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2023,中秋国庆双节同至,普天同庆。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品读和写作诗文是我们节日里的传统情致。本期特选取一篇关于明月的获奖佳作,让大家于忙碌的间隙暂栖于明月的清辉中,细嗅古今一脉墨香流转的诗意。
山居的明月
金姝妍(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
昨日画了一张画,让我想起了山居的时光。
这画的右上角是一轮圆月,月光如雪,树木都被镀上一层微微的银光,左下方是深青的密林,林有泉石,居中的则是一座小院,青瓦矮墙。我在画上题了这样一句诗:“无意行书费评章,山中自有月晴朗。”
这是回到大连的第三日,我想念山中的老房子,也想念房顶的月亮,想念从林中打水,洗衣做饭的场景,想念在晴朗的夏夜仰望浩瀚的星空,畅想牛郎织女的传说与人类登月的壮举,也想念月色映照下我们捧卷在手,细嗅墨香中流转的诗意……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的“山居”,这个暑假第一次回到山中的老屋以后才有了具体的感受。
我从不知道父亲走了这么远的路,翻了这么高的山,才从山中来到城市。我说不清是怎样一车倒一车,走了多长的路才来到这座小院。但是路途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停停看看、看看停停,不是连绵的车程,颠簸起来没完。
没有半句虚言,我那张画是写实的。山中的小院是娇羞的、隐蔽的,使人莞尔一笑,颇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味。因为常年不居住,门前的路已经被密林和杂草淹没了。我亲眼看着父亲从墙角拎出一串钥匙,打开了尘封的大门。屋子不大,厚积的灰尘告诉了我它的年纪。穿过堂屋,侧屋的木柜子,锁了满满当当的老课本和旧书。这是父亲读书时留下的。
这个夏天,在小院里,我看过很多次月出。每次月出都是各有风情,不尽相同。圆月颇具风情,弯月则有窈窕的韵味,明月磊落如石出,晕月则显得有些羞涩:每一种月亮都似精美的诗篇,镌着久远的诗意。月出之后,似乎山间才活了起来。月光轻轻抚摸这人间,月色从树林疏密不一的间隙里闪烁钻入,隐约可望斑驳阴影,林中泉水,幽深清凉。
风便在此时起了。树叶交错摇动,树顶茂密的枝叶缠杂纷绕,碰撞出特有的萧瑟之音。泉水微小细碎的縠纹皱起,像南飞的候鸟般成群,向山下滚去。碧波粼粼的白影,树木混合交奏的清凉乐音,月光的触感、质感还有风的气息,勾勒出山居真正的模样。
小院也活起来了。母亲端来几个小凳,让我们团坐在院中。父亲给我们讲起他在月色下被罚抄课文的囧事,连带着月色也微觉苦涩。但那个时候的月亮是真亮,无需电灯也能读书写字,不似现在月色下几乎路也看不清,不知是人老了还是月亮衰老了。父亲说,那时,不远的人家还有一条狗,遇到圆月从山脚跳出来,便会凄清地哭嚎,好像这奇怪的光亮唤醒了山中的魔鬼,而直至象牙般乳白的清辉撒满了山林——那是熟悉的月光,它才停止吠叫。这种趣事让我们禁不住笑了起来,满院子都是欢畅的气息,颇有几分“竹林清谈”的雅趣。
明月,是最容易引起人的诗意的。山居则使得这月圆了又圆,明了又明。难怪王维要写一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样是明月,一样是清泉清秋,辋川的明月清流是终南下的通透人生,我们也就顺带在明月下对起了诗。从“一轩明月谁为伴”到“自锄明月种梅花”,从“闲吟月正中”到“月下欲归迟”,尽是应景的句子。在这座深山里,在这座小院里,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品味月夜的味道,偶尔相视而笑。
难怪醉翁、乐天、东坡、半山等在山野中一再流连,不喜做高官,非得为居士。文人以“居士”相尚,实际上是他们内在的价值取向与处世心态的一种外在表征。他们在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人生中刻意守护、经营心灵深处那片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不为外物所役,求取个体的独立与自由。所以“山居”被发明了,“几时归去, 作个闲人”被向往了,“对一张琴, 一壶酒, 一溪云”被提倡了,生生不息、圆明活泼的生命本质被激发了。古代的居士还讲究大隐、中隐和小隐,而在今日“隐于山”就是最难得的“天隐”了。山居的意义就在于此——与山为兄弟,与水为姐妹,与树为密友,与月为知己。这就足以使人有夜不眠,有花不戴,居于此间,度得千年。
城市的我们,早已经失去了和月亮的联系。人们虽然写月、摹月,甚至已经登上了月亮,但很少有人能再说出今晚几时月亮会升起了。
——月还是月,绝不动摇。日复一日地升起,坦率地向群山敞开!
再没有比匍匐在山月的怀里,更令人感到温柔和恬然的了。离开山居的明月后,我写了一首这样的诗并将它题在了画上:
清辉遍照松林上,
贫院有琴有诗长。
无意行书费评章,
山中自有月晴朗。
我还想要一个清辉的夜晚,满是泉声,和着密林的香味。如果夏天刚好熟了,月色恰恰漫过脚踝,那生命的群山,或正好栖息于一轮明月之上,时间和文字在一轮明月中厮磨。
果然,月亮还是中国人最挚爱的归宿。
这样的细水绵长,这样的山居月明!
(指导老师:杨明哲)
【点评】《山居的明月》是一篇颇有文化内涵的好散文。就主题而言,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作者对于乡情美、亲情美、自然美以及闲适文化、隐逸诗歌的赞颂与景慕。就手法而言,我们可以从中欣赏到以画入境、虚实相生,联想回忆、引人入胜,摹状绘景、生动逼真,引经据典、评论生发,诗文融合、画龙点睛。读此文,轻松舒适,趣味盎然,是一种很好的享受。本文获省级一等奖。(钟湘麟 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