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ultivation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ject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并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计划的中外合作本科教育项目。项目依托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沟通能力与协作精神;具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宽厚且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具有一定工程
2.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具有沟通能力与协作精神,并具有国际视野;(毕业要求9、10)
3.具有宽厚且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和
4.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对复
5.具备创新潜质,能够从事具有一定技术广度和深度的
6.能够进行生产组织与管理,具备质量意识和质量保证能力、领导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解读公共政策与工程实施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与指标点分解
为实现培养目标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相应的毕业要求。毕业生应系统掌握工程基础知识、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须具备下述核心能力: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1. 工程知识:系统掌握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和 | 1.1 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 |
1.2 掌握物理、 | |
1.3 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 | |
1.4 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 |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机械 | 2.1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识别和判断复 |
2.2 能够运用 | |
2.3 能够通过文献查阅、分析或实验、实践,理解已有解决方案的多样性与局限性。能对复 | |
2.4 能够通过文献查阅、分析或实验、实践,对复 | |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在综合考虑工程及 | 3.1 能够针对特定需求进行工程技术问题的提炼和描述,确定相应的工程设计目标与任务; |
3.2 能够在安全、环境、 | |
3.3能够根据解决方案进行技术参数的设计计算与优化,完成零部件设计、单元 | |
3.4能够用工程图纸、设计报告、软件、模型等形式,呈现方案设计/开发结果。 | |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恰当方法,对现代机械 | 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方法并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
4.2 能够对复 | |
4.3 能够针对复 | |
4.4 能够正确采集、处理实验 | |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 | 5.1 能够根据现代工程技术发展的需求及趋势,了解和掌握机械 |
5.2 能够在机械 | |
5.3 能够应用乃至开发先进 | |
6. 工程与社会:能够理解工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 | 6.1 理解工业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了解与 |
6.2 能够分析并正确评价针对复杂 | |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 | 7.1 了解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
7.2能够分析并正确评价针对复杂 | |
8. 职业规范:具有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富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8.1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主张正义、诚信守则,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处事能力和科学精神; |
8.2了解工程科技人员的职业性质和责任,能够在 | |
8.3 具有快速适应环境和工作变化的基本素质,以及勤奋务实、身体力行、敢于担当、处事果敢的品格。 | |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备较强的协作与组织管理能力。 | 9.1 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在专业领域独立承担团队分配的工作任务; |
9.2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协作,并能配合团队项目的实施,调整和完成进度计划和个人任务; | |
9.3能够合理进行项目的任务分解和计划实施,并具备团队组织管理能力。 | |
10. 沟通:能够与 | 10.1 能够熟练掌握工程语言并能对工程问题进行准确的书面及口头描述; |
10.2 能够利用工程图纸、设计报告、软件、模型等载体,或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面向国内外同行及社会公众,就技术或工程问题进行有效沟通; | |
10.3 能够理解跨文化背景下的工程问题,包含文化习惯、工程标准及语言等,并进行沟通和交流。 | |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 | 11.1 掌握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
11.2 具备工程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针对全周期、全流程进行 | |
11.3 能够在具有多学科环境属性的复杂机械 | |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 | 12.1 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
12.2 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自主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具备一定的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 | |
12.3 具备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具备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技能,持续自我提升的能力。 |
四、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标准学制:4年
修业年限:4-6年
六、授予学位
授予学位:
七、主干学科、核心知识领域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
核心知识领域:学生需具有机械制造领域、机械设计领域和力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跟踪机械制造、机械设计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
核心课程:工程制图与CAD、工程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计算机问题、热能工程导论、机电系统设计与分析、流体与热能传递概论、材料性能、
八、特色课程
产学研合作课程:机械制造基础A
专业综合设计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