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学院巡礼 | 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 2741

学院介绍

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于2002年在原计算机科学系的基础上组建,现由四个系(计算机系、物联网工程系、网络工程系、大数据系)和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组成。学院各专业培养目标立足于新工科背景、面向未来,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的用人需求及岗位要求,采取理论与实验实践活动相融合的创新培养模式和实践路径,培养政务、产业、科研领域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突出产教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个本科专业。202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同时,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授权学科、电子信息(软件工程、大数据技术与工程方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天津市“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天津市“学生心理健康与智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形成了多层次、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86名,其中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2%,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的教师占52%,硕士研究生导师23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学院拥有市级教学名师1名,市级教学团队1个,市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校级教学名师2名,多人次在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市级奖项。

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21年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学院教师积极投身产业发展,多位教师的项目入驻天开科技园,多个科研成果在世界智能大会上展示。

学院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近三年获批市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校级一流课程6门,承担教改项目20余项,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2022年取得市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实践教学设施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实验中心为天津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职教师10人,总面积4200平方米,专业实验室32个,各类实验设备6000余台件,大型仪器5台,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实验中心设备先进,功能完善,构建了系统化、层次化、个性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培养实验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重点工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条件。

人才培养成果

学院学生活动突出专业特色,以科技竞赛、技能培训、职业规划为抓手,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实践育人,通过举办“IT文化节”“菁华英才”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坊等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近3年学生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79项、在省部级竞赛中获奖75项,发表SCI、国际会议等论文16篇。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国家级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10项。学生就业率在全校综合排名连续多年保持前列,升学率逐年递增。

优秀校友风采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王子恺2016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技术专家

袁皓楠2019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教师

翟宝琴2019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中国兵器第207研究所软件开发工程师

李楷文2019届

物联网工程专业

济南历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投资经理

毛厚蓉2021届

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

麒麟软件有限公司 助理软件适配工程师

孟源2022届

网络工程专业

天津大学 硕士研究生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1984年招生,累计为国家培养五千余名优秀信息技术人才。从2018年起,专业名称恢复“师范”标识,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和育人精神,具有健全人格和较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和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具备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实践能力,同时具备学习与反思、沟通与合作、教研与创新的能力,能够从事信息技术教学、教研及信息化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师资人才。

本专业学生修读的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类应用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导论、机器人设计、Python程序设计、开源硬件与接口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同时,学生还要完成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的学习。

学生毕业后既可以服务于天津市及其他省市的基础教育,又可以报考硕士研究生,也可从事相关领域的计算机研究、开发、应用、培训和管理等工作。

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新兴交叉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物联网相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宽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和物联网的基本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和物联网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能够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以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设计与系统集成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物联网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联网工程专业主要专业课程:工程数学、电路原理、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物联网工程概论、传感器原理、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大数据与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等。

网络工程专业

网络工程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系统地掌握网络工程基础理论与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与计算机网络应用相关的编程与开发、网络规划设计部署、网络管理等基本能力,能在科技、教育、信息、经济、金融等领域从事网络分析、网络设计与管理工作的、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通信以及网络方面的基础理论、设计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接受网络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计算机网络设备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工程应用和管理维护的基本能力。通过学习训练使得毕业生具备较为全面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以及较高的语言表达和英语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网络工程导论、计算机网络、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电路原理、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布线与组网、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网络安全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我校2020年教育部审批的新专业,并于2023年通过了天津市教委的新专业评估和学位授权的审核。该专业立足于新工科背景、面向未来。紧密结合社会用人需求和岗位要求,采用全周期、开放式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注重实效”的质量理念,特别强调学科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知识结构与专业岗位能力的匹配以及理论与实验实践活动的结合,不断探索融合创新培养模式与实践路径,充分体现“政产学研用”的融合,探讨政务连接、企业需求、理论学习、科研院所科研实验研究和实践应用五位一体的多方协同育人模式,培养政务、产业、科研领域等等行业需求的大数据应用型人才。

专业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大数据科学导论、线性代数、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C++、JAVA、Python、Scal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采集加工与ETL技术、大数据平台与架构设计(Hadoop\Spark\Storm)、大数据应用开发技术与编程实践、分布与并行处理技术、大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基础、数据可视化、实用机器学习、教育数据统计与分析处理、行业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等。

专业培养遵循基础课程打牢够用、核心课程扎实巩固、拓展课程灵活、个性的原则,采用模块化课程,直接对接大数据应用型本科毕业后工作的三类岗位:大数据平台(中台)搭建与运维、大数据编程开发和大数据分析,使学生具备大数据平台(中台)建设与维护、大数据环境部署、大数据系统研发与应用开发能力,成为在科技、教育、信息、经济、金融等领域从事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处理、服务、开发和利用及可视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突出的数据思维科学能力、解决数据密集型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创新意识和较好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优志愿 | 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备战高考志愿 !

学业测评 全免费

政策公布 实时提醒

互动社区 专家答疑

关闭
优志愿 | 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备战高考志愿 !

学业测评 全免费

政策公布 实时提醒

互动社区 专家答疑

扫码下载APP

教APP备3100148号

扫码下载APP

实时资讯 互动答疑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