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招生季 | 学院巡礼(一):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 来源: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52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崇尚实践、知行并重,“医药化工”为特色

培养与产业需求接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面对新时代、新机遇、新发展,新材料与化工学院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学校党委赋予学院的新使命,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努力建设成为学校博士授权学科的突破口、人才培养的示范区、科研成果的富集地、产教融合的试验区,助力学校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20人,专任教师108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49人(含4名高级实验师),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4.3%,有硕士生导师69人(含博士生导师6人)。国家级特聘教授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2人,北京市“长城学者”2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端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各1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属高校拔尖创新人才20余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均入选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2023年,制药工程系党支部荣获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制药工程系党支部被评为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院坚持培育优势特色专业,积极培养优秀人才、服务产业需求。学院专业设置体现“医药化工”学科特色,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制药、药物分析等6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1978年建校之初设立的两个专业之一,与学校同生共长。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3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并均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制药专业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瞄准首都四个功能定位和高精尖产业,不断优化专业布局,2023年新增药物分析专业,同时我校成为首都唯一一所设置药物分析专业的院校。

学院目前拥有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制药工程专业教育部虚拟教研室等国家级平台,恩泽生物质精细化工、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以及燃料清洁化及高效催化减排技术三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一个北京市协同创新中心,两个校级重点科研平台。近五年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纵向课题以及企业横向科研课题300多项。2023年竞争性科研经费到款近3000万元,新增500万以上项目4项,首次获批省部级“揭榜挂帅”500万项目;单项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突破200万元。近年来,荣获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0余项。

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深化“三全育人”,落实“五育并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秉承“崇尚实践、知行并重”的育人理念,以“医药化工”学科特色,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突出工程实践特色,深化校企协同育人,不断进行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探索改革。依托国家级和北京市平台、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学院、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等平台,做实“思教融贯、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思教融贯为引领,产教融合为抓手,科教融汇为驱动,培养与产业需求接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三融育人”体系

1

思教融贯 铸魂育人

学院积极落实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细则,推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将价值塑造和知识传授有机统一的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聚合物制备工程》和《现代材料与工程前沿》荣获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授课教师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选树19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戴玉华教授荣获首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大赛一等奖,高大海副教授荣获学校“课程思政”短视频征集评比活动理工组一等奖,谷庆阳副教授、林世静副教授分别获得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化工类专业优秀课程思政案例二等奖、三等奖等,以点带面,名师引领,逐步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的良好育人格局。课程建设取得新突破,《SBS聚合工艺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课程被评为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课程。

▲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国家级一流课程、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建设成效

2

产教融合 实践育人

需求导向产教融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医药健康产业链未来发展需求,依托学科专业特色,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学院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先后开办“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等本科专业,秉持“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为关键”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与亦庄生物医药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开展产学合作,重组“学校课程+企业课程+企业实习实践+企业毕业设计”的校企融合培养方案,落实学生为期一年企业学习,形成了产学密切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特色鲜明的“3+1”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深度参与的“3+1”人才培养模式

2021年6月,面向制药、化工、材料专业集群,建立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学院,确定产业学院共建基地、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师资、共同实施、共享成果的“六共同”育人模式。开设产业学院课程6门,并将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相结合,实现从校内课程到企业实习,从知识体系到工作能力,从学校到企业的有机耦合。毕业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为首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受到用人单位欢迎。麦可思等第三方机构的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与同类院校相比,学生毕业 5 年后在工作满意度、平均月薪及职业稳定性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产业学院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评为2022年度现代产业学院典型案例,并入选2023年度“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

▲与亦庄生物医药园签约、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签约及产业学院建设成效

汇智聚力共建共享 教研活动化虚为实

我院熊杰明教授、张晨副教授等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编写《化工流程模拟―Aspen Plus实例教程》教材,出版之后即获得读者的广泛好评与国内高校的认可,被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安阳工学院等国内众多高校作为教材或参考教材使用,目前已销售约2万册,入选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第三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23年10月出版,入选第一批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温振国教授联合业内标杆企业编写《生物制药设备与厂房设计》,以重工程实践、近生产实际的方式呈现内容,填补生物制药领域(抗体,重组疫苗,细胞基因治疗药物)的工程工艺设计专业教材缺失的空白。

学院联合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3所在京高校,以及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医药企事业单位共同组建制药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通过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探索,加强跨校教研交流和校企融合,化“虚”为“实”,共建精品教学资源库、优秀教学案例库、优质师资队伍,服务首都医药健康产业全产业链人才需求。2022年制药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获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023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入选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

▲校企合作共建教学资源

3

科教融汇 卓越育人

教学科研深度融合 搭建创新实践平台

学院加强“燃料清洁化及高效催化减排技术”、“恩泽生物质精细化工”以及“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三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方向凝练与相互支撑,分别围绕“节能环保、医药健康、新材料”等北京市高精尖产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形成“医药化工”特色。教学平台、科研平台、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开放共享,优势互补,优化资源提升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依托学院学术平台和分析测试中心,协同中科院化学所、中科院过程所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将优势科研资源转化为创新实践平台,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URT项目)、科研方法训练、“实培计划”项目、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创新活动,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近三年共立项197项URT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为34项,近800名学生参加。10篇本科毕业论文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论文。

▲学生参加URT项目工作

以赛促学以赛促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自2017年设立北京市大学生化工原理竞赛后,该赛项一直由学校承办,已有13所高校、4200余名学生参赛,已成为颇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同时,学院承办了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全国共有42所高校的近300名师生参加,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教育报客户端等新闻媒体对大赛进行了相关报道,获得了广泛关注。近年来,鼓励本科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华北赛区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北京市大学生化工原理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综合科技类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近三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近四百人次。学院近三年涌现出一批以国赛获得者、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获得者、“北京市三好学生”获得者、“校十佳青年”获得者等为代表的励志成才学子典型。学院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左右。

▲我院承办的北京市大学生化工原理竞赛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

▲学生部分获奖证书

来源: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务处

制作: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招生办公室

编辑:丁虹 审核:张世博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手机扫一扫下载APP

400-181-5008

优志愿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免长话费 )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