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传播学院简介
人文与传播学院前身为中文系,是鞍山师范学院的老牌院系,自1958年建校起即已设置,2011年11月撤系建文学院,2020年7月组建人文与传播学院。学院开设汉语言文学(师范)、历史学(师范)、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和汉语国际教育等5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900人,教职工68人,专任教师60人,教授14人,副教授20人,讲师23人,其中博士(含在读)28人;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相对合理。近年来,学院先后建设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教学团队1个,省级一流课程七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承担市级以上项目5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承担省教改项目10余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中坚持两个重点:一是强调将师范性、职业性相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加强校企、校府合作,稳步推进应用型转型进程。目前,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正在积极探索“阅读·创作·应用”的人才培养路径;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依托于凤凰卫视·凤凰数字媒体教育,采用2+2的联合培养模式,培养数字媒体产业高端人才;历史学专业牢固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体,以专业实践和技能训练为翼,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联动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专业背景
鞍山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是学院创办之初(1958年)就已设置的本科师范专业之一,1993年再次获批重新招收本科生,现有在校生400余名。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践行“博雅兼上,知行合一”的校训,紧密结合地方,履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的义务,逐渐形成了适合专业实际的人才培养特色。
师资队伍
专业已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教学成绩优异、后劲十足的师资梯队。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9名,博士13人;建设有省重点扶植学科1个(中国古代文学),校级重点扶植学科1个(古代文学),校系共建学科1个(文艺学);省级精品课课程3门(古代文学、写作、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校重点建设课程9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一流课程五门。2010年至今,本专业专任教师在《文艺研究》《语言科学》《中国文化研究》《课程 教材 教法》《鲁迅研究月刊》等权威期刊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承担、完成市级以上科研立项25项。
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立足鞍山、服务辽宁、辐射全国,培养明德爱教、能学会教、言传身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优良师德师风和高尚的教育情怀、宽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语文学科基础,以及良好的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具备一定反思、创新和合作能力,适应国家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和地方基础教育现代化需要的初中语文合格教师。
培养模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依据学校“地方性、师范性、应用型”总体办学定位,结合学院实际,以专业素养和应用能力提升为目标,以文学类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为突破口,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以课外阅读实践、古诗文背诵、三笔字训练、作品创作、演讲等为具体开展形式,采用“阅读•创作•应用”全方位全程的人才培养路径,培养高素质的城乡中学语文教师。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专业背景
据“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球有163个国家(地区)建立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孔子课堂。”2020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2020年国际中文交流周”启动仪式上,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透露“目前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4000多所国外大学开设了中文课程。据粗略统计,目前中国以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约为25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近2亿。种种数据显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国际中文教育教师的需求正处于严重的缺口状态。
师资队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的下设专业,成立于2007年。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博士研究生3人,专业教师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经历,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知识,具备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能在语言教学和文秘岗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化交流、涉外文秘、办公室文员等工作,富于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健康体魄等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注重汉英双语能力培养,教学中采用“理论+实践”的课程模式,使学生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汉语口头表达、写作能力,以及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我们采用板块式教学,分方向培养的模式。对外汉语教学方向主要培养对外汉语教师、双语教学教师,以及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语言应用型人才。对外文化交流方向主要培养从事文化管理、中外文化交流等工作的人才。近两年来,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率就业率明显提升,考取北京语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研究生40余名,近20名同学赴国外担任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攻读硕士学位。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正在积极开拓海外实习实训基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就业水平。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专业背景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创办于2014年,专业的开设是果断应对信息社会与媒介生态环境变迁的结果。当今世界正处于传媒高速发展、媒介快速融合的进程中,数字化新媒体的发展使中国社会向数字化和信息化方向加速迈进,新媒体人才的市场需求随之大大增加。新的市场需求推动了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和新媒体专业的发展。
师资队伍
专业拥有高学历年轻有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博士6人,讲师7人。先后获批省级以上科学研究项目20余项,获批国家教育部、辽宁省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30余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方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具有全媒体信息传播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专业目前已建成凤凰数字媒体实训室、融媒体实训室、虚拟演播厅和VR实训室等4个实验室,使用面积达200余平方米。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鞍山师范学院与凤凰卫视集团·数字媒体教育校企合作的试点专业,实行2+2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校内承担两年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由凤凰卫视集团·数字媒体教育根据相关培养计划实施1年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0.5年的项目实训及0.5年的实习。凤凰卫视集团·数字媒体教育将全部为考核合格有实习意愿的学生推荐实习单位,经严格考核并认定的优异毕业生可被推荐至凤凰卫视集团旗下公司实习,并为考核合格有就业意愿的学生搭建就业平台。
历史学(师范)专业
专业背景
历史学(师范)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专业办学历史长,已经形成了厚重的积淀和底蕴。当下,历史师资缺乏的大背景下,专业致力于培养能用、可用、管用的应用型人才,深受区域社会好评。
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 10 人,获得博士学位6人,其中教授 3人、副教授 4 人、讲师 2 人。以张士尊教授(退休返聘)为核心的团队对东北地方史研究成果显著,主持、参与几十项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出版专著、教材 10 余部,发表省级以上论文 100 余篇,为实现历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培养目标
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鞍山、服务辽宁、辐射全国,培养历史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扎实,理解学科本质及规律,掌握教育学、中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知识与理论、学科教学技能与方法,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中学历史教学,富于创新精神、批判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中学历史骨干教师。
培养模式
教学实行以课堂讲授为基础,以专业实践和技能训练为两翼,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016级教师资格证书通过率远超国家师范专业认证要求75%的指标。每届大三时的外出考察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们欢呼雀跃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