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学院巡礼⑤ 在马言马、党建引领、思政引航、追求真理、培育新人 ——欢迎报考兰州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来源:兰州文理学院 2557

兰州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712月,是学校独立设置的二级办学机构。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基本原则,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抓党建,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细落实、落地见效,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学院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20239月学院被认定为甘肃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全省12家重点马院之一。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教授9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1人,高学历教师比例为61.90%,高级职称教师占全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比例为57.14%。现有教师队伍中,1名教师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名教师为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名教师为甘肃省讲师团成员;1名教师为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成员,3名教师为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分指导委员会成员。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出“守正创新教、积极主动学、深化感悟讲、发挥特长演、联系实际做”的思政课建设新模式,加强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建设,整合线上线下优质资源,构建课内外、校内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体系,推进“大思政课”课程群建设。2023年学院荣获全省教育系统红色基因传承行动教育活动成果(特色案例)一等奖,2023年学校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获特等奖。

在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办学中,坚持学生为本、能力为重、职业导向原则, 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师配置等教学关键环节,积极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设计、实施和评价。构建了教育教学系列、政治经济系列、马列哲学系列、历史系列知识模块,确定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增加了实践课程的比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占学分的34.5%,注重思政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形成师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学生教育、调查、人际沟通能力。

新时代新征程,学院将继续秉持“党建引领 思政引航 追求真理 培育新人”的院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特色办学为基础,力争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高水平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专业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紧扣学校办学定位,坚持应用为主、产教融合,培养具备哲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较强专业应用能力,综合素质较高,能够在大中小学、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学制为4年,学生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考核合格,准予毕业。符合规定条件的,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师范教育为底色。明确专业定位为师范类方向,在人才培养中将师德养成、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注重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的高度统一,凸显“思政性”和“师范性”兼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

理论研究为亮点。在课程设置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课程的权重比例;在科学研究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前沿问题研究,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素养、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素养等的培养,提升学生从事理论科研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实践应用为特色。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外化践行功能,借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学院创建的专业品牌课程,结合学校近年来积极推广的“南梁精神进校园”等红色文化宣传研究等活动, 利用课余、寒暑假、传统节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敢想敢做有为的新时代新青年。

多元发展为支撑,立足我校办学基础,马院的教师专业背景中涵盖了法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发挥师资优势,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了法学、社会学等相关课程,拓展学生知识构成,以应用型复合人才为目标,学生除了掌握思政专业和教育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外,还可以掌握法学、法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为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奠定基础。

就业方向:高质量进阶就业强科研。学院重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以研究生考试为导向,结合专业特色和优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与考研相关课程设置,从大一就开始注重考研学习的习惯养成和拔尖计划,将高质量人才培养贯穿本科学习全过程。2023年毕业生考研录取率6%2024年考研上线率30%,录取率18.8%

选拔考试就业强特色。借助专业优势,学院积极回应师生对于考公考事业单位的热切期望,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增加考公类课程设置,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同时持续加强思政专业实践课程改革建设,加大实践力度,优化实习实训内容和方式,着力抓好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丰富专业实习实训条件,注重思政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形成师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学生教育、调查、人际沟通能力。2023年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20%,各类考公录取率20%

社会灵活就业强应用。在办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为本、能力为重、职业导向原则,在充分市场调研基础上,紧密结合就业岗位能力需求和专业特点,广泛听取行业企业、用人单位专家及毕业生意见建议,在课程设置中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课程,邀请行业专家和理论学者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以满足学生拓展就业渠道。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优志愿 | 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备战高考志愿 !

学业测评 全免费

政策公布 实时提醒

互动社区 专家答疑

关闭
优志愿 | 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备战高考志愿 !

学业测评 全免费

政策公布 实时提醒

互动社区 专家答疑

扫码下载APP

教APP备3100148号

扫码下载APP

实时资讯 互动答疑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