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教学成绩硕果累累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视教学质量为办学生命线,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贯彻、实践应用强化贯穿、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贯通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导学、竞赛励学、综拓促学、班导师助学,培养学科基础扎实、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1.强化基础教学和综合素质训练,各类考级考证成绩领先
在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制定针对性实施计划,采取分层次教学、晨读和晚自习、加强实训等措施,练就扎实基本功,提高操作应用能力,为学习专业课、考研打下坚实基础,考级考证成绩领先同类院校。
2023届毕业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81.52%;英语专业专四通过率81.01%,超过全市本科院校专四平均通过率,远超全国独立学院通过率。
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省级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7人、获三等奖17人,获奖人数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总决赛中,获全国团队二等奖1项,优秀奖3项,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2.着力实践应用和科技创新,各类学科竞赛成效卓越
综合能力拓展环节(第二课堂)将基本技能(写作、沟通等)、科技创新、实践应用、职业认证、就业创业等各项素养的训练与养成纳入培养过程,学生实践创新成绩突出。
学科竞赛方面,参加国家、省级学科专业竞赛与科技创新大赛成绩优异,获全国特等奖、一等奖等高层次奖项屡见不鲜,近三年累计获国家级奖项190项,省部级奖项852项,获奖学生总数达2241人次。其中不乏全国和江苏众多知名高校激烈较量,仍获得名列前茅的好成绩。例如,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室外专项赛中,我校学子获全国二等奖5项,全国三等奖1项,在同类学校中位居前列。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获国家级团体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获奖等级和数量再创新高。2023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中,获国家级团队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名列省内同类高校前茅。
此外,在2023年学科竞赛中佳音不断。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选拔赛暨第十二届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团队三等奖3项;第十六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第16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国家级团队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第九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中,获国家级团队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第十六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获国家级团队二等奖1项,省级团队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获国家级团队三等奖1项;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获国家级三等奖2项;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国家级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获国家级团队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第25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获国家级团队二等奖1项;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获国家级团队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获国家级团队三等奖1项;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团队三等奖1项;第十二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获国家级团队二等奖1项;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国家级团队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跨境电商实战赛,获国家级团队二等奖1项;第六届全国高校经济决策虚仿实验大赛,获国家级团队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第15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国家级团队三等奖2项;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获国家级团队二等奖1项;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获国家级团队三等奖2项;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获国家级团队一等奖1项;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英语写作大赛,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
创新实践和科研训练方面,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近三年内累计获批立项155项,校级科研训练项目立项548项,促进了师生实践创新和团队合作。IT工作室、3D俱乐部、ZJ-POWER-CLUB车队、知识产权法律诊所等一批品牌专业社团、科创社团成为师生实践创新的基地。
职业认证方面,2018-2021届每名毕业生均应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证书1个,学习类证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等)2个。学校先后成立了全国三维CAD培训考试中心、电子工程师认证中心、思科网络认证中心、会计证培训中心、人力资源师培训中心,推动学生培训与职业考证,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第16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互联网+江苏省三等奖
第十七届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
3.协同合作创新教与学,乐教乐学氛围浓厚
通过引进应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入教学;构建课内外联动互促的实践教学体系,贯穿大学四年和课内外,形成了诸多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符合不同学科和当代学生特点的优秀教育教学成果。
通过校地企合作、产学对接,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目前累计记录的实习基地在册389个,在用163个,累计申报嵌入式项目近25个项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编写教材、进行项目合作、培养师资双能,全面带动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形成了协同创新、共育人才、共赢发展的合作局面。例如,与中邮建、江苏新大陆、慧科教育集团等多家公司共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南京苏美达集团公司、南京利之星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及其他多家公司共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获得慧科教育集团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支持,获得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新工科专题建设项目支持;与中科院、农业部、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院等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与地方知名教育培训机构建立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关系,将学生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社会有机融合。
由此,教师们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学生们学习、实践、创新热情高涨,教学成果不断涌现,获得师生、同行、社会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