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学院风采,邀你共赏丨走进国家金融学学院

| 来源:广东金融学院 2554

国家金融学学院

学院概况

国家金融学学院是国内首个以“国家金融学”命名的学院,也是经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广东省教育厅发文批准设立的二级学院。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服务国家金融强国战略的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学院现开设金融科技、财政学、经济与金融(国家金融学重点基地班)三个本科专业,同时培养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家金融学和金融科技方向)。现有在读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029人(含广州校本部476人,清远校区374人,肇庆校区179人)。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党政及教辅人员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10人,10位教师具有境外留学、访问进修的经历,8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结合人才培养实际,学院聘请了客座教授10人,行业实习实践指导教师30余人。

学院教工“全家福”

学院教师学术及社会兼职包括:中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金融科技与大数据技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金融科技与算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量化金融与保险分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金融计量与风险管理研究会理事、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学院教师先后担任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广东省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评审专家(文科组长)、广东省第五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总决赛评审专家。

教学成果

学院教学成果丰硕,是教育部首批金融科技专业虚拟教研室共建理事单位之一。近年获得的各类奖项主要有: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广东省高校思政课“抗疫”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教学案例设计一等奖、广东省本科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案例设计一等奖、广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首届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二等奖、首届广东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二等奖、广东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二等奖、广东省信息化案例教学三等奖、广东省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校首届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学院课程思政相关研究成果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南方网等媒体播发。

学院主编出版了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财政部规划教材等7部,《财政学》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2020年)、广东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财政学(2021年),获批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堂(2021年)以及广东省首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优秀典型案例(2021年)。

学术成果

学院教师在《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经济学家》《财贸经济》《国际金融研究》《财政研究》以及Insurance: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Finance Research Letters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和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SCI/SCI权威期刊57篇,国内权威期刊18篇、核心期刊183篇,其中11篇经济与管理科学科研究论文是全国高PCSI、高被引论文。

学院教师获得纵向项目立项80余项,科研经费1100多万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面上项目与青年项目)1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规划项目11项,省级项目50余项,主持承担横向课题10余项,经费400多万元。相关研究成果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广东省期刊优秀作品一等奖、中国税务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财政学会全国优秀财政理论成果三等奖等。

学科平台

学院现有4个省级重点研究和教学平台,11个实践基地和校企联合实验室:

广东省金融科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金融科技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学生工作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讲促学,办好“国家金融学大讲堂”及“弘毅”讲堂系列讲座,不断开拓学生视野,丰富专业知识及提升专业技能;坚持“五育”并举,培育富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依托高校多校区学生工作“一体化”研究工作室,扎实推进清远校区、肇庆校区延伸管理,全面落实“三全育人”工作;坚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深入推进导师对毕业生“毕业论文和就业创业”双指导,促进毕业生早日就业和满意就业。据不完全统计,学院2024届毕业生中有16人顺利考取硕士研究生,6人考上公务员。

社会服务

学院实现全国首个金融学科科技成果转化并成功落地,建成全省首个金融风险监测研究系统,为东莞、佛山等11个地市提供金融监管服务。建成国内高校领先的金融科技应用开发研究平台,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模式先后与中国农业银行、平安银行、广发证券、粤财集团等多家大型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形成校企联合实验室集群,申报3项专利及取得8项软件著作权,科技成果转化协议经费超千万元。

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学院积极服务“双区”建设实践,在广东金融大数据助企、金融抗疫、乡村振兴方面积极发挥高校智库功能,相关成果应用获得广东省优秀金融科研成果二等奖,获得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全球数字金融中心、中共广东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发函感谢。率先在全国推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获得新华网、光明日报、央视新闻等多家权威媒体转载报道,为我国金融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发展研究等多领域提供全面客观的决策支撑,发出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东第一声”。

专业介绍

(一)金融科技专业(四年制,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金融科技专业是广东省首批金融科技专业,2023年学士学位授权审核评估中被评定为“优秀”等级。金融科技专业是我校立足数字经济战略发展需求、服务金融强国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举措,是我校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

金融科技系教师“全家福”

1.培养目标与定位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宏观视野、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系统掌握金融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等多学科交叉知识,全面了解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基础逻辑,嵌入大数据思维,熟练掌握金融科技工具,熟悉金融科技场景和人工智能算法,具有较强的跨学科交叉高阶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拥有解决不同场景下数字化技术解决金融应用问题能力的跨学科、复合型金融人才。

本专业强调基于金融系统知识框架融合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赋能金融创新,具有覆盖金融业务流程、金融行业案例、金融场景训练和金融大数据等四个方面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着重培养具备“金融数据挖掘—清洗—决策”的大数据思维、熟练分析金融大数据的技术能力以及综合利用金融科技创新方法、金融理论提供金融问题技术解决方案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的金融数字化、智能化底层技术思维与能力。

2.主要课程

金融科技概论、Python金融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原理、行为金融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工具、数字金融前沿、区块链与数字货币、金融监管科技、算法博弈、数据科学创新实验、智慧银行实验、量化投资、财富管理与智能投顾实验、投资学、公司金融等。

3.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面宽,可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管理部门从事金融监管、金融产品设计开发、金融服务与营销、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智能风控、量化投资、智能投顾等工作,较高比例的同学考(录)取到国内外一流高校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

(二)财政学专业(四年制,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1.培养目标与定位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成为经济和财税理论基础扎实,了解国家制度与公共政策制订,熟悉财政税收体制与管理,精通企业财税业务与技能,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习惯、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主要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财政、税收、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财政系教师“全家福”

2.主要课程

税制、税法、政府会计、公债经济学、社会保障学、国际税收、税务筹划、纳税检查、税务管理、财税思想史、会计学、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中级财务管理学、计量经济学、财税理论前沿专题、财富管理等。

3.就业方向

各级财政局、税务局、国资委等政府机关公务员,从事财政、税收与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各类企业、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机构、保险公司等),从事税收筹划与税务会计及相关财税工作。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优志愿 | 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备战高考志愿 !

学业测评 全免费

政策公布 实时提醒

互动社区 专家答疑

关闭
优志愿 | 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备战高考志愿 !

学业测评 全免费

政策公布 实时提醒

互动社区 专家答疑

扫码下载APP

教APP备3100148号

扫码下载APP

实时资讯 互动答疑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