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ultivation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of
MeasurementandControltechnologyandInstrumentation
一、专业介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面向国家和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
学生毕业后经历五年的实际工作,能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科学、工程、人文素养,较好地掌握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测控技术、仪器仪表等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了解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发展动向;
培养目标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一门外语,可以完成文献检索以及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与交流;
培养目标3:具有测控系统与仪器设计、实现和应用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创新意识、项目管理、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培养目标4:掌握测控技术、仪器系统相关的专业知识,接受系统的专业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运算、实验、
培养目标5:可以运用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控制等技术,完成测控系统与仪器仪表综合设计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展示出良好的创新素养。
三、毕业要求与指标点分解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1.工程知识:了解 | 1.1了解 |
1.2能够应用 | |
1.3能够针对 | |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 | 2.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具备识别和表达测控领域复 |
2.2具备能够基于测控系统和工程科学原理,针对具体的过程对象,分析系统中各个环节的特性,正确表达对象特性和复 | |
2.3能够运用专业理论、系统原理和文献指引对测控领域复 |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工程中的 | 3.1具备测控系统工程设计和 |
3.2能够针对测控领域复 | |
3.3能够进行系统设计与优化,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 |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测控领域复 | 4.1能够运用 |
4.2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开展实验。 | |
4.3能够对采集到的实验 | |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测控领域复 | 5.1了解现代仪器、专业软件等技术工具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
5.2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软硬件、仪器和仿真工具对测控领域复 | |
5.3能够开发或选用现代工具对测控系统及其关键环节进行分析、计算、设计和仿真。通过对实验 | |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 | 6.1具有 |
6.2了解 | |
6.3能够分析和评价测控领域工程实践和复 | |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工程中的测控领域复 | 7.1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掌握相关的 |
7.2能够根据相关的 | |
7.3能够预测和评价工程实践和复 | |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仪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8.1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主张正义,诚信守则,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处事能力和科学精神。 |
8.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了解国情,维护国家利益,拥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 |
8.3奉行工程伦理的核心理念,熟知 | |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 9.1能够理解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不同角色的职责,在团队中做好自己承担的角色,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 |
9.2具备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工作的能力,能够以团队负责人的角色开展项目工作。 | |
10.沟通:能够就工程中的测控领域复 | 10.1能及时跟踪 |
10.2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专业的描述方法,就工程中的测控领域复 | |
10.3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审视问题。 | |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中的测控项目的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 11.1理解 |
11.2理解多学科复 | |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12.1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拓展知识与能力的途径。 |
12.2能针对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自主学习,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 |
四、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五、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4年
修业年限:4-6年
六、授予学位
授予学位:
七、主干学科、核心知识领域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
误差理论与
八、特色课程
产学研合作课程:
现代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测控技术与系统。
专业综合设计类课程:
测控技术课程群综合创新实验、专业综合实验、测控系统综合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