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具有显著特色和卓越声誉的省属重点大学。该校不仅在工科领域享有盛名,同时也涵盖了理、经、管、文、法、艺等多个学科,体现了其多科性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其设计学科始于1990年,专业办学有30余年历史。学校于2004年成立艺术设计学院(2016更名为艺术与设计学院),2014年成为世界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成员。2024年学校继续面向全国部分省份开展艺术类招生工作,一起来看!
七大招生专业
2024年,学校艺术类招生专业有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美术学和表演7个专业。除美术学和表演专业外,其他均是设计学类专业,占比高达71.4%.
1、产品设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应用型示范专业
基于设计学国际前沿动态、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广东工业大学优势学科基础以及学院教学科研和师资特点,以“国际化”和“与产业深度融合”为出发点,本专业依托省级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团队、国际大师工作室、东莞设计创新院、华南工业设计院、广东省工业设计技术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电子产品工业设计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广东成熟的产业优势及市场需求,通过“2+2”培养模式、拔尖设计人才创新实验班、国际课堂等灵活且多样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系统培养学生创造力与实践能力
2、环境设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这个专业不仅仅是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培养学生,而且依托该校工科背景,重视新材料、新技术与设计理念的有机结合,关注以欧美日为代表的现代设计潮流,并立足本土及区域化文化研究,以协同创新为目标,紧密结合当今城乡建设需求,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3、视觉传达设计: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包含品牌设计(Brand Design)、信息设计(Information Design)两个培养方向。新生入学后,大一为设计类大类平台课,大二第一学期进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分流,第二学期进行品牌设计、信息设计方向分流。本专业凭借学校工科优势和学院国际化教学特色,响应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和品牌升级需求,立足于用户体验、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健康医疗、民生消费的产业集群,设立两大专业方向。
4、服装与服饰设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特色专业
服装与服饰专业依托工科院校背景和广东全国服装第一大省的产业优势,以构建服装与服饰设计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加强与人文、科技、产业的深度交叉融合。广东工业大学是广东省较早开设服装专业的本科院校,在师资力量、办学历史、办学经验积累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有先发优势,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5、数字媒体艺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要学习图形图像设计、视频编辑、三维设计、界面设计、模块化编程等基础课程,并把它们应用到具体的软件应用、游戏开发、新媒体创作项目中。
6、美术学:
为了使学生在美术学专业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育入手,结合创作实践环节,进行基础教学训练;开设不同的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以美术基础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训练为抓手,使学生在掌握美术理论知识与创作技能、技法的基础上,提升美术教育与艺术设计的多能一专的综合能力。
7、表演:
本专业以多课程融合创新和深度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发散思维、创意灵感为教学核心,打破陈旧格局,融入新媒体舞台艺术,多角度创新,跨界呈现,从发型、妆容、服装配饰等细节创作时尚展示作品。
生源范围
专业名称 | 面向省份 |
产品设计 | 广东、四川、江西、湖南、广西、海南 |
环境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数字媒体艺术 |
美术学 | 广东 |
表演 | 山东、湖南、河南、河北、福建、湖北、浙江、四川、江西、广东 |
由上表可见,学校今年美术学专业仅在省内招生,招生地区相对局限。而设计学类专业和表演专业招生范围相对较广,适合更多的艺考生报考!
录取规则
广东工业大学在艺术类专业分档时,采用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确保公平、公正地选拔优秀学生。
学校招生的各专业均采用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但依据不同专业之间的特点和要求,所以报考表演专业的考生与报考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的考生分开排名录取。
出档考生,在文化总分和专业成绩均达到生源省(区、市)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前提下,采用分数优先的原则,按考生投档成绩由高到低分档至各专业。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专业统考(联考)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广东省投档成绩为综合分,其它各省投档成绩计算办法按各省录取文件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