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学校联合主办的“易学与中国古典学”学术研讨会暨国际易学联合会2024年年会成功召开

| 来源:珠海科技学院 1853

12月29日,由国际易学联合会主办,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和珠海科技学院联合主办,珠海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珠海科技学院文学院共同承办的“易学与中国古典学”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孙熙国教授,国际易学联合会法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陈霞研究员,珠海科技学院党委书记、理事长廖立国教授,珠海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鸣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廖名春教授,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刘成有教授、任蜜林教授、谢金良教授等出席论坛。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贺信精神为指导聚焦“易学与中国古典学”这一论坛主题展开学术交流研讨。

开幕式上,孙熙国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古典学视域中的易学与儒释道哲学”两大主题展开。他回顾了新时代的中国易学与文化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强调其中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易学与文化的发展、如何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当代中国易学与文化的发展、如何实现传统易学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方针原则、战略路径、实践要求,既有文化理论上的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上的布局部署,是一个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科学体系。他将易学卦辞中的“元、亨、利、贞”与珠海科技学院的办学相结合,充分肯定了学校办学的初心和理念。孙熙国认为,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的中国社会实践,服务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服务于人类进步事业和文明发展。

刘鸣代表学校向参会领导、专家学者及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办学情况。他指出,学校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进一步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他表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提出了新时代文化传承重大课题,文化自信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发展繁荣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将继续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并以本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搭建一个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平台,让易学成为学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文化自信中的重要一环,让易学文化焕发出更强的时代生命力。

论坛分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论坛和古典学视域中的易学研究、古典学视域中的儒释道哲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个分论坛。在主题论坛环节,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熙国,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任蜜林,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章伟文,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绍辉4位专家分别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作报告。我校文学院教授李洲良和与会的专家共24人分别在分论坛做专题报告。

闭幕式上,孙熙国做闭幕致辞,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龚晓康做会议总结。3个分论坛代表总结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匡钊、深圳大学哲学系教授问永宁作为学者代表发言。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这是一次严谨、简朴、愉快的会议,易学与中国古典学拥有很大的生机与生命力期望在未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大学、深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和珠海科技学院等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参加论坛。

“易学与中国古典学”学术研讨会暨国际易学联合会2024年年会在我校召开

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熙国致辞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鸣致辞

“易学与中国古典学”学术研讨会暨国际易学联合会2024年年会在我校召开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手机扫一扫下载APP

400-181-5008

优志愿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免长话费 工作日 09:00-17:30)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