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赛背景
根据《全球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目前处在智能制造发展的第二梯队,是由智能制造发展的“先进型”国家在向“领先型”第一梯队发展的过程中。为形成与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建设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制造强国的人才优势;为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发展机制,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人才队伍素质,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智能制造提供丰富的人才储备,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进入新业态、新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于2022年3月启动“2022年第六届‘京东方杯’智能制造技能大赛”。
二、组织架构
(一)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指导单位:中国光学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
冠名承办单位: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大赛组委会
大赛组委会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大赛组织工作。
1. 大赛专家委员会
大赛专家委员会由大赛主办方统一聘请,负责把握赛题方向、大赛章程、验收评审等工作。
2. 大赛组委会秘书处
大赛组委会下设秘书处,由主办方和冠名承办方共同组成,负责大赛的具体组织工作。秘书处设在大赛冠名承办单位。
三、参赛对象
智能制造、大数据相关专业(机械、机电、电子、电气、自动化、信息、计算机、测控、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等)在校学生。
四、赛制设定
本届大赛采用全国海选赛、全国半决赛、全国总决赛赛制。全国海选赛为线上答题知识竞赛,全国半决赛为线上实操赛,最后优胜者进入全国总决赛,总决赛为线下实操和答辩。
赛事流程
报名时间:2022年3月25日开始
全国海选赛:2022年4月21日—2022年5月31日
全国半决赛:2022年6月20日—2022年7月10日
全国总决赛:2022年8月(具体时间、地点待定)。
规则说明
1. 报名阶段
(1)报名方式
个人报名:关注微信公众号“京东方技能人才招聘”,提交报名信息。
(2)学习资料获取
可通过大赛微信公众号“京东方技能人才招聘”获得大赛相关学习资源。
2. 赛题培训阶段
各赛程的相关培训将通过大赛官网(www.boecup-IM.org.cn)及微信公众号“京东方技能人才招聘”进行发布,请及时关注。
3. 全国海选赛
(1)考试形式
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参赛,参赛形式为线上考试,统一在大赛考试平台上进行答题,题型设置选择题和判断题,考试时间为30-45分钟,每人只有一次答题机会;
(2)选拔方式
大赛组委会根据考试成绩,确定各学校入围名额,最终以学校为单位,确定晋级半决赛选手。
4. 全国半决赛
(1)竞赛形式
组委会根据各院校提交的名单及学生海选成绩确定最终半决赛晋级名单,将参赛选手分为本科组、大专组和中专组。半决赛以同校两个人组队为单位参赛,每组参赛选手需选定一位指导老师(一名老师可指导多位学生参赛)。大赛组委会发布智能制造方向的考题,由参赛选手根据实操题目进行线上比拼。
(2)选拔方式
晋级总决赛比例约为25%。
※ 参加全国半决赛选手可直接获得BOE优质岗位Offer!
(3)网络复活赛
全国半决赛落选选手将进行投票网络复活赛,票数前1-3名获得参加总决赛资格,具体晋级信息请关注大赛官网及微信公众号“京东方技能人才招聘”通知。
5. 全国总决赛
(1)竞赛形式
根据全国半决赛晋级名单,各组别参赛选手根据组委会提供的实操赛题进行现场比拼。
(2)选拔方式
大赛组委会将邀请专家组进行评审,重点考察选手实操技能及综合表现,最终角逐出全国奖项。
奖项设置
1. 个人单项奖
(1)全国海选赛
根据海选选手考试成绩设置一、二、三等奖,颁发全国海选赛证书;
(2)全国总决赛
特等奖,每组奖金10000元人民币(税前)或等值奖品及证书;
一等奖,每组奖金3000元人民币(税前)或等值奖品及证书;
二等奖,每组奖金2000元人民币(税前)或等值奖品及证书;
三等奖,每位300元等值奖品及证书。
获奖组数,最终将根据参赛选手比例进行相应调整。
2. 优秀指导教师奖
特等奖、一、二等奖获得者的指导老师,可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3. 优秀组织奖
(1)参赛报名人数超过1000人的院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同时,每所院校奖励价值3000元等价奖品,并颁发荣誉证书。
(2)海选赛参赛人数(100人以上)前10名的院校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及奖金(具体计算方法见海选赛通知)。
五、大赛平台支持
培训计划:参赛学生可参加大赛平台提供的免费技术培训。
实习实战计划:获奖的优秀选手可优先获得企业提供的实习就业机会或项目实战机会。
招聘计划:获奖优秀选手可以获得直通京东方职位的机会。
六、其他事项
1. 参赛选手应保证各赛程由本人亲自参赛,严禁抄袭、盗用、提供虚假信息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参赛选手将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行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2. 参赛作品中如借鉴或采用他人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成果(包括所在室验室的已有成果)需注明具体来源,并在答辩PPT和相关文档中注明所采用的部分。如未注明,一经发现将做扣分处理。
3. 允许非团队成员进行技术指导,但不可代替团队成员参与赛事流程,包括但不限于签到、现场实操及答辩等,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
4. 大赛组委会及其工作人员应尊重和保护参赛团队的知识产权。
5. 大赛组委会对参赛团队提交的材料拥有使用权和展示权,全国总决赛结束后,组委会有权整理出版优秀作品文集。
6. 大赛组委会保留对本章程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