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始建于1946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同时也是国家“211 工程”“985 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学科体系完备,下辖52个教学单位,设有139个本科专业。在研究生教育层面,吉林大学拥有4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同时还设立了8个新兴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展现出强大的学术深度与广度。此外,学校还设有4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一步彰显了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雄厚实力。
在ESI全球学科排名中,吉林大学有19个学科(领域)跻身全球前1%的行列,其中5个学科更是脱颖而出,排名跃居全球前1‰,这标志着吉林大学在多个关键学科领域的卓越研究成就与国际影响力。
而这份学术荣耀,也激励着每一位吉大学子不断追求卓越。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2024届毕业生阵容庞大,总计达到了17956人。
其中,本科毕业生以10102人的规模占据了主力军,占比56.26%,他们是吉林大学未来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硕士毕业生6916人,占总人数的38.52%,他们在专业领域内深化研究,展现了吉大研究生教育的深厚底蕴;而博士毕业生938人,虽仅占5.22%,却是科研创新与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存在进一步彰显了吉林大学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贡献。

截至2024年8月27日,吉林大学2024届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已高达87.18%。具体而言,本科毕业生群体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5.20%,展现出良好的就业前景;硕士毕业生则以其高达90.11%的落实率,彰显了吉大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博士毕业生亦不甘落后,其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86.89%,进一步证明了吉林大学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就业引导方面的显著成效。
从就业单位所属行业来看,学校2024届毕业生中,制造业以23.90%的占比成为吸纳毕业生的最大行业,紧随其后的是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14.55%),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3.52%),以及教育行业(13.24%),这些行业共同构成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

细分至学历层次,本科毕业生在制造业的就业比例最高,达到了33.09%,显示出制造业对本科生需求的旺盛;同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93%)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3.54%)也是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领域。硕士毕业生则更倾向于在制造业(22.75%)、卫生和社会工作(18.14%)以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5.00%)等行业发展,这些行业为硕士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

而对于博士毕业生而言,教育行业(13.24%)、卫生和社会工作(23.31%)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1.81%)成为其主要就业领域,这反映了博士毕业生在知识密集型行业中的高度竞争力与专业素养。
整体来看,吉林大学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多元化,既体现了学校各学科的均衡发展,也彰显了毕业生在不同行业中的广泛认可度与就业竞争力。对于那些怀揣梦想、渴望在吉林大学深造并开启职业生涯的同学们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机遇与希望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