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吉林动画学院2025年专升本招生简章

| 来源:吉林动画学院 1845

2025年专升本

招生简章

吉林动画学院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学校概况

      吉林动画学院创建于2000年6月,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下设动画艺术学院、漫画学院、游戏学院、设计与产品学院、电影学院、虚拟现实与电影技术学院、文化产业商学院、未来智能影像学院、民航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动漫游美术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及体育俱乐部,共15个教学单位。开设动画、漫画、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等32个本科专业,涵盖艺术学、文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五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动漫游、设计、影视、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文商管理与品牌营销、民用航空共六大专业集群。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

      学校现有本科在校生13000余人,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校是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学校在“动画职业评论”(Animation Career Review)全球动画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44位,亚洲第9位。学校成功加入国际设计委员会和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先后获批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最佳动漫教育机构”、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项目高校、吉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吉林省应用型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

      学校秉承“自尊、自强、创新、创造”校训精神,坚持“开放式国际化、学研产一体化、创意产品高科技化”三大办学特色,本着“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行业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的五负责办学宗旨,全面深化“社会化功能、全球化视野、企业化思维、市场化意识、工业化体系、商品化价值”六化发展战略,不断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健康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和地方培养近6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百年名校”而努力奋斗!

      专升本招生专业

      01

      虚拟现实与电影技术学院

      虚拟现实与电影技术学院是学校围绕融媒体时代下电影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深化电影艺术与技术交叉学科建设,由原虚拟现实学院和电影技术学院合并成立的特色专业学院。学院自2011年起陆续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虚拟现实技术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新西兰媒体设计学院联合开办动画专业(影视特效方向)。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100余人。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现代动画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数字动画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可视媒体与增强现实技术重点实验室、省级3D交互技术实验室,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技术+艺术”复合型影视技术人才提供优良条件。学院以市场高端影视项目为载体,以数字媒体技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为重点,夯实学科专业建设基础;引入国际课程和质量标准,以国际化、双师型教师为主要教学力量,致力于培养面向电影和虚拟现实领域,掌握虚拟现实和影视先进技术、具有创新思维的国际化电影技术人才。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置于2011年,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吉林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建有可视媒体与增强现实技术和3D交互技术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该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实施模块化课程、工程化平台、项目化载体、团队化教学、产品化成果、多样化评价的培养体系。专业按照产业链布局,搭建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工作室方式实施项目制教学,真实项目与企业对接开发市场需求的产品,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力。该专业经过几年的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师生作品屡次在各类专业展赛中获奖,累计230余项。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三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省赛一、二、三等奖);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二等、三等奖;传智杯全国大学生IT技能大赛优秀奖;中国虚拟现实大赛国赛一等奖1项,国赛二等奖3项;吉林省大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吉林省冰雪创意大赛一等奖等。该专业以双创教育为引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先后与深圳市增强现实技术行业协会、深圳市虚拟现实产业联合会签订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开设创业基础、行业创业实务课程,教授学生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承担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0余项。

      培养目标

      面向数字媒体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可视媒体编辑制作技术、虚拟/增强现实开发技术、智能人机交互技术、游戏引擎开发技术等专业核心技术,具备从事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和艺术创意的能力,能够在影视娱乐、虚拟展示、动漫机器人5G+VR+AI等领域,胜任数字媒体技术项目的设计、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

      操作系统、C#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像处理、Nuke开发技术、Unity引擎技术基础、影视特效制作技术。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移动互联网、影视娱乐、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游戏研发、广播电视、广告制作等信息传播领域从事数字媒体信息的采集以及数字媒体产品设计与开发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学校从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数字化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

      02

      设计与产品学院

      吉林动画学院设计与产品学院始创于2001年。开设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工艺美术、服装与服饰设计、包装设计等6个本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获评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省级品牌专业、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省高等学校名师设计类双师双能工作室、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等荣誉称号。

      学院依托学校办学特色,瞄准行业发展态势,围绕设计与技术、文化、产业、市场相融合的发展需求,以文创设计和产品设计作为建设发展的“一体两翼”,以“谋事、造物、筑境、兴业”为设计根本,解决产品生态和服务系统设计中产生的复杂问题。展开“专创融合、产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学院采取全职聘任、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方式,聘任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家、教授、学者为学科专业带头人,实行专家智库与学科专业骨干相结合,“1+1学科专业方向负责人”建设机制,组建产教融合的高水平师资团队。目前,学院已经有8000余名毕业生,在校生2000余名。

      近五年来,学院共完成大创项目530余项,其中国家级130余项、省级380余项。荣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3项、银奖6项、铜奖5项,省级奖项60余项。荣获国内外高水平展览展赛如挑战杯、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好创意、红点奖等各类奖项近千余项。同时学院与国内近百家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培养的众多毕业生已经成为产业、文化等相关行业的生力军。

      在未来的发展中,学院将紧跟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不断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推进数字化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院的高质量发展。

      环境设计专业介绍

      环境设计专业成立于2001年,是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专业教学团队荣获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该专业依托学校“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专业采取“项目制”教学模式,强化专业“产教一体、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特色。

      该专业坚持以行业和市场为导向,注重学生专业差异化发展,突出系统化设计思维与创新表现能力培养,强化专业核心技能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空间叙事能力、数字场景空间动效表现等能力的特色化培养,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及建筑、空间与景观行业,构建了“新文科”发展理念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在城市更新、新农村建设、景观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立足吉林,面向全国,培养适应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面向文化创意、建筑装饰等产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化专业视野、掌握设计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掌握环境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较扎实的设计知识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在环境设计领域中从事居住空间设计、展览展示设计、建筑可视化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

      展示设计、人因工学、中外建筑史、设计方法、设计表现技法、建筑与景观设计、空间设计原理、空间叙事表达。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建筑装饰设计院、室内设计公司、酒店管理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家居用品公司、装饰公司、园林部门、景观设计公司、展览策划公司、高校、电视台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室内装饰设计、景观设计、空间设计、陈设设计工作或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工作。

      03

      文化产业商学院

      文化产业商学院成立于2012年,目前下设广告学、文化产业管理、市场营销、互联网金融4个专业,在校学生700余人。学院建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及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1个、吉林省创新创业在线开放课程1门、吉林省高校一流本科课程1门、吉林省高校金课1门(C类)。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聚集了一批国内外文化产业界和知名院校的专家、教授、学者以及中青年骨干教师。现有专兼职教师60余人,聘请澳大利亚、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座教授40余名。学院坚持“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全产业链布局,以影视、媒体、广告、设计、动漫、游戏、艺术、出版、投融资等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坚持开放式国际化办学特色,大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与韩国祥明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多所学校交流合作,多次聘请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行业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和论坛,选派学生到韩国、英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境)外交换生学习项目。通过构建教学+重磅展赛联动的培养模式,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取得骄人成绩,学生在国家级专业展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学院先后获得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金牌组织院校、吉林省公益广告大赛突出贡献单位、ONESHOW年度最佳创意高校奖等多项荣誉。

      市场营销专业介绍

      市场营销专业设立于2010年,依托学校文化艺术类相关专业和学科间交叉融合发展优势,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校办学特色和定位,确立面向文化产业市场需求,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市场营销各类岗位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实行理论课+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建立工作室实践教学平台,加强知识的运用,实现企业项目的真实操作,同时突出数字化背景下营销能力培养,提高互联网营销专长。

      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立足吉林,面向东北,辐射全国,致力于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及管理方法,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品牌管理、数字营销等营销管理应用能力,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具有较高的人文底蕴、艺术修养与文化视野,主要能在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品牌营销、数字营销推广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

      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调研、运营管理。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文化管理机关、影视、媒体、设计、动漫、游戏、艺术、出版等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宣传及文化产品的营销、推广、演出、传媒、会展等文化产业部门的经营管理等工作。

      04

      民航学院

      民航学院是吉林动画学院在多元跨界发展战略布局下,瞄准国家和吉林省民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于2017年组建的一所特色学院。学院坚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以及智圆行方、厚积薄发的人才培养理念。按照“七个相统一”的发展目标,即“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统一、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相统一、教育体系与特色建设相统一、教师队伍与使命任务相统一、创新成果与品牌效应相统一、文化建设与民航发展相统一、学生管理与民航管理相统一”,设置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表演(空中乘务方向)4个专业,培养集航空机械维修、航空电子维修、无人机和空中乘务于一体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形成系统化民航教育体系,在校本科生400余人。学院组建了由航空领域专家、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了功能完备、条件优越的1个校内航空实践中心(含7个实验、实训室)、6个校外航空实践基地,与国内知名航空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国标+行标、学历+执照”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和行业的高度认同,毕业生总体对口就业率90%以上,空乘上机飞行率达74%。经过建设发展,已经形成民航专业结构合理、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教学条件配置科学、学生就业渠道畅通的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介绍

      (无人机制造与应用工程方向)

      目前,全国开设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高校40所左右,依托该专业培养无人机制造与应用工程人才的高校更是屈指可数。低空经济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形态以来,无人机产业已经成为拉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根据权威统计,目前全行业注册无人机已超过200万架,还将以年增长率30%以上的速度不断增加,持续推进无人机产业和低空经济发展。必将带动无人机产业对无人机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呈现人才缺口巨大、供不应求的紧迫局面。该专业满足低空经济发展需求,培养无人机制造与应用工程人才,成为行业认同的无人机应用市场高端人才,深受无人机制造与应用企业的欢迎和信任,毕业生均能在无人机企业高质量就业。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升本)专业,设置无人机制造与应用工程方向,培养无人机应用型人才。专业既有飞行器制造工程的普遍性,又有无人机制造与应用工程的特殊性,对接通用航空产业链的无人机制造与应用,具有鲜明的无人机通用航空工程特色。现有实验室5个,校企合作培训基地4个。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国标+行标、学历+执照”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既符合国家标准,又符合行业标准;学生毕业既取得学历证书,又取得民航局认证的CAAC无人机飞行或系统工程师执照。培养无人机产业急需的高端无人机应用型人才,在通用航空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无人机制造、维修、应用特长和技能。

      培养目标

      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满足新时代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秉承“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突出“国标+行标、学历+执照”人才培养特色,面向无人机产业,致力于培养具有鲜明无人机领域技术专长,能够在民用无人机企业从事无人机制造、维修、应用等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飞行力学、机械设计、飞机制造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航空材料与成型工艺、无人机结构与系统。

      就业方向

      与具有无人机执照培训资质的吉林省彬生蓝航天际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实施“学历+执照”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去向为无人机制造企业、无人机应用企业和无人机行业协会等。

      学费标准

      以上内容以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公布信息和我校2025年招生章程为准。

      2025年专升本报名、考试、录取等要求按照《关于做好吉林省2025年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吉教考〔2025〕7号)文件执行。

      联系方式

      官方微信:jldhxy2014

      招考服务平台:jldhzs

      联系地址:

      中国 · 长春 · 高新区博识路168号

      邮编:130012

      网址:http://www.jlai.edu.cn

      联系电话:

      (0431) 8702 1904/8922 9301

      (节假日不休息)

      >>>>

      供稿| 招生与就业发展中心

      编辑 | 逄硕石珂欣

      初审 | 赵明达

      复审| 于春宝 王舜

      终审 | 谭皓月 王晓岩

      出品单位 |吉林动画学院 ——行政运行管理中心企划部

      吉林动画学院

      JILIN ANIMATION INSTITUTE

      ▪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 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看完记得转发并点赞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手机扫一扫下载APP

      400-181-5008

      优志愿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免长话费 工作日 09:00-17:30)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