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
鲁招考委〔2024〕2号
各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教育(教体)局,各高等学校,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我省202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教育强省建设,统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与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考试招生制度。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4〕2号)精神与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链条
(一)落实主体责任。各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是本行政区域内组织考试、治理考试环境、维护考试招生安全稳定、做好考试卫生防疫、整肃考风考纪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各市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和招生考试机构主要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高校是本校考试招生(含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
(二)强化应急处置。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水平,健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落实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要求,加强对重要设备、信息系统和网站的监测和运行维护,堵塞安全技术漏洞。高考期间,各市要建立应急指挥专班,协调处置各类涉考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处置决策要向市级党委和政府请示汇报,并报告省教育厅、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三)做好舆情应对。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各类涉考信息,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消除负面影响,避免形成舆情事件。一旦发生重大舆情事件,要迅速启动多部门会商机制,快速妥善处置,并第一时间上报。
二、树立底线思维,强化考试安全
(一)完善考试安全体系。加强安全保密工作,强化命题、制卷、运送、保管、分发等关键环节和关键人员的管理,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加强考点考场管理,严格执行入场安全检查规范,严密实施规范执行考生进入考点封闭区和考场“两次人工安检+一次智能安检门安检”,严格执行考生进入考点(考场)安全检查工作规范。加强监考巡考工作,严格执行考场视频回放制度,严查违规违纪行为。采用现代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提升考试管理水平,开展手机作弊专项治理,加强考点无线电信号屏蔽设备配备,实行考点手机集中存放管理,实现“智能安检门”的全配备、考点考场无线电信号有效屏蔽。继续开展“净化考试环境严厉打击考试作弊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综合治理考试环境。完善高考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预案,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实行24小时值班制,重大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准确上报,快速妥善处理。
(二)强化招生
三、推进综合评价,深化高考改革
(一)优化本科综合评价招生政策。各地要为高校提供全面、规范的综合素质档案。高校要积极探索在有关特殊类型招生中使用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继续加大项目式学习、探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等标志性成果和发展性评价
(二)积极推动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继续抓好公费生招录工作,加强高校、地方间的协调配合,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按照高考标准组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扎实推进艺术
(三)扎实做好强基计划招录工作。深入总结强基计划工作经验,结合人才培养规律,优
(四)着力完善职教高考制度。优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方式,建立符合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巩固“职教高考”改革成果,科学设置专业类别,规范专业技能
(五)继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考查融入试题,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的内容体系。高考命题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六)强化考试招生条件保障。各地各校要继续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国
四、规范专项招生,确保高考公平
(一)做好各类专项招生工作。组织实施好“高校专项”“地方专项”“高职院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考生的资格审核工作由实施区域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有关市教育局负责考生资格复核工作。各有关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要严格程序,明确责任人,会同公安部门加强对考生报名资格和身份的核查力度,切实把此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有关高校要及时将往年放弃入学的相关考生信息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二)落实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对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凡具有我省高级中等
(三)严厉打击“高考移民”行为。各地要加强高考报名资格审核,严格审核考生的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情况。对于通过非正常户籍学籍迁移、户籍学籍造假、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获取高考资格的,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要加强规范高中招生和办学行为,严格高中学籍管理,严禁空挂学籍、人籍分离、违规招生、违规借读等行为,采取有效措施标本兼治“高考移民”问题,切实维护高考招生秩序。
五、加强信息公开,推进“阳光招生”
(一)认真制定高校招生章程。各高校要做好招生章程编制工作,经省教育厅集中核定后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和本校网站上分别发布。民办高校发布的2024年招生简章和
(二)强化招生信息公开公示。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等信息。强化特殊类型招生和高考加分考生的公示。加强对高校强基计划、保送生、艺术
六、严格过程管理,确保平稳有序
(一)严格招生计划管理。高校须按教育部有关计划编制原则、要求和统一信息标准,使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网上管理系统”编制本校的招生来源计划,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和教育部批准(备案)后,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规范整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各高校要严格执行国家核准下达的招生计划,严禁无计划或擅自突破计划招生,严禁通过混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进行欺诈招生,严禁违规向学生作出招生承诺。规范大类招生行为,高校原则上按专业开展招生,少数探索大类招生的高校要精心制定培养分流方案,确保科学规范、公平公正。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要加强对高校招生行为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与学校招生资格、招生计划与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相挂钩的政策。
(二)严格规范招生宣传。招生
(三)严格招生工作秩序。各地各校要严格遵守高校招生“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工作纪律。各地教育部门要认真落实监管责任,会同
(四)严格入学资格审查。继续坚持报到后全面复查和进行相关科目文化
(五)严厉查处违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
对严重违规的教育系统工作人员,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要取消其招生考试工作人员资格、撤销招生考试工作职务,并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开除公职;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高考中严重违规或严重破坏高考的国家公务人员及其他人员,应向违规人员所在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通报其违规事实,并予以严肃处理。
对在考试、录取过程中违反招生工作规定,严重违背招生诚信、破坏招生秩序的高校或高级中等学校,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等规定进行处理;对严重违规招生的学校负责人将追究其领导责任。
七、坚持以人为本,优化考生服务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健全信息发布机制,重要考试招生信息须经招生考试机构主要负责同志或高校主要负责同志审核后发布。加强高考成绩信息管理,除教育部规定的特定事项外,考生高考成绩信息只能提供给考生本人及有关投档高校,不得宣传炒作“高考状元”等。探索建立涉考负面舆情清单制度,作为相关工作考核的重要参考。严禁各地各校以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
(二)优化考生咨询服务。加强考生志愿填报咨询服务,逐级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和工作
(三)加强
(四)实施“高考护航行动”。加强治安、交通、卫生防疫、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综合服务保障,着力解决考生“急难愁盼”问题。要积极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考生提供合理化便利,营造温馨的考试招生环境。
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及录取具体工作安排另行制定印发。
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
2024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