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07年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理化选科。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建立福建师范学院化学系,1972年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2002年11月,化学系与高分子研究所、实验中心合并成立化学与材料学院;2012年4月调整组建化学与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年6月化学与化工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化学与材料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2024年本科招生宣传片
化学专业是学院的传统特色专业,2002年起陆续增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本科专业和1个“化学+生物”高层次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专业。学院现有2个师范教育专业、2个工学专业和1个理学专业,教育、理工专业交叉融合,相互促进。“化学+生物”复合培养专业自招生以来始终保持高热度,生源质量好,深受社会欢迎。
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二级师范专业认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化学科学与材料工程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院拥有福建省化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2个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化工新材料”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
学院拥有化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教学(化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工程、化学工程2个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全面进入自然指数、科睿唯安、USNews、软科等多个国际学科排名榜单,化学、工程学已进入ESI全球前3‰行列,材料学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协办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结构化学学术会议协办第十五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
学院拥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和业务能力精湛的“四有”好老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9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0人,正高级职称38人,副高级职称42人,博士生导师35人。高级人才包括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玛丽居里学者2人,洪堡学者2人,全球高被引学者3人;还有省百人计划、省高校领军人才、省级引进人才、运盛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百千万人才、省级教学名师、闽江学者等各类省级人才54人、教学创新大赛获得者5人。
面向国家需求和前沿热点,学院教师在多孔材料、信息材料与器件技术、金属有机固态离子学、天然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和医学工程、绿色与能源催化、微介孔材料和绿色催化、工业生物催化工程、界面工程与流变学、能源材料计算模拟研究、先进光-电能源材料、光催化等方向开展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2017-2022年期间,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项目50余项;各级项目总经费5100余万元;获授权发明专利近400件,其中36件专利成果实现转让;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10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Nat. Chem.、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Nat. Commun.、Sci. Adv.等国际著名期刊。近5年共发表700多篇论文,其中顶刊论文210篇,在国内外同行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教学科研仪器
教学科研实验室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近五年学院部分教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素原校友莅校座谈交流
学院形成“培根-筑基-融通”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三全育人培养方案,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涵养“化学家精神”,激发学生学术理想。学院构建了学生拔尖创新能力培养与独立人格养成融为一体的“三导二合一互动”人才培养机制。以“大师引导—教师指导—朋辈启导”增强教学引导力度,提升学科兴趣和创新自主性;“科教融合—正反结合”重构课程体系,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独立性;“本研互动”学习共同体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增强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性。相关成果获2022年度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持续深耕“我是化学人”育人品牌,打造“苯宝宝”院本文创形象;以科普实践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志愿服务精神;追寻梳理学院文脉资源,继承和发扬化学家精神和优秀院友精神;推动新时代学院文化建设,为学院发展构建打造新的“育人高地”把准脉动、探明趋势、勾画蓝图。
学院学子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近五年,优秀学子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国赛一等奖1项,省赛特等奖1项;在“互联网+”等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国赛银奖2项、铜奖1项;省赛金奖3项,银奖7项,铜奖7项。在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等实验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化工设计竞赛省级化工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省级以上各类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12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3项。
学生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学生在第九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生在第七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学生在第八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学生项目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主赛道银奖学生在第十二届全国化工设计竞赛中斩获全国一等奖
学生在第十届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学院积极以多种方式将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政校合作、校企合作、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为政府的决策、企业的生产技术问题、产品开发、产品迭代升级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涌现了以卢玉栋教授为代表的许多福建省最美科技特派员及企业服务先进工作者;同时,学院还定期举办科技论坛、研讨会,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创新,为企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福建省最美科技特派员卢玉栋老师指导同安镇西安村建立永泰油茶产业综合循环生态链
与福州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共合作共建与恒申集团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学生们利用寒暑假走进学校、社区、企业,用自己所学为它们的发展提供智慧。由此获得了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荣誉称号。学院积极开展了持续近20年的“我是化学人”的化学知识科普活动,让社会了解化学,热爱化学,理解并拥抱“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的理念。项目入选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并多次在国家、省级志愿服务大赛中获奖。
学院获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志愿项目在第六届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喜获铜奖积极开展“我是化学人”化学知识科普活动,持续近20年
与福建省科技馆、福州高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共建科普教育新平台
PART08学院科教协同育人的“化学反应”成效突出,近三年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2023届本科就业率为94.1%。先后被评为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单位”和“毕业生升学工作先进单位”,不少毕业生通过教师招考成为中学化学教师和高职高专化学教师,或在各大知名企业、单位机关、研究单位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
近二年本科毕业生升学率为42.2%、47.4%,不少学生考入或保送至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中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福州大学、苏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等众多优质学校攻读硕士学位。另有不少学生申请至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境)外学校继续深造。
0591-22868161
学院微信公众号
END出品:福建师范大学招生与考试办公室制作:本科招生新媒体运营中心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编辑:杨书凝陈欣怡封面:吴文刚校对:谢嘉琳 林凤珍责编:张旗(师)审核:李溢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