在学校发展战略、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需要大胆创新,突破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思维模式束缚,探索出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并行不悖”的特色发展之路。

(二)捋顺专业发展

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一般对接的是学科逻辑的知识体系,而对于职教本科来讲必须要与具体专业进行对接,其中该专业又与相关的职业岗位群紧密对接,所以紧扣工作过程是职业本科院校教学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在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专业群”建设。职教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应紧扣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脉搏”,契合重点领域产业行业的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紧跟国家产业新布局,对接社会新业态,构建职业教育新模式。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要凸显职业教育类型属性。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培养方案,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项目化、模块化、实践性、应用型的开放式课程体系,并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前沿元素纳入课程体系,不断与时俱进、日新月异。

(三)优化课程体系

职教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课程体系设置让学生从“基于知识的学习”向“基于工作的学习”转变。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逻辑所构建的课程体系,而要按照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设计职教本科的课程体系,体现整体化课程设计理念,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在复杂工作情景中对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进行整体化的感悟和反思,让学生不仅学到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能够在复杂、系统的工作过程中获得职业认知,并最终形成对工作和技术的设计能力。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要紧紧围绕职教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通过课程整合等方式构建职业能力支撑的课程矩阵,把培养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落实到课程中去。

(四)改进教学方法

职教本科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通过引入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课程等智慧化教学资源及硬件,搭建“互联网+”的职业教育大平台,充分整合、利用优质网络资源,实现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既要注重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证书的取得相结合,又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拓展通识课的广度,提升综合素质。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客观规律,通过小班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情景式教学、顶岗实习、“工学轮动”等形式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储备师资力量

职教本科高校专任教师要具备企业工作经历,在未来的师资引进上要严格遵守“职教20条”所规定的“相关专业的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现有的师资需要进一步整合,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组建新的基层教学组织,部分教师需要进行学历提升或者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增强教师自身的技术技能。教师到企业锻炼重点在于“职业教育过程的分析、设计与评估,即研究、制定和评估符合职业学习规律的、与实际工作过程紧密联系的教学标准和课程大纲,开发符合学习心理学和职业心理学原则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同时,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大力引进行业或企业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一课双师制”,让本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企业指导教师一起来进一步修订教学材料和课程大纲,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职教本科院校来讲,师资的培训更需要“常态化”进行,用最新的知识、技术“武装”教师,让教师冲在技术攻关第一线,让教师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六)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涉及行业组织、企业、学校和政府等部门,在目前国内对企业参与学校教育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除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参与人才培养的企业法人提供指导、服务和协调外,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对于学校来讲,更需要找“有教育情怀”的、在行业里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进行长期合作,通过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双方的责、权、利,从而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可以尝试建立英国式的“学位学徒制”,学生既是企业的员工,又是学校的学生,学位学徒制通过制度或者契约强化了企业与职教本科高校的联系,促进职教本科校企合作机制创新,能够满足多方需求。满足了企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有助于我国职教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节选自《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