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学习的内容以


★培养全面
★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培养模式多采用“案例式研究学习”和“案例式模拟实践”的形式开展,以项目教学为主,使学生对未来职业进行知识储备、开展技能预演训练,注重技能训练、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注重实体与空间的设计,既注重空间的功能使用、牢固经济,同时注重实体与空间的形式美观、体验和社会效益;
集成理
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做针对性的相互探讨程度深,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的特征明显;突出综合创新、创意的能力。
★引进外教资源,每学期设有全英文授课课程,培养国际化人才。
★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专业与企业联合开设建筑与
★注重建筑数字化教学,开设建筑数字技术系列课程,积极拥抱技术智能数字化的趋势。
★关注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传承中国建筑文化理念。
古典营造工作室教授学生中国古代营造技法和古代建筑文化,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积淀的工匠精神。
专业认知与职业生涯、形态构成与设计、
部分师资展示李朵阳
耿丹
建筑师
甲级
研究领域:
白羽
耿丹建筑与
本硕毕业于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中科院
王宁
耿丹
伦敦大学学院 巴特莱特
研究方向:
耿丹古典营造工作室负责人。
纪托老师自幼学习中国古建筑微制复原技术,潜心研究十余年,精通该技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其作品获国家版权认证并被收藏。尝试将榫卯结构与现代建筑和新型材料结合,并多次受邀为国内外领导和相关领域专业人士讲解中国古建筑文化,获得高度认可,为中国古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
于磊
耿丹
博士
高级建筑师
注册规划师
拥有15年设计实践经历、各类设计项目遍及各地,理论与实战经验丰富
王华石
耿丹
甲级设计院5年工作经验
研究领域:城市更新、老旧厂房改造、历史街区保护
丁霄丁霄老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保护
目前已有多名毕业生顺利考入国内外院校进行继续深造或进入国内甲级设计院、企事业单位就职。
2022届、2023届部分优秀毕业生情况 | |
境内外研究生: | |
余嘉静(2022届) | 曼彻斯特 |
周志华(2022届) | |
王雪妍(2022届) | |
王天罡(2022届) | 隆德大学(瑞典) |
任超然(2022届) | 埃克塞特大学(英国) |
李思仪(2023届) | |
杨秉源(2023届) | 西澳大学(澳大利亚) |
事业单位: | |
朱雪婷(2022届) | 北京市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
陈煜文(2022届) | 北京市朝阳区平房乡人民政府 |
朱雪莹(2023届) | 北京市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
胡杨(2023届) | 北京市朝阳区国防动员办公室 |
郭彦均(2023届) | 海淀区中关村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
企业单位: | |
杨卓(2022届) | 北京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江晗(2022届) | 中国 |
王桐(2022届) | 北京分子互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赵芊舒(2022届) |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
孙雨菲(2022届) | |
李毛硕(2022届) | 北京首华建设经营有限公司 |
桂子琪(2022届) | 北京联港市政 |
李天天(2022届) | 北京民生智库科技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陈诚(2022届) | 北京东方华脉 |
杨心颜(2023届) | 北京云翔 |
姚昊(2023届) | 中铁三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周正泽(2023届) | 北京自来水集团基建 |
郑晓寒(2023届) | 中铁十九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郭志昕(2023届) | 云南建投集团 |
管建(2023届) | 江苏浩森 |
蒲芋伶(2023届) | 廊坊桔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