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学院巡展·专业解读丨能源工程学院

| 来源:榆林学院 1229

能源工程学院

专业解读

一、学院简介

能源工程学院是榆林学院下辖的二级学院,现设有物理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安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八个本科专业,是我校学科、专业最多,学生规模最大的学院,目前在校学生达1374名。

学院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高职称教师51人,博士38人,教师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教学经验丰富。近几年,学院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省级项目14项,市厅级项目69项,横向项目多项,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教师发表SCI/EI论文108篇,授权专利246件,获省部级奖4项,榆林市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学院拥有齐全的实验教学设施和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现有省级工程训练中心、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线下一流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多个省级教学平台和1个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9个市级重点实验室。院设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心,可为学生的实验实践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学院一直视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学生普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学院与天风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能源定向班”,创建了校企合作育人的新模式。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全国机器人大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省级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我院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多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90%以上,其中部分学生考入理想的大学,开启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历程。

伴随榆林学院科创新城新校区建设项目的落地实施,学校正迎来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能源工程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好学校对口支援高校和合作单位的优质资源,不断深化校际、校企合作、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在陕西追赶超越的伟大实践中,奋力谱写学院发展的新篇章。

二、专业简介

1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01

专业简介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适应国家及地方发展对智能制造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新工科建设专业,秉承“奋斗”学院精神,弘扬“读书勿忘救国,救国勿忘读书”校训文化,培养具有坚定政治认同、强烈家国情怀、勇担社会责任和坚守文化自信,富有自主学习能力、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以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悉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工业以太网)、人工智能、信息化管理、大数据等智能制造相关基础知识,具有机械科学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机电液气一体化技术等基本技能,能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信息管理、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

02

专业特色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适应社会进步、国家重大战略和新工科建设的需要,是多领域交叉融合的战略新兴专业,致力于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专业坚持以制造为基础,充分发挥“机”(机械设备与工程)“电”(传感、检测、控制、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互联网、计算机软硬件等)深度融合的巨大潜能,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消耗、敏捷及无污染的智能制造技术。同时,智能制造的应用还需要先进的管理知识,培养掌握企业运营全过程(即: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管理、服务)发展规律的人才,打破学科壁垒,突显学科交叉与综合的特点,来解决企业运营实践的成本、效益、质量问题,将粗放式管理推向精益化、智能化管理。

智能制造知识结构

03

教学条件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作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近几年大力引进国内外高校高层次人才,目前专职教师10多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近两年有多名教师先后赴国内一流高校进修学习,成为教学、科研骨干。大部分教师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具有在机械设计制造、智能制造等相关企业、研究所或者工程项目中工作经验,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现有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创新实践中心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数控教学实训室、PLC控制实训室等5个专业教学实验室,拥有榆林市先进材料成型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榆林学院现代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科研实验室。已建成洛阳一拖、东风商用汽车、神南产业发展公司等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包括机电工程训练、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特种加工技术、控制工程等多个专业能力实践项目。

3D打印创新实验室 钻铣复合加工中心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室 产品建模仿真机房

04

学生发展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到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如高端机床、机器人、能源化工等装备制造及其应用产业)、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与智能制造研究与应用相关的机构,从事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

物理学专业

01

专业简介

物理是研究物质和物体组成、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同时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主要目的是寻找各种序、对称性和守恒律(不变性)。物理学是当今最精密、最基础的自然科学之一,也是众多技术学科的支柱。她支撑着从宇宙飞船到核能利用,从大飞机上天到高铁奔驰,几乎社会上每一项高精尖技术的应用都牢牢地依靠着物理学的成果。本专业目前在校学生143人,面向榆林及周边地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科学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热爱教育事业,能在物理及其相关领域从事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02

教学条件

物理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陕西省“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1人,第一批“榆林科技之光”人才-潜在战略科学家1人,“榆溪学者”2人。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榆林学院教学名师1人。

物理学专业现拥有陕西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相干拉曼散射显微镜分析平台)1个、榆林市重点实验室1个(高分辨太赫兹振动成像重点实验室);力学实验室、热学实验室、光学实验室、光学实验室、中教法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共约1600m2,校外教育实习基地4个,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和学术环境。

物理学专业教师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陕西省科技厅项目2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5项,榆林市科技局项目6项,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授权专利100余件。编写教材3部,并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榆林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师范生教学技能类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互联网+”等40余项,其中国家级1项。近五年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累计获奖35余项,其中省级以上获奖6项。

03

人才培养

物理学专业1960年设置,2004年开始招收师范类本科生,培养出大批活跃在教育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专业对标教师职业标准,重点突出师范特色,注重实践教学,针对师范类课程引入中学优质资源,联合建设实习实训基地、DIS数字化实验室,实行“双导师制”,与优秀中学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实现教育和就业有机衔接;充分发挥能源工程学院多学科优势,积极探索STEM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针对榆林能源化工基地高速发展的地缘优势,开设了部分非师范专业课程,有效拓宽学生就业途径。

同时本专业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探物究理、思辨求真”的精神,着重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任课老师十分重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等全国全省大赛获得不错名次。

04

就业去向

物理学专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为榆林及周边地区培养了2000余名中学物理教师及从事物理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五年考研率稳定在15%以上,被录取院校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毕业当年就业率在90%以上,毕业生主要从事初高中物理教育、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就职于各类公办学校、私立学校、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大型培训辅导机构,部分学生进入榆林及周边厂矿企业,从事与物理学专业相关的技术工作。

3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01

专业简介

能源作为全球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开启了能源利用的革命,将人类带入到了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时代。随着能源种类的多样化及开发利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能源转换利用的综合学科应运而生,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属能源动力类专业,是以工程热物理相关理论为基础,依托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立足本地面向西部,瞄准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和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需求,致力于研究能源的高效清洁转换利用、能源动力系统与设备运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存储与利用,培养面向能源利用、电力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02

教学条件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开设于2010年,已累计培养本科毕业生650余人,学位授予率98%以上。专任教师中87.5%具有博士学位,毕业于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内本领域著名高校,是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任教师主持参与了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多项横向科研项目等,取得了一些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具有知识产权的实际应用成果。获得陕西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1个,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项,2人被授予“榆溪学者”;在工程热物理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26余篇,获授权国家专利60项。

专业建有学科实验室及专业实验室,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室(共四分室)占地面积550m2,专业设备值达1300万元。同时与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横山煤电有限公司、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陕西双翼煤化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延长石油榆林凯越煤化有限公司、陕西新元洁能有限公司、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建成实训基地并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专业见习、实习基地,采用多种模式培养高等应用型能源动力类高层次人才。

传热学综合实验室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室

锅炉运行原理实验台 相干拉曼散射测试实验室

在榆能横山煤电进行 在中国华电榆横发电进行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

在榆林江山丰融光伏电站进行专业见习

在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实习

03

人才培养

专业设置有电厂热能动力、电厂集控运行、能源高效利用三个培养方向,研究领域涵盖能源转换利用、能源动力系统及设备、动力机械运行与维护、设备集控运行、新能源设备运行维护等。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保证在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院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文体学术活动。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省级、国家级赛事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对于考虑继续深造的学生,学校提供考研指导及资助,提高攻读研究生的机会。

创新创业类大赛获奖证书

文学作品大赛获奖证书 暑假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团队

创新创业类大赛获奖证书

文学作品大赛获奖证书 暑期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团队

04

就业去向

毕业生主要从事火力发电厂、化工厂、太阳能光伏电站、风力发电厂的运行与维护工作,近三年首次就业率均维持在93%以上,一直保持着稳定优质的就业态势。就业主要面向陕西及周边省份,单位主要有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中国神华、中煤集团、陕西延长石油、陕煤集团、榆能集团、山东枣矿集团等国企下属电厂、化工厂发电部门,及北京电建、山东电建、西北电建等电力建设单位。部分学生选择读研继续升造,近5届18%左右毕业生升入其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被录取院校有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常州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

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01

专业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立足于服务西部能源化工装备发展需求,面向通用机械、矿山机械、化工机械等领域,培养兼具机械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的专业人才,能够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出色地承担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源于学校1997年创建的机电一体化专科专业,于2007年开始接收本科招生,是榆林学院较早设立的工科专业之一。专业先后获批陕西省“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专业现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和1个“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近年来,专业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相关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形成了围绕能源化工机械发展的鲜明专业特色。专业教师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科技厅项目5项,教育厅和市科技局项目若干项,横向课题多项,累积科研经费达千万余元,出版省部级教材3部,发表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40余件。

02

教学条件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高级实验师3人,7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业聘请本领域行业、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活动。专业新建有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工程训练中心和6个专业实验室(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室、力学实验室、机械制造技术实验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室、液压传动实验室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室)。专业与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国能榆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青龙寺煤矿分公司、陕西榆林凯越煤化有限责任公司、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工厂等签订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供了高质量可靠的实践教学平台。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室 力学实验室

省级工程训练中心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03

人才培养

本专业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逐步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本知识逐步向课外延伸、教学场地逐渐由课堂教学转向基地参与教学,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大赛,多次在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3D建模大赛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专业学生参加国家级学科竞赛部分获奖证书

04

毕业去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工程和相关交叉学科领域内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机械CAD/CAM技术的应用、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近三年,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部分学生签约至陕汽集团、神华集团、未来能源、吉利汽车、宇通汽车、长城汽车、中国水利水电集团、陕煤集团等大型企业。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先后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太原科技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广西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5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

01

专业简介

榆林学院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合作举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于2014年9月获教育部批准,批准书编号:MOE61UK2A20141646N。2015年9月项目开始招生, 2019年,本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中外合办学项目合格性评估。

项目合作院校英国胡弗汉顿大学(英文名称: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为英国第五大公立大学,是中国与英国政府首批公布互认学历的英国院校之一,该校机械工程类专业课程得到英国多家权威职业机构认证。

本专业教学活动由榆林学院和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合作完成。项目采用“3+1”的培养模式,学生前三年在榆林学院学习,第四年专业和语言成绩达到要求(在榆林学院学习期间的各科成绩合格,且英语水平达到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的录取标准:雅思成绩不低于6.0,且单项成绩均不低于5.5)的学生可选择赴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留学完成学业。赴英学习的学生在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且考核合格后,可获得榆林学院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及胡弗汉顿大学颁发的工学学士学位证书;第四年在榆林学院完成学业、课程考试合格、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授予榆林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目前,项目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由榆林学院能源工程学院承担。

收费标准:榆林学院学习期间,每学年学费28000元;胡弗汉顿大学学习期间,按照外方学校国际学生的标准收费。

02

教学条件

本项目融合两校优势专业的师资力量,组成了一支教学理念先进、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为项目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全球视野和思维、国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设立了专门的教学区域,拥有5间配有空调、多媒体设备及单人课桌椅的专用教室,另设有项目专用打印室、资料室、阅览室、微电影室和生活馆,共计面积约830平方米,为项目学生营造出舒适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

项目现有机械设计基础、力学、机械制造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液压传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共6个专业实验室。拥有洛阳一拖、延长凯越煤化、神南产业发展公司等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源工程学院的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心和省级工程训练中心,可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撑。

部分项目师资

位于教学区的项目项目 学生宿舍(4人间)

专用生活馆

03

人才培养

本项目结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双方制订培养方案,借鉴先进教学理念、模式和管理机制,共同培养能在工业生产部门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全球视野和思维、国际化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方面,由中英双方项目教师共同授课,中方教师使用中、英文双语教学,外方教师全英文授课。教学过程中,中方教师重点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德能、体能、技能以及人文综合素质。英方教师重点培养学生外语能力及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专业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教学互动,强调技术与人文、艺术、社会等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为保证项目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确保有意向出国的项目学生不会被语言问题所困扰,项目于2020年初与国内知名专业雅思培训机构达成协议,并从2020级新生开始,为项目学生构建为期三年的雅思专业课程培训体系。

截止目前,项目出国赴英国学习的学生,分别获得了英国伯明翰大学、拉夫堡大学、卡迪夫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全球排名前200知名大学的硕士录取通知书,出国学生硕士升学率达100%。

项目学生专业实践 项目学生机器人社团

胡弗汉顿大学副校长 出国项目学生毕业

与项目学生交流 回校交流

项目学生活动剪影

项目学生荣誉证书

04

毕业去向

毕业生除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机械、电气、液压、气压等控制设备的管理,机械CAD/CAM技术的应用,机械设计与制造现场技术管理和机电产品的销售、服务等机械专业相关工作外,还可考取或申请(赴英学习学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目前项目学生就业状况良好,部分学生在中国节能、延长石油、未来能源、国家电网、神东煤炭等大型机械能源类相关企业就业,一些优秀毕业生已被其所在单位派往国外拓展业务。

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01

专业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05开始招生,目前为榆林学院校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正教授3人、正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7人,高级实验师3人。专业立足地方、面向相关行业,培养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通晓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能够在计算机系统控制、电力系统、电气控制等领域从事系统运行与规划、工程设计、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各类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2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专利200余件。开展多项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项目,获批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2项,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1项,省级教学竞赛奖5项。校级教学成果奖6项。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级4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累计获奖50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获奖60余项。

02

教学条件

专业现有电子电工实验中心、电气控制及PLC实验室、电机实验室、供配电及继电保护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有1个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与1个航模实验室用于学生创新拓展训练。同时与榆林江山丰融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延长石油榆林凯越煤化有限公司、榆林盐化有限公司、榆能集团等多家相关企业合作共建,为学生的实习、见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学生在榆能集团有限 学生在榆林凯越煤化

公司实习 有限公司见习

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 电子电路实验室

03

人才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并为活动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多次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和互联网+等国家级、省级的学科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每年20%以上的学生参与到各类科技竞赛中来,其中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多次参加榆林市举办的“科技之春”系列活动。近年来,专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授权专利近百项。

本专业学生参加榆林市“科技之春”系列活动

学生参加2020年大学生 学生参加2020全国工程

电路应用设计大赛 机器人线上大赛

学生2020年参加各类省级、国家级竞赛获得的获奖证书

04

毕业去向

由于本专业具有强电与弱电结合、硬件与软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运行与制造结合的特点,因此学生具备解决强电为主,强弱电结合宽口径专业问题的能力。目前,学生毕业后可以去与电气工程相关的电力系统与电气装备的设计、运行维护,电机电器设计制造,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专业领域工作。近三年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5%左右,考研率保持在10%左右;大部分学生签约至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陕煤集团等大型国企。同时,也有不少同学进入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深造。

7

安全工程专业

01

专业简介

榆林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立足榆林、面向周边,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具备安全科学分析研究能力、安全工程设计评价能力、安全生产监察管理能力,能够在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工矿企业等单位(部门)从事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设计与评估等工作。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教育厅、榆林市科技局科研项目多项,发表CSCD及以上高水平论文多篇,申请专利10余项,科研成绩突出。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安全科学基础、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管理学、消防工程学、矿山安全学、化工安全基础、建筑安全基础、职业卫生学等。

02

教学条件

目前本专业建设有4个专业实验室:即安全检测与监控实验室、安全人机实验室、矿井通风实验室、矿山安全实验室,能够满足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

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

此外本专业依托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基于所在地区的产业优势,与多家工矿企业合作共建,为专业学生构建了良好的生产实践条件,所培养的毕业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安全工程专业师生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

03

人才培养

本专业开展有丰富的学科类竞赛,有助于学生多方面提高。在开展学科竞赛的过程中注重校企合作,邀请企业中的学科专家全程指导,以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安全工程专业开展学科竞赛

此外,本专业每年都有不少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所考取的学校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85、211)、太原理工大学(211高校)、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为A类专业)、山东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省内知名高校)、安徽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等。学生考研率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近3年考研录取率达到40%左右。

04

就业去向

本专业就业形势大好,近年来,本专业就业率一直在全校位列前茅。安全工程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向为:政府职能部门(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建筑施工企业、煤矿企业、化工企业。所就职的企业多数为大型国企,包括:中铁集团、中建集团、中交集团、中核集团、中国水利水电集团、陕煤集团、陕建一公司等。

来源:能源工程学院

编辑:李智贤

初审:张慧茹

终审:张烨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手机扫一扫下载APP

400-181-5008

优志愿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免长话费 )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