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第一台
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
主要研制者之一
也是中国首次参加人工智能
国际顶尖学术会议的七位代表之一
在国内对人工智能鲜有听闻时
他在清华大学开设
首门系统讲解人工智能的专业课程
“人工智能导论”
将人工智能的火种广泛传播
为推进我国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发展
作出重要贡献
他就是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退休教师
今年91岁高龄的林尧瑞教授
半百转型,从自动到智能
“我们这代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
林尧瑞1956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清华大学电机系,进入刚开设的“自动学与远动学”教研组任职。两年后,自动控制系(计算机系前身)正式成立,他在自动控制理论和系统教研组继续开展教学、科研和生产工作。
转变发生在1977年底至1979年。为适应恢复高考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林尧瑞所在院系进行了专业大调整。这给年近五旬的林尧瑞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计算机领域找到一个全新的方向组建教研组。
“当时的条件,实现这个任务困难很大。参与建组的老师们都是自动控制出身,对计算机比较陌生。大家只能努力收集查阅为数不多的国外资料。这个过程中,我们隐约感到开展人工智能可能是一个方向。”林尧瑞回忆。
为了印证教研组将人工智能作为努力探索的方向是否可行,林尧瑞和同事们“走南闯北”地开展调研。他们访问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和吉林大学计算机系,调研了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研究所和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征求了在计算机领域造诣颇高的专家学者意见。
与此同时,他们不停地寻找“走出去”的机会,“看看国际上的人工智能在研究什么”。1978年的一天,林尧瑞在查阅资料时,意外翻到一本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JCAI)杂志,在扉页上发现了第六届人工智能顶级会议将于1979年在日本举办的消息,激动万分,“这将是一次非常难得的调研学习机会”。
向学校提交参会申请报告,与会议方取得联系,接到教育部的批准……1979年8月,林尧瑞作为教育部三人代表团(团长王湘浩)成员之一,与中国科学院四人代表团(团长蒋新松)代表中国出席了IJCAI-79,并在会后访问了东京大学等单位,参观了人工智能、机器人、语音图像识别、智能汽车等方向的实验室,带回了会议资料和人工智能研究的最新信息。
清华人与世界人工智能学术领域的“链接”随之打开。
林尧瑞(右一)等7人出席IJCAI-79
“经过国内外的调研考察,我们坚定地认为以人工智能为方向开展工作是正确的选择。”
林尧瑞近照
国之所需,使命必达
方向既定,何惧路险。拿回这些最新的研究资料,林尧瑞和教研组的老师们认真钻研、通力合作,全身心投入到“人工智能”教研组的创建工作中。
“我们辗转得到两本书。一本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Nils J.Nilsson教授的《人工智能原理》(1980年版),一本是MIT人工智能实验室Patrick Winston教授的《LISP语言程序设计》(1981年版)。我们把教材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各自领任务自学,再在集中学习的时候进行交流分享。通过自学和共学的方式,初步解决了教师学术背景缺乏的问题。”
《人工智能原理》原版教材(左)和《LISP语言程序设计》原版教材修订版(右)
教研组还鼓励教师参加有关进修班、提高班、赴国外学习班等,想方设法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随着各项工作的日趋完善,计算机系在1978年招收了清华大学人工智能方向首届研究生。1980年,林尧瑞面向清华大学本科生开设了人工智能方向的第一门课程“人工智能导论”。清华大学成为国内第一批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高校之一。
人工智能教研组1978级研究生(后排左起:张国煊、张轴材、王家钦、郑学忠、唐建邦、严隽薇)和导师(前排左起:许万雍、黄昌宁、林尧瑞、石纯一、刘植桢)
从事人工智能教学科研工作40年的马少平教授回忆:“林老师是我学习人工智能知识和开展相关工作的领路人。虽然授课内容在变化,但让同学们对这个领域形成正确认识,以理性头脑面对人工智能的初衷,从未改变。”
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期间,林尧瑞(前排右二)和学生们合影,后排左三为马少平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外人工智能发展进入低谷,国内人工智能刚刚起步。为找到人工智能教研工作的出路,林尧瑞和同事们走访了煤炭部、兵器工业部,调研了煤矿、火药、炮弹类兵工厂等单位。“随着调研深入,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对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预感人工智能是一个新方向,到创建“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教研组、培养定向研究生、建立计算机应用博士点,再到建成全国首个以“智能”命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毓凯、张钹、林尧瑞、石纯一、刘植桢、黄昌宁、许万雍、陆玉昌等前辈们,经过10余年的“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成功完成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专业建设。
近年来,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未来实验室、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智能产业研究院、人工智能学院相继成立。这是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方位布局,更是为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奠定的坚实基础。
直面困难,勇往无前
1952年,恰逢全国大学统一招生。带着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的满腔热血,19岁的林尧瑞考入东北大学电力系。勤奋刻苦的他成绩优异,毕业后被分配到清华大学,开启了50年的教师生涯。
“我儿时历经了时局动荡和生活艰辛。在钟士模先生身边开展工作后,我更加明白只有自力更生、团结协作、勇于突破,才能战胜一切困难。”林尧瑞说道。
青年林尧瑞(摄于1956年)
林尧瑞接触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是设计研制一自由度飞行模拟平台。查资料、设计方案、加工安装机械设置,日夜不分、加班加点......经过近一年苦战,在电工车间老师傅协助下,团队终于在1958年国庆节前夕完成了总装和调试,并在高教科研成果展览会上展出,获得一致好评。
不久,林尧瑞又接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的研制任务。“相比一自由度,三自由度系统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大为提高。没有设计资料参考,一切都只能靠我们自己探索。”林尧瑞回忆。
面对挑战,钟士模先生和章燕申老师带领自控系、机械系组成联合研制组,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为中国部分新型号歼击机的驾驶仪研制提供了试验平台。“这次科研经历,钟士模先生‘依靠自力更生和团结合作就一定能克服困难’的精神,成为我今后直面困难、勇往直前的底气。”
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
带着这种精神,林尧瑞退休后毅然前往苏丹科技大学,用3年时间,为该校培养了两届人工智能学科近20名研究生。回国后,又用7年时间,完成计算机工程硕士的授课工作,指导近10名学生的毕业论文。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奋斗目标。
林尧瑞(左二)和夫人(左三)与苏丹科技大学97级研究生合影
如今,91岁高龄的林尧瑞记忆力极好。他娓娓道来,讲述着过往:“人的一生经历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如单行道上行驶的快车,一往无前,尝尽酸甜苦辣,但能为党、为祖国、为社会、为他人、为自己作出应有贡献,人生就是真实而有意义的。”
91岁的林尧瑞在电脑前查资料
展望未来,林尧瑞寄语青年:“今天的人工智能迅速发展,成果丰富,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我们的年轻人要勇于创新、勇于突破,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贡献力量。”
更多报国清华人的成长故事
我们将继续为你讲述……
(点击下图查看更多故事)
统筹 | 吕婷
文 | 刘丹
视觉设计 | 贺茂藤
来源 | 计算机系
排版 | 柳文熙
编辑 | 彭稳平
责编 | 苑洁
审核 | 刘蔚如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
thuxwzx@tsinghua.edu.cn
往期精选
到!清华学生→优秀士兵→外科医生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解“世界级难题”!做“最聪明方案”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清华人,向祖国报告!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喜欢清华,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