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以“青春有为、奋斗有我”为主题的思政课“云端”开讲。这一头,是国防科大某学员大队数百名青年学员,那一头,是学校优秀毕业学员周硕。
“我工作的地方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位于祖国大陆版图的最西端……”以《感悟边防特点特色,做有信仰守初心的科大人》为题,周硕结合自身所见所闻,讲述了在边防连面对困难时如何汲取力量,并通过一个个戍边爱民故事,激励在校学员建功基层、矢志强国。
“围绕理想信念、人生选择这两个问题,学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为我们筑牢了从军报国、建功基层的思想根基,助力我们迈好军旅生涯每一步。”军政基础
高中时,周硕爱看军旅电视剧,觉得剧中人物既热血又励志,成绩很好的他,毅然决然选择了报考军校。在学校学习生活四年后,周硕进入边防专业学习。
为了让自己“不掉链子”,在训练考核中,周硕不断挑战极限,不论训练量有多大,他都坚持一餐只吃一个馒头,吃不饱就靠喝汤来填饱肚子,正是靠着这样的坚持,他在一个月内成功减重30斤。
经过一年“加钢淬火”,周硕的身体更壮了,指挥技能也得到了锻炼。带着心中的期许,他毅然写下“戍边申请书”。
“我的第一任职单位是全团海拔最高的吐尔尕特边防连。”周硕去报到的时候,正赶上十年一遇的大雪,夜间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给他来了个下马威,水壶里的水不一会儿就结出了冰碴。
伴随着低温的还有高原反应,“说来惭愧,刚到连队时,从一楼走到三楼我都得缓缓,第一天晚上就流了鼻血。”当周硕到达连队时,正赶上晚饭开饭,饿了一天的他看到连队的饭菜一下子就来了食欲,可饭吃到嘴边,“米饭是夹生的,只有馒头能勉强吃下去。”
原来,由于连队地处高原,水源稀少,且土地含碱量大,唯一的水源来自连队旁一条小河,官兵生活和饮用水都靠它。夏天时可以接水管抽水,可到了冬季,就只能靠水车运水。砸冰、发电、抽水……周硕每天和连队驾驶员一起忙碌着。
从星城长沙到高原边防,正是这段取水经历,让周硕看到了边防军人的牺牲与奉献;也正是这段艰苦经历,让他放下了“天之骄子”的傲气,和战友们一起巡逻界碑,一起跑武装、烧锅炉,周硕感受到共同付出、一起成长的珍贵情谊。
凛冽的风吹不倒忠诚的信念,刺骨的冷冻不住戍边的赤诚。两年后,周硕又“转战”素有“雪域孤岛”之称的玉其塔什边防连,这是距离团部最远的连队。
这里夏季降水充沛,可到了冬季就会大雪封山。“与其对着雪山发呆,不如对着书本思考。”周硕在完成工作训练之余,相继读完了《人类简史》等提升认知的书籍。
2020年,周硕成为一名宣传干事。从基层到机关,岗位的变化带来的是工作方法的变化。
“不会就学。”周硕一边在工作中学习,一边在学习中工作,他充分利用负责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契机,完整学习了4本党史必读书目,并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带入到追忆红色历史的思考中,丰富了政治工作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政治思维能力。
期间,周硕走遍了全团所有的边防连队,当他看到路边山腰上牧民们用石头摆出“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标语时,他的内心受到了震撼:边防不仅是边防军人的事业,更是边境牧民的家园。
怀着对边民的敬仰之情,周硕来到迈丹村首任民兵连长买买提玉山的家中。这位70多岁的老人年轻时和妻子一年有300多天守护在边境线上,退出护边员行列后,老人又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护边一线。
“山河壮丽,戍边光荣。”受此次采访影响,周硕主持创排了《戍边爱民当模范》文艺情景课,受到上级肯定。
2023年底,周硕调任某连担任政治指导员。
多年的积累遇到合适的土壤迅速生根发芽,爆发出惊人力量。用时事新闻解读政治名词他信手拈来,“课堂剧本杀”、“士兵大讲堂”、“红歌赏析会”让官兵爱上思政课……思想的凝聚统一带来的是各项建设全面过硬,连队多次完成上级赋予的重大任务。
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妻子的默默支持。
2021年初,一则《大婚当天新郎不在,新娘自驾去了婆家……》的新闻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刊发,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周硕的爱人崔哲。
当时,新郎周硕远在3500公里外的驻地,没法按时回家出现在婚礼现场。虽然有些遗憾,可作为退役军人的崔哲却很理解丈夫,文中那句“他不能过来娶我,我就自己去嫁给他”感动无数网友。
两人现在仍然分居两地,相聚时间有限,但爱人理解他支持他,周硕说自己“遇到了对的人”。
“无论从事哪个岗位,只要能贡献聪明才智,这种成就感是任何东西不能比拟的。”如今的周硕,心态平稳,做事老练,正以昂扬的状态扎根边防、守卫边防、建功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