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学院介绍
计算机与
学院现有本科生15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有400余人次学生获得过国家、省级奖学金或表彰,有2200多人次学生参加全国、省学科竞赛,奖省级以上奖项647项。承担有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227项,其中国家级17项、省级59项,校级70项、院级81项。获软件著作权82个,学生参与的授权发明专利2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2项。省优秀毕业设计14项,其中包括省毕业设计团队5个,省毕业设计二等奖2项。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教授13人、副教授34人、博士29人,硕士生导师34人,外籍
学院坚持以恩来精神育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是中国计算机教育实践联盟单位,建有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省内高校一流的云计算中心,设备总值1472.1多万元。淮安市计算机学会挂靠本院,学院还是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单位、ATA技能淮安市鉴定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淮安考点、淮安市中等职业学校师资
在
学院先后获得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优秀考点”、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先进单位”、淮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淮安市总工会“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淮安市总工会“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学院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单位” “先进基层党组织” “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先进单位” “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考研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分工会” “先进团委”。学院多次获省、市计算机学会表扬,先后获得“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先进集体” “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科技服务先进单位” “突出贡献单位会员” “淮安市示范学会”等称号。
2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数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计算机领域从事分析、设计和开发复杂计算机应用系统等方面工作,具有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敬业乐群的协作精神的厚品德、强基础、善实践、会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计算机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数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素质、能力协调统一,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具有扎实
主要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扎实的数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
3
学科平台

江苏省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江苏省淮安软件
江苏省盐碱联连大
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5
学生全面发展
获奖创新
在“学恩来精神,树优良学风”精神的感召下,学风建设成效喜人。在过去的三年里,凌迎港、黄正果、吴锦诚、汪辉等400余名同学在互联网+、创青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大赛、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蓝桥杯、计算机设计大赛等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有231人次学生在全国、省学科竞赛中获奖,奖项总数175项。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102项,其中国家级、省级近20项,校级20项、院级35项。学生发表论文85篇,获软件著作权400余个,学生参与的授权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公开发明专利8项。
学风建设
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以培育优良学风和班风为重点,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为永恒的教育主题,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的积极作用,认真做好共青团及各项学生工作。鼓励同学参与各种科技、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院部氛围,全院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近三年,3名同学获得
社会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内涵丰富,成果斐然。近三年赴成都、重庆、云南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4项,收获了全国“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好项目、全国镜头中三下乡“优秀报道奖”、“优秀
就业升学
通过建立就业基地等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就业率,近三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7.63%、98.54%、98.63%,连续两年获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近三年的考研率持续上升,我院考取硕士研究生总数达到300人次,并先后获校考研倍增奖,校考研工作先进单位荣誉。
6
就业情况
毕业生就业领域
(1)就业去向
近3年,本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主要有计算机、
(2)就业单位性质
近3年,本学院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为计算机相关的企业,选择去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就业人数逐年上升,说明本学院毕业生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良好适应性。
(3)就业区域分布
近3年,本学院毕业生主要选择在南京、苏州、无锡、上海和其他城市从事复杂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等工作,与本学院的就业区域目标定位相符。
(4)就业行业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
主要竞争优势
本学院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学院知识扎实、学院技能熟练、综合素质高、创造与创新能力强等特色鲜明的竞争优势。近三年,本学院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8%以上,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本学院毕业生的理论基础扎实、工作踏实、勤奋好学、责任心强。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评价,本学院毕业生具有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学院知识扎实、适应性较强、就业面宽,能够胜任与计算机领域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从事计算机相关学院的毕业生比例逐年增加;
(2)学院技能和实践能力较强,能够针对计算机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动手能力较强。我院在实践教学中采用长实训技术,依据软件和社会协作需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本学院毕业生80%以上的毕业设计是应用系统,所以学生应用系统开发能力强,就业具有竞争优势;
(3)综合素质较高,灵活应变能力强,具有创造与创新意识、持续学习及适应社会发展能力较强,能满足江苏、上海、浙江等长三角发达省份经济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所以70%以上毕业生在江浙沪等发达
审核 | 景有荣

联系部门:
联系电话:0517-83591026、83591073
就业网址:https://hyit.91job.org.cn/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