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全市教育系统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中找准教育方位、在建设现代化新重庆伟大征程中明确目标定位、在推进教育强市生动实践中落实职责本位,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
锚定教育强市建设,展现重庆担当作为。《重庆日报》特别推出“强国建设 教育担当——全面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看落实”专栏,看行动、观变化、见未来,展现深化综合改革的教育之新,增强惠民有感的教育之情、提升服务能级的教育之力。
我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达87%
为我市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贡献70%以上新增劳动力
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职业教育“提质领跑”
全国教育大会指出,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重庆职业教育以“提质领跑”为底色,以“高位推动、补短提质、特色发展、改革创新”为笔墨,倾力描绘发展新画卷。
作为全国首批5个部省共建技能型社会试点城市之一、8个部市共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试点省市之一,重庆职业教育水平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当前,我市以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为主要任务,以支撑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目的,以为全国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经验为重要目标,抓改革、促发展、作示范,全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教学生进行工业机器人实训
高位推动
下好发展职业教育这步“关键棋”
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我市始终将职业教育视作“关键一子”:绘蓝图、定目标、明方向,越阻碍、激活力、破藩篱。
从把职业教育作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任务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到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大会系统安排职教高质量发展工作,再到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相关工作、审议相关文件,每一个行动都尽显精心谋划与全力推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及市级有关部门制定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等政策文件20余个,形成了因地制宜、系统完备的职教改革政策体系。
全市上下“握指成拳”推动职业教育工作,筑牢了坚实的发展后盾:8亿元市级以上的专项财政资金用于职教质量提升项目,形成“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逐年增长经费保障机制,并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中高职、公民办的生均经费拨款制度;将职教改革情况纳入对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职业院校事业发展考核指标,根据考核结果对“双高”、“双优”院校实行升级或降档;遴选职业教育“五金”建设揭榜挂帅项目30个,评选职教改革成效明显区县4个……
从系统谋划“一张网”,到统筹协调“一条心”,再到落地实践“每一步”,大抓职业教育的鲜明导向始终作为核心驱动力,推动着重庆职业教育朝着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产业需求、契合百姓期待的方向持续迈进。
补短提质
多维发力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
在重庆职教发展进程中,一组组直观清晰的数据,印证着发展之路的宽度、广度、深度,数据背后更有值得探究的经验价值。
全市职业学校总体达标率86.05%——印证了“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三年行动计划”的每一项都攻克在薄弱点,印证着2.6亿元财政专项资金的每一分都花在关键处,内外兼修填补职业学校校园校舍、师资设备等发展低洼处。
30所国家示范中职学校,11所国家优质、骨干、示范高职院校,10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首批“双高”计划,入选数量居全国第六、西部第一——通过“双优”建设对中职教育品质提升执着追求,通过“双高”建设对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持久耕耘。
“双师型”教师比例达58.9%——一批批上得了讲台、下得了车间、活跃在赛场的职教教师,他们在竞争中磨炼技能,在拼搏中追逐卓越,收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1项,排名全国第5。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连续16年位居西部第一——职教学子在赛场上技耀非凡、在职场上备受青睐。2023年学生技能大赛金牌总数和获奖总数增长近一倍;职业院校师生在世界技能大赛获金牌7枚。
全市中、高职学生升学比例分别超过65%、20%——我市不断完善中职、高职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机制,统筹实施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中职与本科“3+4”、中职与高职“3+2”、高职与本科贯通“3+2”分段培养试点等,构建起中职、高职和职教本科纵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优化区域院校布局——在主城都市区建设职业教育服务创新发展区,在渝东北建设职业教育服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区,在渝东南建设职业教育服务文旅融合发展区。
生动的数字展现重庆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度、创新锐度、融合深度、影响广度,从院校数量的增加、办学规模的扩大,到教育质量的提升、培养路径的多元等,呈现出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趋势。
幼教专业学生到幼儿园实践
特色发展
在服务大局大势中行稳致远
老朋友常来常往,新朋友如约而至,这是重庆“职教出海”的常态。作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职教出海”正在积极赋能。
架起一座桥“对话”世界,打开一扇门“拥抱”世界,拓宽一条路“走向”世界,重庆职业教育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组建中非(重庆)、中泰等职业教育联盟,既引进来把国外资源从“水土不服”变为“入乡随俗”,也走出去让专业标准、课程资源、办学经验、竞赛成果等“重庆方案”出海远航,推动高水平职业教育标准共建共享。
如今,职业教育开放合作的每一次“叙旧”与“谈新”都紧紧接轨产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需求,市属职业院校与东南亚、中亚和非洲多个国家,在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能源电力多个产业领域开展境外办学合作,尽显开放之阔、情谊之暖。
透过“职教出海”这一面镜子,折射出重庆职教服务国家战略的积极作为,彰显着在大局大势中顺势而为的发展密码。
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我市围绕打造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支持职业院校开设卫星通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特色优势专业。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立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职业教育为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提供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同时,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成乡村振兴学院56个,平均每年开展农村新增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等近300万人次,城乡劳动力接受职业培训比例超过63.5%。
以“服务大局”起笔,以“服务产业”运笔,以“服务乡村”提笔,重庆职业教育不断书写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改革创新
推动产教融合实践形成“重庆经验”
今年7月末,教育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现场推进会上,重庆代表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省份作分享交流。我市通过“领导高位谋划、部门协同推进、财政资金支持、揭榜挂帅实施”分层级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特色做法,受到很大关注。
作为全市社会民生领域唯一的重大改革项目,我市在全国率先以省级政府名义出台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为全国贡献“分层级组建、实体化运行、数字化治理”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经验。
我市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由市级行业主管部门、产业园区、行业企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牵头,按照因地制宜、多跨协同、多元共治原则,组建1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推进“理事会、秘书处、运营平台”三级组织管理体系实体化运行,市级财政重点支持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15个支撑项目。
作为教育部技能型社会和新模式建设“双试点”城市,重庆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用改革聚合力,除了创新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外,还分类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如同“双翼”在振翅之间掀起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融”的趋势在加强,我市以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重庆成立为契机,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重庆市主导产业,高标准、高起点、分产业打造一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合”的默契在升华,我市以产业需求加速推进专业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年均调整专业布点达5%,推动职教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达87%,为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贡献70%以上新增劳动力。
紧扣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我市正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提质领跑行动,以形成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标志性职教改革成果,挑起职业教育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的使命担当。
迈向探索创新 试点突破的“未来之路”
“重庆制造业基础较好,科教人才资源丰富,要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肩负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赋予职教的新使命,重庆职业教育将聚焦关键领域、重点环节,持续探索创新、试点突破。
职教体系如何更优?新增职业教育资源的“供给端”将不断向供给空白地区、匹配失衡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倾斜,支持职业学校增设重点产业急需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的专业,全力推动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达到90%以上。
产教融合如何更深?我市计划分层分类组建市级以上产教联合体,力争实现区县全覆盖并实体化运行;组建行业组织、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市级以上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
特色发展如何更特?引导职业学校由“基础好、条件好”转向“服务好、支撑好”,探索综合高中、新型高职试点,力争12所以上高职学校入选国家“新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建设职业本科学校5所以上。
人才质量如何更高?积极探索创新长学制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中职本科“3+4”等贯通人才培养,并强化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协同发展,以“五金”新基建为载体,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职教出海如何更稳?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和“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联合长安汽车、赛力斯等在渝龙头企业,开发技能大师进校园、海外工人技能培训等“小而美”的随企出海合作项目,塑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海外职教品牌。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国际办学新范式擦亮“职教出海”金名片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教师赴沙特阿拉伯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技术培训与服务
近日,来自泰国职业院校的教师代表团走进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工业职院”),学习借鉴学校推动优质职教资源“出海”的经验。
工业职院与泰国早在2018年就开始了国际合作,这源自于职业教育的“出海”。
近年来,重庆工业职院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整合陆海新通道相关国家的职业教育资源,牵头成立了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
职教“出海”,如何行稳致远?联盟不断探索国际办学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创新构建“4+4”模式,打造国际合作新格局,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内强机制
增强联盟成员凝聚力
入选市级国际化特色项目、成功申报“重庆教育委员会国际化特色项目”、纳入“重庆市职业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联盟自成立以来,在资源整合、平台搭建及智库引领上取得显著成效,为国际合作按下了“加速键”。其中有何发展密码?
事实上,完善机制的保驾护航让联盟有了阔步前进的充足底气。联盟正式成立之后,就确立了由重庆工业职院和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为双理事长单位的发展框架,双方共同起草联盟章程,实现职教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国际产教深度融合,进一步保障和促进联盟各项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稳固的“四梁八柱”之上,积极搭建对外传播平台,深入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努力提升对外传播能力水平,持续面向海内外讲好联盟故事,向世界展现联盟的发展之力、开放之美。
建章程、建组织、建制度、建平台,“四个建设”为职业教育走出国门的航船定好向、掌好舵,开辟了一条高质量的特色发展路径。
外塑品牌
扩大联盟国际影响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挝留学生来到重庆工业职院学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享受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
这得益于中老“熊猫工坊”项目的建设。“熊猫工坊”是学校为老挝老德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提供的立体式综合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将在课程标准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提供强力支持。
目前,“熊猫工坊”已覆盖3个国家,成为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国际合作的一张金名片。
聚联盟合力,亮国际名片。作为联盟领头单位,工业职院充分发挥联盟效应,聚合国内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多领域多渠道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塑造国际品牌,提升联盟内职业院校国际化水平。
一方面,通过举办国际论坛、国际技能大赛等活动,为成员单位提供交流探讨平台,打造人文交流品牌;联合老挝老德技术学院共建陆海新通道(中老)职业教育研究院,打造国际科研品牌。另一方面,承办首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双认证项目,完成12个行业57项职业标准建设,打造涉外办学品牌。
随着“四个品牌”的发展壮大,国际“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目前联盟已吸纳164家海内外会员单位,涵盖韩国、泰国、德国等国家。
未来,工业职院还将继续发挥国际合作交流经验和资源优势,切实提升联盟成员单位的国际化水平,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战略引领、系统布局、产能合作 打造“渝工程”职教出海新范式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坦桑尼亚鲁班工坊揭牌仪式
鲁班工坊、丝路学院、郑和学院……随着国际产能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国职业教育已经打造出了一批“职教出海”品牌,“职教出海”画卷越绘越美。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工程职院”)也在“职教出海”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工程职院坚守初心、锚定目标、凝聚智慧、融会贯通,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服务大国外交布局及中国企业“走出去”为导向,积极探索“职教出海”新范式,通过系统布局、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和本土技能人才,打造具有重庆特色的“职教出海”品牌。
与国家战略共振
精心布局助推“职教出海”行稳致远
建立海外应用型技术大学1个;建立海外分校、产业学院4个;建立国家级“小而美”品牌项目2个、省部级4个、行业协会4个;新增2个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这是工程职院以国家战略为牵引,精心布局让“职教出海”路走得更宽更稳的有力实践探索。学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协同发展路径,强化国家战略导向的职教出海系统布局,力争形成一系列“西部领先、全国影响力和重庆辨识度”的“职教出海”模式。
走进坦桑尼亚鲁班工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印着“鲁班工坊”建设进程的背景墙,通过突出“精益求精、昂首阔步、时代征程”三个词展示出“鲁班工坊”为非洲现代化培育英才的坚实行动。
坦桑尼亚鲁班工坊的建立正是学校突出国家战略导向布局的有力见证。
在突出国家战略导向的布局下,学校还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联合重庆长安、比亚迪和泰国东方技术学院等,共建面向“一带一路”汽车产教协同共同体,服务“渝车出海”;围绕中欧班列发展,联合中兴通讯、塔什干交通技术学院等,共建中乌通信产业学院、中乌职业教育联盟,推动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主的中亚地区职教出海;围绕“渝满俄”班列建设,推动以俄罗斯为主的中东欧国家职教出海,进一步高质量建设中俄智能制造国际学院。
与“走出去”企业同行
精准对接需求培养国际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教随产出”是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职业教育真正赋能国际产能合作的有力举措。
工程职院精准对接“走出去”企业的实际需求,推进教学资源和职教标准的开发,聚焦不同专业人才需求,牵手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提升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新成效。
面向东盟国家,助力“走出去”汽车企业“跑起来”。学校聚焦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等专业人才需求,携手比亚迪、泰国东方技术学院共建泰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中泰工程技术学院,与重庆长安、柬埔寨吉特威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一带一路”汽车产教协同共同体,服务“走出去”汽车企业技能人才需求。
面向非洲国家,助力中坦工业园中资企业“立起来”。学校聚焦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专业人才需求,与坦桑尼亚联合建设有限公司共同升级坦桑尼亚鲁班工坊,共建中坦工程技术学院,服务中坦工业园中资企业技能人才需求。
面向中亚国家,助力“走出去”通信类企业“强起来”。学校聚焦现代移动通信、软件技术等专业人才需求,与中兴通讯、塔什干交通技术学院三方共建中乌通信产业学院,服务华为、大唐、中邮建等通信类“走出去”企业技能人才需求。
职教出海,勇立潮头。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正向着努力打造全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样板学校稳步迈进,将立足重庆、放眼全域,在世界舞台上留下独具特色的“渝工程范式”。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
开阔国际视野 探索走出“职教出海”新路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教师团队出国培训
近年来,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立信职教中心”)以国际化的视野,通过合作办学等方式,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根据国际人才市场的需求,培育国际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走向海外,到世界舞台展示中国“功夫”。
强强联合
打造中外办学亮丽名片
“合作办学,是我们最早探索的‘职教出海’路径。”立信职教中心党委书记蒋红梅介绍,早在2012年,学校就进行了“出海”的尝试,与欧洲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协会(以下简称“EBG”)联合开办了EBG数控高级特色班。
据了解,该特色班先后培育出300余名获得EBG国际培训证书的学生,有的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有的成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的正式员工,有的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人才。 如今,立信职教中心在“职教出海”中,开始走稳走远。学校先后成为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首批试点院校、保时捷品质实习生项目(PEAP)合作院校、保时捷售后服务职业教育项目(PAVE)合作院校,与法国马可波罗学院建立“中法友好学校”关系,培养出一大批有国际视野的学生。
在教随产出、产教同行上,立信职教中心也迈出新步伐。11月10日,在“渝车出海”的“一带一路”汽车产教协同共同体成立会上,蒋红梅表示,“立信将依托共同体建设,持续发挥学校汽车专业全国交通运输类专业示范点和优质专业优势,努力为‘一带一路’汽车产业发展,培育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海内外专业人才。”
优化师资
助力中国职教标准“走出去”
“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学生,必须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蒋红梅说。因此,学校把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双师型”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作为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来抓。
立信职教中心先后派出62名教师赴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法国等,学习国外职业教育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并加强国际化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合作。
目前,学校已初步培养出一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等组成的能够适应培育“出海”人才的师资队伍。
“职教出海”还需要在课程教材上下功夫。近年来,立信职教中心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先后开发出一批培养国际接轨人才和为国际合作的教材。如学校成为中老国际课程和课程标准开发建设单位后,就牵头完成了《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发动机管理系统诊断和维护》2门中老国际化在线课程和配套课程标准。
眼下,立信职教中心以国际视野探索“职教出海”,推动着学校逐步走向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的职业学校之路,阔步走向世界舞台,不少学子已开始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学校汽车国际化办学合作案例,已成为国家发展改革委产教融合典型案例(重庆职业院校唯一);数控EBG国际合作案例入围2023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国际合作典型案例。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立信学子共斩获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1项。
重庆市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校
坚定不移办好高质量中职教育
南川隆化职中以实训促教学
近年来,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一体两翼五重点”战略部署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课程建设、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等方面下足功夫,全面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朝着“建成为全市一流、全国知名、国际有影响的中职学校”目标阔步前行。
专业新范式
造就硬核竞争力
“数字产品检测与维护”赛项参赛团队、“智能制造设备技术应用”赛项参赛团队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获得银奖;《PHOTOSHOP CS6平面设计》课程入选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正式获批石鹏无线电装接工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连日来,南川隆化职业中学喜报接踵而至。这是学校深耕“双优”建设,坚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收获的新鲜果实。
一串串亮眼的数字、荣誉,清晰传递出南川隆化职业中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中职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学校围绕国家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战略、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智能制造类专业建设。同时,紧密对接智能制造产业对复合型、交叉型技能人才需求,依托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南川办学优势,学校(School)与高校(University)、名企(Company)合作,将单一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模式深化拓展,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双核心”驱动,形成“名企引领、双元协同、四体融通”的“S-U-C”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范式。
据了解,学校智能制造专业群现已建成重庆市高水平骨干专业3个,建成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现代产业学院、双基地2个,专业实训基地2个。学校正在打造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实训基地。
“三教”新机制
夯实办学关键力
为适应产业转型带来的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要求,学校大力实施教师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双提升工程”、教材内容对接岗位标准“双贴合计划”、实践导向“课堂革命”,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学校已立项重庆市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重庆市职业院校王贵红“双师型”名师工作室、重庆市职业教育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建成重庆市中职加工制造类教师培训实践基地;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建成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建设教学资源库6个、开发资源3000余个。
在产教融合方面,学校创新“招募式”引企入校模式,引进博世集团、京东集团、东呈国际酒店集团等龙头企业,吸引社会资本投入4300余万元,建成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产业学院3个,年产值达7600余万元,形成“前校后厂”办学格局。
一项项改革扎实落地,一个个举措务实有效。学校党委书记张健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推进‘优质学校、优质专业’建设,培育更多优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职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