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一所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中山大学此次推出的外语保送生招生计划,意在精心挑选出一批在外语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均表现卓越的学生。该校始终坚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遵循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政策及本校招生章程,确保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小优的脚步,一同来了解下今年的招生具体安排吧!
招生专业及名额维持稳定态势
根据《中山大学2025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来看,外语类保送生的招生工作将由外国语学院和国际翻译学院两大院系协同进行。
2025年,学校将继续面向法语、日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朝鲜语以及俄语这六个语种专业的考生开放申请,总计划招生人数为30名。这一数字虽不多,但每一名被录取的学生都将是经过严格筛选与考核的佼佼者,他们将在中山大学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招生要求调整引关注
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在招收要求上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与调整。对于中学所学语种为英语的考生而言,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在六个专业中自由填报六个专业志愿;而对于中学所学语种为非英语的考生,则只能填报与中学所学语种相一致的一个专业,否则其专业志愿将被视为无效。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并在大学期间继续深造与提升。
面试成绩成为录取门槛
面试环节全面评估考生的综合能力,总分为100分,考核所使用的语种与考生中学阶段学习的语种保持一致,这一做法与以往年度保持相同。
不过,在2025年的录取流程中,新增了一项重要规定:若考生的面试成绩未达到60分的及格线,则不予录取,这一举措体现了学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选拔原则,力求宁缺毋滥,确保录取学生的整体质量。
学习政策灵活多样
虽然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外语类保送生在入学后的本科阶段,其专业选择被限定在小语种范围内,无法转入其他非小语种的专业学习。但中山大学始终致力于教育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不断推动跨院系、跨专业以及跨学科的学习机制建设,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学习视野和更多元的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外语类保送生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学习自主权与选择空间。
具体而言,学校为外语类保送生精心设计了灵活的辅修体系,涵盖了辅修微专业、辅修专业以及辅修学士学位这三个层次的选择。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保持外语专长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领域,提升综合素养,还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