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院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学院介绍
教育技术学院开设有软件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数字媒体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四个专业,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以服务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为宗旨,以培养“基础宽厚、技术精湛、技能交融”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线,深化“职业情境、项目主导、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构建支撑区域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数智技术特色专业群。
现有教师35人,其中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1名,岳阳市巴陵青年英才1名,教授2名,副教授6名,高级工程师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人,博士1人,硕士学位教师达到85%,双师型教师达到65%以上。
学院现有学生1500余名,2023年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荣获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国赛“一等奖”;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学生荣获“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也成功入围2023年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数字艺术设计”赛项国赛。
近年来,学院始终把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内涵特色发展的关键,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海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云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美和易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资源共享、师资互派;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以符合信创需求的“低代码+”能力为抓手,结合国家政策及市场需求,推动学生多样化发展,联合低代码、AI、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能力,通过多元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多方面自学、动手能力,提高社会实践性;同时开展学生课外活动、高质量实习、对口就业等,2023年我院成功立项教育部第二批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平均薪酬水平居同类院校前列。
教育技术学院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软件技术专业
— 软件技术—
培养目标
立足湖南,服务“三高四新”,对接数字化产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技并修、具有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掌握Web 前端开发、分布式程序设计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岗位群,能够从事软件测试、Web前端开发等工作,具有较高素质和可持续发展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采用“大类招生+模板化教学+订单培养”模式进行小班化教学,构建“平台+方向+能力拓展+岗位实践”的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高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信息化人才。
就业方向
与百度、华为、联想、浪潮、OPPO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建立战略合作,5大就业基地、12大就业出口,试用期3000-8000元。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数字媒体技术—
培养目标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培养具有数字媒体创意设计、数字媒体制作技术和运营管理等高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数字化人才。
培养模式
采用“以就业为导向,提升职业能力、项目式教学、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平台+方向+能力拓展+岗位实践”的课程体系,培养高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数字化人才。
就业方向
与岳阳广播电视台、芒果娱乐、百度、燃乐映画、浙江天盟传媒、湖南哈工三维科技等企事业单位建立战略合作,从事数字文化作品设计、新媒体运营、影视后期制作包装等工作,试用期3000-8000元。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
— 移动应用开发—
培养目标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培养从事移动端应用开发、web前端开发、高级前端开发、微信小程序开发等高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信息化人才。
培养模式
采用以项目为牵引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平台+方向+能力拓展+岗位实践”的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高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信息化人才。
就业方向
与百度、华为、联想、浪潮、OPPO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建立战略合作,5大就业基地、12大就业出口,试用期3000-8000元。
学生获奖
教育技术学院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