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农学

|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1159

农学专业是江西农业大学传统优势专业,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首批江西省品牌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所属作物学学科为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十三五”及“十四五”省一流学科作物学学科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

学科在科学研究中强化“顶天立地”,一是在作物科学前沿基础研究中“顶天”,致力于作物高产稳产优质的遗传及栽培理论,为作物的新品种培育及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在应用研究中“立地”,致力于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学科围绕双季稻超高产、优质丰产协同和全程机械化生产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近五年,作物学科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科研项目90余项,经费9000余万元;培养博士、硕士生150余人;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奖7项;学科育成水稻新品种60余个(国家超级稻4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江西省科技进步奖9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15部,获得专利21项。

农学专业立足南方作物生产,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区域农业“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将学习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科学相结合。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包括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化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农业生态学等内容,涉及生物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知识。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生物科学基本知识,掌握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经营管理基本理论及实践技能,能够在农业领域及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技术指导与服务、产品推广与开发、生产经营与管理、智慧农业与生态农业、农科教学及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师资力量现有教师71人,高级职称56人,具有博士学位5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1人。有中组部直管专家1人、国首批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农业部科研杰出人才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3人,江西省跨(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江西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8人,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2人、岗位专家6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人,首批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1人,江西农业大学首席教授3人,江西农业大学未来之星13人。

贺浩华,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西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现任教育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水稻技术工程中心副主任,江西省水稻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等学术职务。中组部直管专家、首批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获首届江西省创新争先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杂交稻育种理论和技术创新、新品种选育、推广与产业化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育成了水稻新品种50余个,培养研究生100多名;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二等奖等在内的科技奖励1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特等奖1项。

黄英金,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江西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现任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法国国家农业科学院访问学者,江西省首批二级教授,江西省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绿色生态农业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作物优质、抗逆、高产生理遗传与功能基因组学、优异种质创制与分子聚合育种等领域的国家科技项目多项,育成了4个水稻新品种,科技成果荣获包括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江西省自然科学奖等在内的科技奖励7项;智库成果荣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

朱昌兰,女,博士生导师。

江西农业大学二级教授。现任江西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现代农业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等学术职务。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新(跨)世纪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品质改良的遗传基础理论研究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早稻品质改良科技工程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选育水稻新品种15个,科技成果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内的科技奖励10项,荣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曾勇军,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岗位专家、江西省作物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水稻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包括4项国家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20余项。科技成果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在内的科技奖励7项,3次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评选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2015年获得“第十八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2019年荣获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发表论文100余篇。

黄国勤,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生态学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首席教授。兼任中国农业大学粮食与食物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国际农田生态种养发展论坛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副理事长、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江西省高校生态学学科联盟理事长、江西省农学会耕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等。

长期从事耕作制度、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级、省级及其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余项。出版著作95部,发表论文700余篇。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内的科技奖励7项,荣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和江西省社会科学青年优秀成果一等奖各1项。

吴自明,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先后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领军人才计划,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现为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江西省作物学会理事,江西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美国、荷兰、以色列等国家高级访问学者。

长期从事作物栽培生理、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主持包括3项国家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20余项,科技成果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在内的奖励7项,荣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提名奖、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边建民,农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教学、科研和推广工作。先后入选江西省“双千计划”科技创新高端人才、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植物生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人选、江西农业大学首席教授等。

现为中国作物学会种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作物学会水稻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作物学会秘书长等。先后主持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作为核心成员鉴定不育系4个、审定水稻新品种20余个,参与推广水稻新品种7700余万亩,新增经济社会效益64余亿元。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获批专利5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10项。

教学条件专业拥有各类平台12个,其中国家级平台5个,省部级平台7个。包括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南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西农业大学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江西省植物生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在海南、大港、萍乡、上高等地建有实践教学基地;在中国水稻所、江西农业科学院、江西现代种业等建有实习基地30余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大教学基地

海南教学基地

上高教学基地

奉新大港教学基地

核心课程:大学英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植物生理学、普通遗传学、作物育种学总论、作物栽培学各论、耕作学、植物保护学等。

授予学位: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毕业去向:本科生毕业去向主要集中在考研升学、涉农事业单位及企业。

考研升学:

年(2019-2023)考研升学率分别为49.5%、39.3%、46.5%62.1%、46.75%

就业前景:考研深造方面,农学专业从根本上属于生命科学范畴,研究生的专业除了作物学学科,还可以选择生物学、农业生态学等方向及相关的交叉学科;面向现代农业生产和行业需求,成为现代农业领域的生产、技术专家和企业家;进入全国各级党政机关、涉农的事业单位和企业从事相关管理工作。

发展前景: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智能化、规模化生产方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传统农学专业正在逐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改造升级,智慧农业、生物种业等都是现代农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战略的进程中,农科专业技术人才必将大有可为。

优秀校友:1958级校友、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1983级校友、植物营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卫。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手机扫一扫下载APP

400-181-5008

优志愿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免长话费 )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