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广东金融学院2024年金融与投资学院简介

| 来源:广东金融学院 1421

金融与投资学院

学院简介

金融与投资学院作为广东金融学院最早设立的教学科研单位,已伴随着学校的成长走过了70多年的发展历程,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发展特色,并呈现出进一步良好发展的态势。多年来,金融与投资学院作为学校的龙头学院为广东及华南地区金融机构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受到了金融机构的普遍好评。许多毕业生走上了金融机构领导岗位或成为单位业务骨干,在金融行业内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

一、学院介绍

金融与投资学院现设金融系、投资系和金融工程系三个系,拥有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工程三个本科专业以及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点。金融学专业成功入选了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及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重点学科,投资学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金融学》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金课),《金融学》《公司金融》等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国际结算》等课程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本院为主要依托的金融学科实验教学中心先后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还设有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机构。

二、师资力量

金融与投资学院是一个团结、务实、勇于创新的集体,现有教职工86人,专任教师7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5人,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人数的36%;博士及在读博士57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76%;45岁(含45岁)以下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人数的57.3%。教师中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此外还有省级特聘教授1人,省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5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5人。专任教师分别来源于国内外知名综合性大学或财经类大学,其中国内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境外包括日本国立横滨大学、神户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等。目前共有2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以及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高素质教学和科研团队。

三、名师风采

王醒男,神户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教育部金融学教指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大财经咨询专家、广东省政府金融发展顾问。

易行健,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项后军,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金融与投资学院院长、“闽江学者”特聘教授、金融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以及金融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研究中心”负责人。

刘昊虹,金融与投资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教学名师、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金融院校百名优秀教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际金融学负责人、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负责人、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金课”教学团队负责人。

四、学术科研

学院教师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国际金融研究》《China Economic Review》《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等一流学术期刊上刊发论文140篇,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重大转重点)项目以及其他国家级项目18项,省部级重大、重点及一般项目36项。获得了包括第五届刘诗白经济学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商务部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种省部级科研及教学奖项29项。

五、人才培养

金融与投资学院一直秉承“厚基础、强专业、重应用”的理念,学院与省内多家金融机构进行校企合作,与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反洗钱处建立反洗钱基地,与广发期货公司、粤科粤普小贷公司、东莞证券、东方财富、国信证券、安信证券等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发挥校企协同,拓宽协同育人的渠道。近年来已累计输送优秀毕业生超过9000人,主要分布在银行、证券、保险、互联网金融等金融机构,为区域金融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除此之外,学院共有798名学子考取了境内外研究生,其中2010级马俊和2013级马原青考取北京大学研究生,2010级张文力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还有多名本科生先后考上了中山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的研究生。毕业于我院的邝睿鹄和张旻昊分别考取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英国约克大学博士研究生。学院学子在学科竞赛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在广东省“挑战杯”大赛以及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共计获奖31项,广东省攀登计划科研项目共计立项6项。

六、学生风采

郑会明,男,共青团员,2024届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已录取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研究生,曾任辅导员助理、校易班奖助部部长、班长,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勤工助学先进个人、优秀团干、优秀学生骨干等荣誉称号,获得第九届“中金所杯”全国金融知识大赛优胜奖、首届词达人英语词汇大赛省赛三等奖、第八届“互联网+”校赛铜奖、数学竞赛二等奖等奖项。

麦俊明,男,中共党员,2024届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已录取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专业研究生,原服役于武警武汉支队,曾任学校学生会主席,在校期间获得“四有”优秀士兵嘉奖、广东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广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抗疫党员先锋、优秀学生骨干、优秀共青团员、大学生自强之星,大学英语六级,并持有证券、基金、银行、期货、保险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统计、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个人抗疫、志愿服务事迹曾被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湖北武警、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网站和公众号宣传报道。

陈旺,男,中共党员,2024届金融工程专业毕业生,已考取东莞滨海湾新区管理委员会单位经济科技金融局岗位,曾任学院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在校期间获得广东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中国慈善项目大赛 三星级优秀项目。

七、专业介绍

金融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重点学科、广东省一流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金融与投资学院金融学专业为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及广东省重点学科。本专业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富有朝气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任教师团队,其中高级职称15人、博士26人。本专业以“夯实理论基础、提升综合素养”作为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不仅注重课堂理论教学,而且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人才为核心目标,运用不断迭代创新的教学方法将CFA、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等职业教育理念与元素有机地融入于课程教学设计中。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金融学、中央银行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监管、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学、智慧银行实验、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信贷理论与实务、外汇投资实验、创业金融、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工程学、公司金融、财富管理等,其中国际金融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金融学和国际信贷理论与实务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国际结算被认定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商业银行经营学被认定为省级精品共享课程。

金融学系专任教师

投资学

广东省一流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金融与投资学院投资学专业为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目前共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博士13人,是一支兼具活力与创造力、学术素养高、教学能力强的年轻团队。本专业在国内与国际相协调、财经与管理相融合、金融与数理相渗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提升金融思维的广度与深度,熟悉宏观层面的投资政策环境与新兴前沿的高科技投资工具,培养在金融产品分析与定价、投资组合管理、财富管理等方面具有探索精神与前瞻意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宏微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原理、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财富管理、证券投资分析、投资银行学、投资基金管理、智能投顾、兼并、收购与公司重组等,其中金融学、公司金融被认定为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投资学被认定为广东金融学院一流本科课程。本专业已与广发期货、东莞证券、东方财富等知名金融企业联合建立协同育人基地。

投资系专任教师

金融工程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金融与投资学院金融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高水平专业技能的金融人才,以满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东金融强省发展的需求。

本专业拥有一支素质高、学历层次高的教师团队,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博士13人。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4人次;在《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等SCI、CSSCI来源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3部。

建有先进的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包括1个金融工程实验室,2个虚拟仿真实验室,6个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课程设置涵盖金融、科技、管理等多个领域,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金融理论知识体系,培养国际化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并在财富管理、风险管理、期货投资、量化投资、绿色投资、投资咨询、私募股权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分析能力,以胜任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以及公司、企事业单位的投资和资产管理工作。

金融工程系专任教师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优志愿 | 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备战高考志愿 !

学业测评 全免费

政策公布 实时提醒

互动社区 专家答疑

关闭
优志愿 | 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备战高考志愿 !

学业测评 全免费

政策公布 实时提醒

互动社区 专家答疑

扫码下载APP

教APP备3100148号

扫码下载APP

实时资讯 互动答疑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