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运动与康复学院 | 实施大健康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体育和康复治疗技术学科发展趋势

| 来源:民办四川天一学院 2925

运动与康复学院

学院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全面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学院以大健康理念为核心,实施“运动+康复”新模式,立足德阳,辐射全川,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目前,学院开设有休闲体育、社会体育、体育保健与康复、康复治疗技术、体育运营与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等6个专业。

学院取得多项成就,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十三五”期间社会体育专业成为教育部1+X证书试点专业,2020年获批德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单位。打造“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新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61人,副教授、教授、博士等高端人才10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30余人,80%的教师拥有企业经验,40余位教师拥有“双师型”称号。教师职称结构合理,老、中、青教师梯队合理,既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青春活力,深受学生喜爱。

吕寻金

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2007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现任运动与康复学院院长。定向越野优秀指导员、国家篮球一级裁判员、国家篮球二级运动员、四川省网球业余教练员、国家网球二级裁判员。2010年金牛区体育教学大比武三等奖。工作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读研、工作期间先后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

成都体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Springfied College (春田学院)访问学者,研究专长为民族体育、传统体育。现为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民族体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四川民族学会的常务理事。近年来专注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刘合智

李维

四川旅游学院副教授,中国烹饪名师,高级技师,职业指导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主要承担《烹饪工艺》《中国名菜制作工艺》《菜肴制作技术》《菜肴设计和创新》等课程。参编书籍6部,发表论文多篇。曾赴法国都盖酒店管理学院交流学习;2015年被国务院侨办派往南太平洋三国(澳大利亚、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进行中华美食表演与交流;2017年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完成医院营养室生产标准化建设任务;2018、2019年应全国政协的邀请赴北京,顺利完成两会接待工作,受到表扬。

中共党员,副教授,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主要研究竞技运动相关理论知识,工作以来发表论文8篇,核心论文1篇,实用性专利2项,参研各级课题5项,主持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项,校级教学教改1项 ,担任“十三五规划教材”《大学体育与健康》副主编。参与教学竞赛工作,多次带领我院学生参加各级田径竞赛和足球竞赛。

李圣博

陈后春

中式烹调高级技师,毕业于四川烹饪高等学院,中国烹饪协会会员,国家注册裁判员,四川省美食家协会会员,四川烹饪美食考评员。1998年至今担任多家星级酒店行政总厨。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先后获得2004年四川省芽菜碎米杯热菜金奖,2009年成都市第三届农民工技能大赛金奖,2009年四川省第三届农民工技能大赛金奖、技能奖元称号,2020年四川省第五届团膳比赛团体银奖、个人银奖,2021年受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邀请担任第三届服务技能竞赛面点制作裁判。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现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机构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康复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康复治疗师协会物理治疗师分会委员、成都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专委会委员等社会职务。长期从事康复医疗机构建设发展咨询、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培训工作,以及《物理治疗技术》、《常见疾病康复》等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作为主要作者撰写香港复康会教材《慢性病自我管理——脊髓损伤》1本。

张贺

学院建有功能齐全的综合健身房、模拟高尔夫、射击实训室、拓展训练场、攀岩场、抱石馆、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室、物理康复实训室、传统康复实训室、中式烹饪实训室、体测中心、德阳市高技能培训基地(烹饪)等近20余间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创新创业训练基地40余家,开展“1+X”证书试点项目2个(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和老年照护),为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和实训项目实施提供保障。

烹饪工艺与营养实训室运动场健身实训室康复治疗技术实训

模拟高尔夫实训

1.休闲体育

(1)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从事休闲体育运动项目指导、活动与赛事的组织管理,休闲体育旅游的策划推广等方面工作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就业方向

  毕业生工作主要面向户外领队、攀岩教练、健身教练、定向运动教练、户外公司销售人员、拓展培训师、体能教练、裁判员等工作。

2.社会体育

(1)培养目标

  本专业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全民健身指导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等知识,具备全民健身指导服务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全民健身体育项目指导与培训、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就业方向

  毕业生工作主要面向健身教练、团操舞蹈教练、健美操社会体育指导员、球类运动社会指导员、游泳技能指导与救生员、跆拳道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

3.体育运营与管理

(1)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从事体育赛事组织和实施、体育场所的管理和服务、体育培训的市场推广、体育资源管理、体育项目设计策划、体育运动指导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就业方向

  毕业生工作主要面向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健身休闲教练员、体育赛事策划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产品营销顾问、运动顾问、运动项目培训推广人员等工作。

4.烹饪工艺与营养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从事烹饪、餐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就业方向

  毕业生工作主要面向中餐厨师、西餐厨师、中式面点师、西式面点师、店铺主管等餐饮服务类工作。

5.康复治疗技术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在卫生、残联、民政系统下属的各级医院的康复部门、以及养老院、福利院等工作的“懂技术”“会操作”的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

(2)就业方向

  毕业生工作主要面向康复技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工作。

6.体育保健与康复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体育、卫生等行业的体育专业人员、健身和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健康咨询服务人员、保健服务人员、医疗辅助服务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运动康复、体能康复、运动保健、传统保健康复、健康指导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就业方向

毕业生工作主要从事运动训练基地、医药卫生系统、社区康复治疗师;体育科研机构研究员;各级各类教学单位师资运动训练基地的相关健身和养生保健岗位,含专业健身教练、康复保健师、保健按摩师等。

 各地市州、区县招生咨询老师联系方式 

1. 以上均为学校正式员工2. 除以上人员外,学校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参与招生工作

   招生处办公室咨询热线   

(0838)3210335

(0838)3210588

  学校位置  

📍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二环路东段88号

信息来源:运动与康复学院

编辑:阳清雪

点个在看吧!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手机扫一扫下载APP

400-181-5008

优志愿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免长话费 工作日 09:00-17:30)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