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在心底的愧
陈梓桐(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北校高三)
在我的印象中,奶奶是个烦人的老太婆。她又矮又胖,脸上刻着细细的皱纹,头发也是花白花白的。这让我不禁联想到雪融化时的地面——也是这般黑白交错。可等到雪全化了,哪还有白啊。她头顶却仿若不见天日,雪竟是越积越多。
奶奶没上过学,不认字,因没文化吃了不少亏。每当电视机进入广告时间,全家人总要找些理由躲着她,因为她会为了电视上“削铁如泥”的菜刀、“纯天然”的蜂蜜、“包治百病”的营养品等等念叨上好几天。后来,我不幸被她抓住了,简直是天要亡我!“你看看,多好,咱买一点吧……”她絮絮叨叨着。我实在听不下去了,语气不屑道:“就是来骗你这种人的……”她这时候便要开始教训我了,无非是说我们不孝,不愿出钱,诸如此类。尽管我们千防万防,她还是上当了。某一天,家里多了一套500多块的刀具。我觉得它十分眼熟,好像在哪见过,盯着看了半晌,我终于认出来了。这不是长达半个小时广告中的主角——“削铁如泥”的菜刀吗?奶奶用了不久,便不再用了,原因是这把菜刀啥都切不动。
奶奶很节俭,听起来是件好事,可我却觉的这个习惯糟糕透了!奶奶是个糖尿病患者,不可以吃的东西很多。我们平常吃的对她来说几乎都是违禁品。她做饭习惯多做一点,我们餐餐都剩菜,她便会让我们多吃,吃干净。我若吃少了,她便会骂我:“把你放到饥荒年代,早饿死了!”我因为这个已经和她吵了好多架。
“你就不能少做点啊?谁吃的了这么多?”
“你吃那么少,不管饱啊!”
我快要气笑了:“我吃不吃得饱,你怎么知道!”奶奶总认为我吃不饱,我莫名其妙的被冠上了“挑食”之名。
她会把我们剩下的菜吃掉,可很少有人叮嘱她,这个对你身体不好。就算有,这个倔强的老人也不会听:
“倒掉多可惜啊,都是钱买的。”
她身体每况愈下,越来越不好了。
她每天只剩下三件事:做饭,睡觉,干家务。她早起做饭,等我们吃完便收拾好碗筷,躺在沙发上或者是床上睡觉。与其说是睡觉,不如说是闭目养神。我有时似猫般从她面前走过,却还是会将她吵醒。她双眼迷蒙,慢慢撑起身子,用她沙哑的嗓音问我:“饿了?想吃什么。”我摇摇头,对她说:“我不饿,你不用管我。”
窗外的风正在唱着,掀起了林涛阵阵,金灿灿的阳光透过窗户撒在室内,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奶奶叫我,我通常是不理的,因为她总要我去做一些我不情愿的事。可她今天叫我叫得那么急切,我心里咯噔一下,当即奔了过去。
她倒在床上,就像睡着了一般。我叫了她两声,她没有回应。我脑中“嗡”的一声,慌张的拨打120。人生中第一次拨打这个特殊的号码。我心乱如麻,医生问我地址时,我却说不清楚——我连奶奶家的门牌号都不知道。我只能告诉他们楼层,然后敞着门,生怕医生找错。
我坐在奶奶旁边,轻轻叫了她两声,我看见她半闭的眼睛中,那双浑浊的眼睛转了转,心里长舒了一口气。
我想要多叫她几声,可我不知道我在别扭什么,声音卡在喉咙里不上不下,怎么也喊不出口。
……
我躲在房间里,大人们禁止我出去。客厅里面挤满了人,大部分我都不认识,都是我素未谋面的亲戚。他们凄声哭喊完后便高声议论着——就在我奶奶的遗体旁边。
风哀鸣着,正午的阳光照在身上,我却觉得冷极了!我的泪水是冰冷的,我的身体也是冰冷的。我的心富有活力地跳动着,可我的奶奶的心已经停止了工作。
不知谁叹道:“好好的人就这么没了,这里还有刚蒸好的包子。”
我呼吸一滞,回想起今日早上。
她推开门,问道:“你想吃什么。”我将脑袋缩进被子里,想了半天,应付道: “包子吧,不是包子也可以,我无所谓。”
“那奶奶给你包包子,咱中午吃包子,吃肉馅的。”她笑着说。
我眼泪掉的更加汹涌了,怎么也忍不住,精神几乎崩溃到极点。
她说的是“咱”,那我们应该一起吃的,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起吃。
我后悔我没有叫出那声卡住的“奶奶”,今后,也没有机会了。
(指导老师:杨富英)
【点评】文章语言平实,情感真挚,选取生活中几个不起眼的片段,娓娓道来。让一个热爱生活、关心晚辈又跟时代有些隔阂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观察细致,文风朴实,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并且善于剪裁。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奶奶因病离世前后的情景,并补叙了奶奶应我的要求,为我包包子的细节,突出了一个“愧”字,也将文章推向了高潮。(程相崧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