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一个人才培养“目标”:
以培养具有深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功底和强烈的家国情怀,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职业素养高,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德法兼修应用型卓越法治人才为目标。
四个“坚持”的培养理念: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坚持党建引领,立德树人;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父母之心办学;
坚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
六个“以为”的培养思路:
以应用型
以德育教育、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有机融合为切入点;
以涉外法治人才、
以师资队伍、保障条件建设为重要抓手;
以产学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为突破口;
以学生通过法考、考研、公考等社会考试为有效检验。
八个“抓举”的培养举措:
抓德育,铸品德。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学与实践、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实施学生德育教育,塑造学生优秀品德。
抓教改,夯基础。以教学研究项目带动混合式、翻转式等方式的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反哺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抓实践,重合作。基于
抓考核,提难度。专业理论课程全面实行教考分离,流水阅卷制度,提升学业挑战度。
抓队伍,强师能。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占专任
抓社考,助就业。设置8门针对法考、考研、公考等社会考试的专业选修课程,帮助大批学生通过社会考试,提升就业竞争力。
抓奖励,树榜样。设立14项每年20万元的丰富多样、覆盖面广的社会奖学金体系,营造优秀学风。
抓视野,促开放。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设置东南亚国家
学院发展目标:建设国内一流
二、办学成果及获奖
2022年,
法学 专业被教育部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荣获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民办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2024年,获批省级一流课程2门,1门正参评国家级一流课程;
2023年,被列为昆明市人大常委会第四批基层立法联系点;
2021年,在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16所本科高校
法学 专业第7名;2021-2023年,毕业生首次参加
法律 职业资格考试共通过300余人,通过率为41%,是全国通过率的2倍多;考取硕士68人,每年均有学生考取国家双一流高校和国外名校;
2021-2023年,
教师 主持教学研究项目省级10项、厅级7项、校级14项。
三、本科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本专业是云南省
主要课程: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
学 制:4年
学 位:
学 费:22000元/年
住 宿 费:6人间3000元/年;4人间4000元/年
办学地点:杨林校区
四、优秀学子

玉喃溜
玉喃溜,女,中共党员,2010届
2021年被中组部、中宣部评选为“全国最美
公务员 ”(全国32人获奖),记一等功;2022年被国务院评选为“全国人民满意的
公务员 ”;2022年被中央政法委评选为“全国双百政法英模”;
2023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选为“全国模范检察官”;
2022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
2020年被中国女检察官协会评选为“全国十佳优秀女检察官”
2021年 被中共云南省委授予“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2022年被中共云南省委政法委评选为“云南省政法英模”。

马沁悦
马沁悦,女,中共党员。2020级
2022—2023年 国家奖学金
2020年度 全国大学生CUBA篮球二级联赛西南赛区第五名
2021年度 全省第六届宪法知识竞赛第三名
2022年度 云南省省政府奖学金
2021—2022年 云南省级三好学生
2022—2023年 云南省级三好学生
2023—2024年 云南省级三好学生
2020年度
昆明城市学院 优秀共青团员2021年度 迎新工作中“优秀工作者”
2020—2021年 三好学生标兵
2021—2022年 三好学生标兵
2022—2023年 三好学生标兵
2022—2023年 优秀共青团干部
五、学院活动
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研讨会
探索“法院+高校”携手共育法治人才




全真刑事模拟审判
六、分省分专业录取最低分
七、校园风光
















八、联系我们
初审 | 周 源
复审 | 朱文倩终审| 孟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