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农融媒5月16日讯近日,山东省老科协助力乡村振兴专委会、山东农业大学老科协协同山东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和各地市、县区老科协助力乡村专委会,组织46名“三农”领域的老科技工作者,深入全省15个地市、22个县(市、区)、2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31个“头雁”企业,为304个乡村振兴驿站授牌,并发放调研问卷476份、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指导116人次。
把“驿站”建在“头雁”学员家门口
2023年暑期,山东农业大学启动“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做贡献”大调研活动,同时,陆续在全省建立10000个乡村振兴驿站,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区)、乡级行政区20%的行政村或新型经营主体。
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学员是科技兴农的带头人和生力军。让乡村振兴驿站建设落脚在“头雁”学员创办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是科技兴农、振兴乡村的有效途径。
“‘头雁’学员处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最基层、最前沿,对农业产业发展最熟悉、最了解,提出的需求最‘接地气’;同时,‘头雁’学员都是当地农村的‘能人’,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热情、有激情、有活力,他们的引领性、带动性和影响力、辐射力最强。”在烟台市招远市齐山镇建新种植专业合作社乡村振兴驿站挂牌仪式上,山东农业大学原纪委书记、山东农业大学老科协会长张明志说,“让老科技工作者和‘头雁’学员相融合,会迸发出驱动农业产业发展的磅礴力量,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据山东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张舒介绍,“学校高度重视‘头雁’培育项目,在全面完成校内各项培训任务后,依托乡村振兴驿站建设,把水平高、奉献意识强,具有副高级职称的退休老专家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经验优势、成果优势、时间优势等,持续跟踪‘头雁’学员后续发展、精准解决‘头雁’学员实际需求,引智蓄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山东农业大学将‘驿站’建到了家门口,把农业技术服务送到了心坎上,让我们有问题可以随时问、及时解,真的太好了!”“头雁”学员、济南市章丘区水寨丰源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学亮激动地说。
“小驿站”发挥“大作用”
建设乡村振兴驿站,搭建起一个老科技工作者、在职科研人员、青年大学生零距离服务乡村一线的综合平台,能更好地引导农业科技和信息资源深入田间地头、千家万户,成为直接服务乡村产业生产的“桥头堡”,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推进农业强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在滨州、德州等鲁西北地区调研时,山东农业大学老科协会员、小麦栽培专家董庆裕教授发现当地小麦播种仍为传统的精播技术。
“小麦精播技术的核心,应该是均匀点播。传统的精播机是一条线播种,开沟小、耧脚铧窄,播种时行距小,透光差,导致小麦群体弱、个体差。”董庆裕耐心地向农户们讲解传统播种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指导他们使用“小麦精量宽幅播种机”进行宽幅精播。
小麦精量宽幅播种机是董庆裕在余松烈院士指导下发明的,其精髓是把原来“一条线”播种革新为“一条带”,耧铧放宽,籽粒分开,播幅经过多次试验由原来的3-4厘米变为8-10厘米。
“宽幅精播解决了播种不均匀、土壤通风失墒等问题,能有效增加光照,保证出苗率。使用该技术每亩小麦可增产8%-10%。”董庆裕希望借助乡村振兴驿站建设,在鲁西北地区进一步推广“宽幅精播”技术,让更多农民受益。
“聚焦农业生产实践中尚未解决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持续攻关,使科研成果落地生花,才能真正发挥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作用。”说这句话的是山东省老科协副会长、乡村振兴专委会主任、山东农业大学老科协副会长米庆华。
米庆华在滨州“黑二妮”五彩玉米种植基地、武城县屈庄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指导时,针对农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烤苗”问题,向农户们推荐使用山东农业大学自主研发的农膜,即“中间透明、两边黑色”,同时,根据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不同栽培作物,指导使用不同的农膜,实现作物调温、保墒、防草、减轻病虫害等功能。
“我们进乡村、进企业、进田间地头,与‘头雁’学员交流,深切地感受到农业农村一线对实用技术的迫切需求、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热切期盼。”米庆华认为,“乡村振兴驿站的建设,为学校老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得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实际需求同轨同向、同频共振,实现科产融创、相得益彰。”
如今,山东农业大学小麦育种专家赵檀芳教授、蔬菜专家刘世琦教授、作物栽培专家孙学振教授、高级农艺师史作安教授等一大批老科技工作者成为乡村振兴驿站的“科技专员”。他们结合自身工作和专业特长,深入乡土深处、产业一线,开展调研、精准指导、用心帮扶,全力打通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下一步,我们将用好乡村振兴驿站,继续组织老科技工作者,面向不同区域、不同农业产业、不同产业形态、不同发展阶段的‘头雁’学员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集聚资源、形成合力,助力快速发展,逐步形成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张明志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