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升本科免试生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甘招委发〔2024〕1号)的通知要求,为做好我校2024年专升本免试学生招生录取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简章。
01学校简介
【学校名称】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原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学校代码】13515【学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海河街6号【学 制】两年【学校概况】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原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甘肃省首批应用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全国应用型实力高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700余人。
学校现设有42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根据产业链需求反向调整专业结构,现已形成智能装备、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健康工程、土木工程等五大专业集群。
学校位列校友会2024中国民办大学I类第27名、2024中国信息类民办大学第4名、蝉联全省同类院校第一,被评为5星级中国一流应用型大学。
近年来,学校持续深化“校政企行”合作力度,先后与百余家行业头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入职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等央企、国企占46.3%,入职中泰集团、特斯拉、吉利汽车等世界500强企业占20.52%,入职甘肃电投、甘肃城投、三一重工等中国500强企业占41.95%,每2名毕业生中就有1人入职央企、国企,每5名学生中就有1人入职世界500强企业,毕业生平均年薪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学校先后获得“甘肃省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2023年度创业就业明星高校”等多项荣誉,成为全省同类院校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2023年,学校获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82项,位列全国第四、全省第一。现建设有书院制特色建筑群落、被誉为“西北第一校门”的标志性建筑,酒店式学生公寓拥有高层电梯、独立卫浴以及共享客厅、独立自习室等,各类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校内配套多功能体育馆、灯光篮球场、智慧健身房和24小时联网布控安全系统;16000㎡ 的校园商业综合体,设置了5大主题特色人气餐厅,汇聚肯德基、瑞幸咖啡、京穆兰牛肉面等世界品牌知名商户。
详见:
https://www.lzxk.edu.cn
02招生对象
(一)按国家计划招收的、具有甘肃省普通高校学籍的2024年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在校就读期间品学兼优、无违法违纪行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可免于参加全省统一考试,仅申请参加招生院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能力测试。
1.教育部、人社部牵头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个人或团体国家三等奖及以上的应届毕业生。
2.教育部主导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个人或团体国家三等奖及以上的应届毕业生。
3.全国学生运动会个人竞赛项目中进入前3名的应届毕业生。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主办的数学建模竞赛、广告艺术大赛(高职组)中获得个人或团体国家三等奖及以上的应届毕业生。
4.甘肃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得个人或团体二等奖及以上的应届毕业生。
5.高职(专科)在读期间在校期间学业综合成绩(学习成绩+思想品德成绩;学习成绩占比不少于80%)在本专业排名前3%的应届毕业生。
(二)在甘肃省应征入伍,退役并取得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以下简称退役大学生士兵)。03网上报名及志愿填报
2024年我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升本科(以下简称“普通专升本”)免试招生报名工作将于3月4日开始,为保证此次报名工作平稳有序进行,现将有关事宜提示如下:
1.2024年甘肃省普通专升本免试招生实行“一次报名、两轮招录”的模式,即,网上报名只组织一次,考生在报名时须填报第一轮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可重新填报志愿,参加第二轮免试招录。第一轮未完成的缺额计划进行第二轮招录工作。
2.网上报名(含第一轮志愿填报)时间:2024年3月4日8:30至8日18:00;资格审核时间:3月4日8:30至10日18:00。第二轮志愿填报时间:3月20日8:30至18:00。
3.网上报名开始后,考生可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网(https://www.ganseea.cn/),点击“办事大厅”,选择“普通高职(专科)升本科招生考试报名系统”,根据提示进行注册报名、上传照片、网上缴费、填报志愿等流程。填报志愿时,考生只能选择1所院校,最多可选报本科相应大类下的6个专业(具体按照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能力测试大纲分类情况选择报考)。
4.资格审核:省内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资格由毕业院校负责审核(退役大学生士兵除外);退役大学生士兵资格由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审核。地址:兰州市城关区雁宁路399号甘肃省省教育考试院办公楼12楼1213室。
2024年3月退役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若报名时不能提供退役证,须提供相关有效证明材料(如:服役部队开具的证明材料等)。
5.免试生招生计划公布在考生网上报名系统中,网上报名完成后可查阅招生计划,选择填报志愿。
6.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应仔细填写信息,认真核对,确保信息真实有效,无误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7.网上报名及志愿填报完成后,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网报系统打印普通专升本免试生准考证。第一轮免试招生准考证打印时间:3月14日8:00至16日11:00;第二轮免试招生准考证打印时间:3月21日8:00至23日11:00。
8.其他未尽事宜按照《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升本科免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甘招委发〔2024〕1号)执行。
04招生专业及计划2024年高职(专科)升本科招生施行大类招生录取原则,我校共有9个专业大类33个本科专业招收“专升本”学生。招生专业及对应高职(专科)专业大类详见下表:(最终招生专业及计划以省教育厅下达为准)
注:免试生计划纳入招生总计划,实行计划单列。省教育厅统筹下达计划,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向社会发布。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计划单列并纳入免试生总计划;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分为智能汽车方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英语专业分为教育方向、商务方向,两个专业方向,考生进校后可自由选择。05专业能力测试测试形式:我校专业能力测试采用面试形式进行。面试主要考察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在校表现等,满分100分。测试考试大纲:面试时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以我校公布的各大类专业能力测试考试大纲为依据。免试生专业能力测试大纲由我校制定,详见《兰州信息科技学院2024年高职(专科)升本科免试生招生专业能力测试大纲》。
在学校招生信息网发布,详见:
https://zs.lzxk.edu.cn/测试时间:根据全省统一安排:
第一轮免试生专业能力测试时间为:2024年3月16日9:00—11:00。
第二轮免试生专业能力测试时间为:2024年3月23日9:00—11:00。
测试地点:兰州市兰州新区海河街6号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具体面试安排另行通知。06录取
首轮免试生录取工作于2024年3月19日前结束,若我校免试生招生计划未完成,将按照省教育考试院要求开展第二轮免试生招生录取。未被录取或放弃首轮报考机会的免试生可参加第二轮免试生招考。首轮未被录取的考生根据第二轮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重新填报志愿,首轮填报志愿自动失效。
录取结果可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ganseea.cn)或我校招生网站(https://zs.lzxk.edu.cn/zsxx1/zsxx.htm)查询。07新生报到和复查1.考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在规定时间内到学校报到注册,否则视为放弃,取消入学资格。录取新生报到时,必须提供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毕业证原件,退役士兵还须持退役证原件。2.免试生在入学报到前未取得高职(专科)毕业证书或受到处分的,取消其录取资格。3.对在申请免试生资格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学生,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免试生资格,对已录取者取消录取资格和学籍,由免试生资格审核确认学校按学生管理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4.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规定进行政治、文化、思想品德、身体状况和资格等方面的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取消其入学资格。
08奖助政策学校建有完善的“奖、助、贷、勤、免、补”困难学生资助制度与体系,实施“一个都不能少”工程,履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社会承诺,助力有志学子圆梦大学。目前学校共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卓越奖学金、淑芳奖学金、自强奖学金、考取硕士研究生升学奖励、国防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补助金。09监督机制我校专升本免试招生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工作程序,加强过程管理,录取结果透明公开。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接受社会监督和投诉。监督电话:0931-286010910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
刘老师:15117148819
孟老师:15339861699
牛老师:13919004304
吴老师:18893537007
王老师:18093101565
汪老师:18215142643
任老师:18609443670
张老师:19944207253
传真:(0931)2866679
部门: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招生办公室(0931-2866675 )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海河街6号 邮政编码:730300 学校网址:https://www.lzxk.edu.cn 招生信息网:
https://zs.lzxk.edu.cn/
说明
学校未委托和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代办专升本免试招生工作,考生切勿上当受骗。本简章内容如有调整,以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批复为准。本简章若有与国家或甘肃省有关招生政策不同时,以国家和甘肃省政策为准。本简章最终解释权归兰州信息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