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数据流中的育人诗篇 | 记厦门工学院林燕芬老师

| 来源:厦门工学院 2723

厦门工学院

「宣传处」出品

编者按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在厦门工学院,有许多优秀的教师在教书育人之路上默默耕耘,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共同构筑起一所大学的底色与精魄。我们开设“燃灯者”专栏,讲述学校教师以生为本、担当奉献的教育故事,他们在育人实践中所体现的温度和情怀,也是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一个缩影。

林燕芬,厦门工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教授、计算机类课程组主任、“智能图像处理及应用”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主持省级一流课程和省级教改项目,主编/参编教材3部,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著4项;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获得厦门工学院优秀教师、科研先进个人、本科合格评估突出贡献奖、2023年度人物等荣誉;指导学生蓝桥杯大赛多次获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省级)项目等。

林燕芬老师参加第12届国际图像图形学术会议

十五年前,她望见窗外的那一片“象牙塔”成了她教育旅程的起点;十五年来,她与学校同风雨共成长,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厦工学子;她希望,十五年后,三十年后,还能与学生一起漫步卓尔园,继续编码未来。她的故事,像一首流淌在数据海洋中的诗,既有逻辑的严谨,也有情感的温度。

全文380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01

以赤诚之心对待教师工作

早晨八点零二分,笔者走进林燕芬老师《机器学习基础》的实验课堂,发现她已经完成了所有的课前准备:调好灯光与空调温度,导入PPT,试了试麦克风和电子笔,并对同学们的问候“老师早上好”报以微笑和回应。林老师坚信,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双向奔赴是关键。她希望在她主动伸出真诚的手之后,同学们也能用力握住,共同朝着既定的目标携手并进。

自2009年8月,作为第一批教师加入厦门工学院后,林燕芬老师便一直耕耘在培养计算机领域人才的一线。《数字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是她的主阵地。

在林老师的课堂上,数据不再是冰冷的0和1,而是充满生命力的元素。她将复杂的算法和枯燥的程序设计巧妙地融入生动、贴切的比喻中,像“宏平均”“微平均”“熵”这些高高在上、抽象的概念在她的“傻瓜相机”与“单反相机”等比喻中,一下子走下神坛,简单易懂。

“同学们经过前期的学习、预习,其实对课程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个别概念有时候只是一叶障目,通过课堂分析,大家就都豁然开朗了。”林燕芬老师强调,老师只是引导者,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她说,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简单地灌输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兴趣,引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从而实现自主学习。

“我喜欢分组汇报这种上课形式。”笔者随机采访的一个同学说,“林老师会先给出几个图像处理最新论文选题,让我们自由组队选题,自行去查找资料,形成汇报PPT,然后在课堂上分享给同学们。这种形式锻炼了我们前沿资料检索、语言表达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与队友配合完成一个选题的汇报,不仅很有成就感,而且自己汇报的内容也能掌握得更好。

这种分组汇报形式在林燕芬老师的课堂上经常出现。“已运用好几年了。没想到与近来很流行的‘费曼学习法’不谋而合。我们专业的很多概念仅从字面上可能不是那么好理解。我想,如果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结合最新的应用向他人解释一个复杂的知识点,就表明他基本上理解了这个知识点。用输出倒逼输入,这也是几年前我家孩子在认字过程中给我的启发。”

林燕芬老师上《机器学习基础》实验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林燕芬老师不仅教授理论知识,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她善于运用项目驱动和案例分析,让同学们在实验课的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在项目与大赛的磨炼中独立思考、融通运用。例如,在讲授《数字图像处理》时,她引入了工业图像缺陷检测、农田害虫图像识别和医疗影像分析等案例,让同学们通过编写代码来识别和处理图像,从而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笔者问起她教了十几年的计算机类课程是否烂熟于心、几乎不用备课了?林燕芬老师立刻否定了:“当然不是!教材只是一个参考,我还自己另外买了很多的教参,此外每次上课前我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备课,查阅国内外的最新论文,增添前沿知识,丰富真实案例。众所周知,计算机行业特别是近两年很火的AI智能算法发展太快了,我们要不断地迭代更新教学内容,才能保证课程教学的时代性与前沿性。”正如她所说,教师工作是个良心活!她用心备课,用情教学,确保每一节课都能让同学们收获满满。

林燕芬老师上《数字图像处理》课

02

以科研推动教学的质量提升

自2013年立项“福建省中青年科技项目(A类)”后,林燕芬老师在科研的道路上潜心耕耘,先后主持了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厦门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她的科研足迹遍布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多个领域,成果丰硕。

作为“智能图像处理及应用”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林燕芬老师带领团队一起从事智能图像算法的应用研究,探索图像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应用。同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通过多年不断建设,立项“图像处理课程群”教学成果培育项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了教研相长。

林燕芬老师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为学生未来育人”的理念,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她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通过实践深化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她的引导下,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们加入了科研小组,参与到省市级项目中。他们不仅在实验室里进行前沿的图像处理与机器学习研究,还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学习与科创大赛中,形成了学习—研究—实践的学习链。林老师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到了最新的科研知识,也为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如爱德华·德·博诺所说:“教师的角色是创造学习的条件。研究者的角色是创造新知识。这两种角色是互补的。”林燕芬老师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她用她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是教师的良心活。

林燕芬老师参加第四届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

03

在心与心的交流中育人

林燕芬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倾注心血,更在课堂之外为学生的成长付出额外的努力。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学有余力的同学们“开小灶”,组建图像处理兴趣小组,吸引对图像处理算法及应用感兴趣的学生。她通过布置任务、定期汇报的方式,让同学紧跟项目节奏,形成兴趣小组—学科竞赛—互联网+大赛—大创项目—参与科研课题的链接式培养,提升学生融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0级软件工程专业的范廷豪同学说:“从一开始我就对计算机图像处理领域很感兴趣。在大二的一次专业课上,我遇到了林燕芬老师,是她告诉我这个领域的未来前景以及一些准入门槛。从此,我开始跟着她做项目、打比赛。在准备泰迪杯全国大学生数据挖掘挑战赛期间,林老师尽心尽力地对我的论文进行批注修改,同时非常尊重我的想法,留给我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赛期间,在林老师的指导下,我不断地深入模型,尝试新的改进,最终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赛后我们意识到选题和模型的商业性,便试着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将研究成果做成软件,取得了相应的软件著作权。至此,我便基本确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大三时,林老师向我介绍了她的课题,并指导我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为期一年的项目中,林老师向我讲解了很多前沿模型,布置任务,督促我定期向她汇报进展情况。大四时,在林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并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课题结题了,论文完成了,但我的“计算机图像处理”之路才刚刚开始,我也会坚定地朝前走下去。非常感谢这几年林老师的辛苦栽培!”

作为班导师,林燕芬老师始终将学生的未来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她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洞察他们的需求,理解他们的困惑,并及时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在学业上,林老师更是不遗余力地指导他们。她说:“大一时,我就向这群孩子们详细阐述了整个大学四年的培养方案,后续也在一次次的班会课上向他们介绍行业发展动态,为他们播下职业规划的种子。

林燕芬老师指导学生

谈起在厦工的这个十五年,林燕芬老师满是感激:“十五年来,学校一贯地‘宠’老师。在‘课比天大’的厦工,一切为教书育人让道,教学设备设施不断完善、科研环境宽松,给了老师们很大的空间,让老师们在讲台上潜心教书育人,在科研上自由探索。”

厦工十五载,林燕芬老师见证了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像自己养大的孩子一样”,见风就长,向阳而生;厦工十五载,学校亦陪伴着林燕芬老师不断成长,她说:“每一次授课都是一次生命的灌溉,每一项成果都是对教学、科研与育人能力的肯定,这让我更加坚定信念,要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以理解的心去接纳,以耐心的心去引导,为更多的学生点燃心中的灯火。

林燕芬老师进行高阶教学改革分享

文字&编辑 | 戴丽欣

摄影 | 方 靖

二审 | 张力凡

审核 | 任 军

推荐阅读

|课堂上的精进与课堂外的功夫 | 记厦门工学院令狐萌萌老师

|未成侠客行,赤心为人师|记厦门工学院刘琴老师

|做个工程师型的大学教师 | 记厦门工学院李胜勇老师

|将数字理性与育人情怀融汇为特别的教育能量 | 记厦门工学院谢志春老师

|且为育人付韶华 | 记厦门工学院林金燕老师

|积跬步曲径通幽 尽精微不落窠臼 | 记厦门工学院谢鑫泉老师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手机扫一扫下载APP

400-181-5008

优志愿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免长话费 )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