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我校374支团队、5654名学子以四川省各县域乡村为重要切入点,聚焦人才发展战略、关注乡村金融服务短板、围绕乡村特色产业,精准调研助力城乡融合新篇章。
人才深耕乡土 城乡融合“添智翼”
“川农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调研实践团”共组建6支精锐调研队伍,30名团队成员深入四川腹地,足迹遍布全省雷波县马湖村、泸州市金山村等12个偏远村落,从教育、医疗、农业技术、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收集70余份问卷、深度访谈对象25人,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乡村人才发展的脉络与瓶颈。
图为“川农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调研实践团”第14小组采访北川县桑枣镇高峰村党支部书记陈宁
“光影驻梦”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实践团队前往石板滩村为学校派驻的驻村干部拍摄纪录片。在历时7天的纪实中,驻村第一书记、我校韩庆龙老师的身影始终忙碌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镜头中一位村民紧握住韩庆龙的手感激地说:“你为我们改善基础设施,帮助我们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生活变好,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感谢!”生动诠释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图为“光影驻梦”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实践团队记录。韩庆龙书记走访村民
动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深入花城果乡的核心区,走访联丰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委员会、景区等,探求乡村振兴中基层党建的关键作用和有效方法。“联丰村以党建为引领,实施“一领➕双融”策略,让该村人均年收入从4000元增至31600元,成为全国
金融调研润乡土 城乡融合“金钥匙”
由本硕博联合组建的
金融支持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为深入了解高县乡村振兴的金融政策,土木学院“睿木兴华志愿服务团”与农发行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座谈会1次,采访先进合并示范村干部12名,走访村民20余户,举办宣讲10余场,发放300余份问卷以及500份宣传手册。为实践地提供2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性方案,方案内容辐射村民4000余人,以川
图为“睿木兴华志愿服务团”团队成员与农发行高县支行领导开展乡村振兴座谈会
特色产业细调研 城乡融合“绘宏图 ”
凉山黑色绵羊珍贵稀缺,被当地人称为“黑色精灵”近几年养殖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缺乏大规模标准化养殖,缺乏养殖技术,导致产业水平低。为解决此问题,连续3年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山羊原种场和布拖县黑绵羊原种场实地考察的动物科技学院“情暖羔羊”社会实践团队再度启程,展开新一轮的社会实践暨科普调研活动,通过与38名养殖户面对面交流,发放100余份问卷,了解散户养殖模式、养殖场规模以及黑绵羊的总体存栏情况,探索产业
历时10余天,跨越总里程2580公里,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家庭,探究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阻碍产业壮大的“绊脚石”。校团委大学生艺术团“扎西索”调研团前往甘孜藏族自治州五县乡村振兴示范村(镇)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紧绕“城乡融合万村大调研”实践主题,通过“实地走访+亲身体验+问卷调查+人物专访+图文宣传”五位一体调研模式,真实调查并记录甘孜州乡村振兴发展建设的现状,总结乡村振兴发展经验。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