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遇见湖师,“院”你所愿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 1253

HBNU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遇见湖师,“院”你所愿

01

学院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于2023年,其前身为2016年创立的先进材料研究院。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的青山湖边,有山林掩映,宜学海泛舟,可为莘莘学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现代化的就学条件。

学科专业

学院现开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两个二级学科。学院计划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打造成为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

学院有外聘专家顾问及教职工40人,包括教授9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湖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楚天学子”5人、“磁湖学者”特聘讲座教授4人、“磁湖学者”青年才俊4人。95%以上的专任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

教学科研

学院具有优良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拥有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教学科研用房,仪器设备1000余台,其中大型设备55台,总价值4000余万元。学院建有光电转换材料和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微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黄石市先进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湖北师范大学分析测试分析中心等四个主要的科研平台。从2017年至今共获批科研项目70余项,到账竞争性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其中,获批国家重大研究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项(面上项目3项、青年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21项。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也取得卓越成绩,近年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Energy、Physical Review B、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近年来,我院教师获得校级教学创新奖共3项,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人才培养

学院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秉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人才为理念。自201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以来,至今已累计培养研究生60人毕业研究生31人,其中,有7人成功申请到美国休斯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继续读博深造,1人考取国家公务员,就业率100%。在学生培养方面,学院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培养、科研素养提升和社会实践与创业四个方面开展。同时,还有一批优秀研究生在校期间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各项荣誉和奖励。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为国家输送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

02

专业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年制本科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定位>>>>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扎实宽广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熟练掌握新材料开发和测试表征技术、良好的职业规范和交流能力、工匠精神卓越和持续学习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材料、化学、电子信息、能源、绿色环保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艺优化、产品开发、企业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相关领域继续深造。

培养目标>>>>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如下目标预期:

(1) 职业素养: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工程职业道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务社会。

(2) 专业素质:具有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基础知识、材料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3) 工程能力:了解所选专业方向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新材料的设计、制备、测试和分析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4) 职业发展:在科研、工程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等领域中,具有新材料设计与研制、产品开发与工艺改进、材料服役性能分析、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行业竞争力。

(5) 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

优势特色>>>>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多数教师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教育经历,教学科研能力强;学院与企业共建有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实践和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完备。半导体和新能源产业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该领域发展速度快,政策扶持力度大,产业规模庞大,人才需求量高,就业前景好。

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热力学与相图》《物理化学》《材料工程基础》《工程制图》《C语言程序设计》《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材料科学前沿》《电工与电子技术》《晶体学》《现代材料概论》《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材料合成与制备》等。

学生发展>>>>

毕业生能够从事新能源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技术与产品研发、工艺改进与产品研发、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成为单位的技术与管理骨干,以及继续读研深造。

03

教学科研平台介绍

1、教学科研基本条件

学院具有优良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拥有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教学科研用房,仪器设备1000余台,其中大型设备55台,总价值4000余万元。学院陆续建成了信息功能材料实验室、能源新材料实验室、环境与催化材料实验室和校级分析测试中心,足以满足材料的模拟设计、纳米/薄膜/块体材料的可控制备和精密微加工,同时具备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表征以及光、电、磁、热等基本物性的测试条件。学院拥有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微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黄石市重点实验室

2、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依托湖北师范大学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等一级学科优势,面向未来二十年甚至更长时期的新生代光电转换材料需求,以飞秒尺度光电转换物理为先导,致力拓展到亚飞秒尺度脉冲光电激发,发展超快、超短光电转换激发与探测技术,建立超越当前光电转换材料性能极限的新原理、新体系、新应用。实验室以超快超短脉冲激光激发光电转换微观过程探测为龙头和牵引,以光电转换材料中光-电微观过程为研究中心,特别是以过往较少被探索的光电转换最初期超快超短尺度内的新物理和动力学行为为核心点,以开发未来新一代高效光电转换材料为研究目标,开展超短脉冲激光激发与超快光电探测、高效光电转换机理和高效光电转换新功能材料三个方向的研究。

3、微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研究中心自从2019年成立以来,投入2000万元建设资金,通过校企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微纳光电子集成行业存在的瓶颈技术问题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光量子信息技术、光电器件与传感探测、新型光电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等领域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已获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61项,获得专利30余项。为鼓励技术创新,工程研究中心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机制,主要体现两方面:项目激励机制和成果奖励机制。工程研究中心还采取开放式运行模式,吸收国内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优秀人才,相关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另外,工程研究中心深入与其他高校、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合作项目,积极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

4、黄石市先进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黄石市重点实验室依托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在黄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于2020年验收获批。实验室紧密围绕黄石市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新型光电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半导体存储材料与器件、新型半导体传感材料与工艺等4个研究开发方向进行攻关,解决严重制约黄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障碍,推动下一代半导体材料与新型微纳器件的落地与应用,并建立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为黄石市、湖北省乃至长江经济带的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5、湖北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分析测试中心以学校现有的大型仪器设备为中心建设而成的共享平台,在立足服务于校内教学任务与科研工作的同时,也为校外相关结构提供测试服务及其分析检测方案。

04

科研团队介绍

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老师们的研究方向,针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求,再结合地方的产业特色,学院组建了4个科研攻关团队,围绕信息功能材料、量子材料、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型电池材料等方向展开,研究方向涵盖了物理、化学、电子、生物、工程等多学科领域。

1、新型电池材料研发团队

团队通过对信息功能薄膜材料的电学、光学、磁学和结构特性等基本问题及其器件应用开展研究,在信息的获取、转换、处理和存储等方面发展新的原理并实现性能突破,推动相关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

新型信息材料

部分成果展示

2、量子材料研发团队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超导材料与机制研究、拓扑材料探索、量子自旋液体、拓扑量子磁体等新颖量子材料,旨在为实现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高性能数据存储等高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奠定科学基础。

量子材料

部分成果展示

3、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发团队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转换新材料,着力于材料的新原理与新机制,深化能源转换新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为高效能器件研制提供策略与保障。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部分成果展示

4、新型电池材料研发团队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电池的正极材料、功能型固态电解质以及碳基负极材料等,与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新型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高功率密度电池。

新型电池材料

部分成果展示

05

学院风采

1、教学成果

学院于2023年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第一学期的各科课程平均成绩为82分,及格率为97.7%。除了学院的教学工作,学院教师还积极参与全校的教学轮岗,承担其他理工科学院的本科生教学任务,包括课程教学、毕业论文指导、创新创业项目指导等。自2016年以来,学院教师累计承担本科生课程112科次,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78人次,指导本科创新创业项目12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4项,校级3项;学院教师还积极参加教学创新比赛,先后获得校级教学创新奖共3项,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2、课堂教学

本专业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依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培养方案,做到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重。在教学内容设置上,除了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外,还有劳动教育、专业实验、实习实践等内容,通过理论学习、现场观摩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原理学习和器件组装等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教研教改

为进一步引导青年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推动教学创新,掀起学习革命,形成卓越教学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学院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我校教研教改工作中。近年来,我院教师申请获批教研教改项目12项,为继续建设好本科专业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学院还着重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创新比赛,先后获得校级教学创新奖共3项,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4、学生工作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风建设为抓手,实行“一制三进四融”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现有本科生49人,研究生40人,为督促学生进校就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院建立本科生“导师制”,选聘23名博士教师担任本科生的学业导师、科研导师和生活导师,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生涯规划等方面对学生给予全方位指导;实施“三进工程”,引导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早进科研课题,寓教于研,培养前沿材料创新人才。学院坚持“以生为本”,聚焦学生发展,不断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以“成材有道”系列活动为载体,积极打造学生活动品牌,一体推进思教、科教、创教、产教“四融合”,努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前沿、能力突出的新时代材料创新人才,形成具有“材料”特色的“三全育人”新格局。

5、实践平台

学院的各类实验仪器设备和科研团队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力支撑,可以开展各类教学实践、课程实践、项目实践、科研实践等活动。

6、学术交流

学院重视对外交流合作,鼓励老师们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近几年,学院教师参加了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共32人次,并在会议上以报告和墙报形式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邀请美国休斯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著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学和学术交流。

学术讲座

南京大学刘俊明教授来院开展学术讲座

清华大学李敬锋教授来院开展学术讲座

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获奖证书

上下滑动查看

学生活动

参加学校第四十六届运动会

举办“毕业季桃李情”师生联谊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

开展心理趣味游戏

开展“材解忧愁,料理心灵”美食创意制作活动

参加湖北师范大学第十六届心理剧大赛

学院“三字一话”基本功比赛

学院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专家辅导讲座

学院开展“成材有道”学子讲堂系列讲座

06

学院咨询电话及网页地址

学院招生咨询电话

0714-6576185

学院网站

https://mse.hbnu.edu.cn/

学院地址

湖北省黄石市磁湖路11号 湖北师范大学产教融合中心

学院2024年招生咨询QQ群

群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年本科招生群

群号:524661372

图文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推荐阅读

遇见湖师,“院”你所愿 | 美术学院

遇见湖师,“院”你所愿 | 音乐学院

遇见湖师,“院”你所愿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优志愿 | 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备战高考志愿 !

学业测评 全免费

政策公布 实时提醒

互动社区 专家答疑

关闭
优志愿 | 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备战高考志愿 !

学业测评 全免费

政策公布 实时提醒

互动社区 专家答疑

扫码下载APP

教APP备3100148号

扫码下载APP

实时资讯 互动答疑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