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
二、招生计划
2024年,我校拟招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三、招生专业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指导 | 备注 |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01 中国发展理论研究 | 韩喜平 | |
02《资本论》研究 | 钱智勇 | |
薛加奇 | ||
03 马克思主义哲学 | 王淼 | |
04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研究 | 刘洋 | |
05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 于天宇 | |
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 荆磊 | |
07 马克思主义文化 | 付秀荣 | |
0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
中国公平正义理论研究 | 罗克全 | |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
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 邵彦敏 | |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 | 张波 | |
03 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社会主义民主 | 董树彬 | |
04 中国特色民生经济 | 纪明 | |
0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孙贺 | |
06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 | 李珮瑶 | |
0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仝联勃 | |
08 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 | 韩广富 | |
09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 张克成 | |
10 教育领导力 | 张雷生 | |
11 马克思主义政治 | 徐景一 | |
12 领导科学与政府改革理论研究 | 郝玲玲 | |
03050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
01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思潮研究 | 赵海月 | |
02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 贾中海 | |
03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研究 | 李静 | |
04 国外马克思主义 | 王勇 | |
05 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研究 | 刘姝 | |
030505 | ||
01 | 吴宏政 | |
02 | 王淑荣 | |
03 道德修养与社会主义法治 | 姜楠 | |
04 网络 | 王贤卿 | |
05 比较 | 韦洪发 | |
于杨 | ||
06 高校 | 常艳芳 | |
07 | 马超 | |
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
01 中国近现代史 | 刘信君 | |
李倩 | ||
02 中国外交与边疆问题 | 郭永虎 | |
03 中国近现代社会研究 | 王广义 | |
04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 | 李璐 | |
05 中国近现代文化问题研究 | 闫立光 |
四、学习及就业方式
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就业方式为
五、学制及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基础学制三年,具体要求按培养方案执行;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六、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已获硕士学位。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业务骨干
5.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7.外语水平须符合以下任意一项
(1)全国大学
(2)托福(TOEFL)考试成绩达到90分及以上。
(3)雅思(IELTS)考试成绩达到6分及以上。
(4)GRE成绩达到300分及以上(新)。
(5)
(6)WSK(PETS-5)考试成绩60分及以上。
(7)通过
(8)通过
(9)在
(10)在国外有1年以上(含1年)全日制学习经历(报考
8.有2名相关学科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9.考生在网上报名之前须经过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资格审查。同时须在2024年4月8日之前(以发件日的邮戳为准),将专项计划登记表(见附件1)以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方式邮寄至
七、报考类别
“高校思政课
八、网上报名和缴费
资格审核通过的考生均须登陆
九、考核方式
十、录取
按照“计划专用、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工作,保证质量,宁缺毋滥。
十一、本简章及未尽事宜由
招生办公室通讯地址: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邮政编码:130012
咨询电话:0431-85166371
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431-85151810
联系人:王佳靖
附件:
1.202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2.
2024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