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职业教育正在崛起,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本科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新阶段,其发展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关乎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在2022年的修订中,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进一步地,2021年发布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具体目标: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的招生规模应至少达到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总规模的10%。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印发《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意见》,要求将职业本科纳入现有学士学位工作体系,明确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的学士学位证书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
这些动态清楚地表明,职业大学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教育领域中一个“新赛道”。
近年来,在国家教育政策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众多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向职业大学的转型升级。截至2025年,全国共有60所本科层次的职业大学获得教育部的批准。
其中有9所为2025年新增的职业大学,在专业设置、办学模式等方面有什么特点,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作为新兴职业本科院校,首批开设合成生物技术、汽车工程技术等6个专业,2025年9月迎来新生。这些专业依托高水平专业群,对接首都重点产业。学校坚持高水平技能型办学定位,探索职业本科育人模式,主打高质量就业,培养高端技能人才。到2030年,计划本科专业达40个左右,提升与首都发展的匹配度和服务能力。学校与北京经开区及300余家企业深度合作,成立产业学院,建设实训基地,获评就业创业示范单位,就业率居北京高校前列。与普通本科不同,该校以技术技能教育为主,注重工学结合、校企多元评价,培养层次更高,就业面更广。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首批设置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汽车工程技术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学校坚持职业教育特色,采用“校企协同、职场对接、学训交替”模式,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专业设置紧跟市场需求,打造电气自动化、新能源汽车等高水平专业群。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双师型”教师占比达93.67%。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的成立是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和水利行业发展的一大里程碑。该校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首批设置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工程技术、农业水利工程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精准对接水利行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
学校继承并发展了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岗课证相融通”的项目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紧密贴合职业岗位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此外,学校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与现代学徒制,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于2025年获批设立,首批开设光电信息工程技术、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紧密对接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网络安全等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构建“岗课证相融通”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推行校企深度合作与现代学徒制,通过“引企入校”“引岗入教”等产教融合“三全模式”,实现高质量就业。其高水平专业集群涵盖光电信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应用技术领域,将有力推动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为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注入新动力。
若是想要了解更多院校内容,欢迎使用优志愿,通过【找大学】功能了解更多院校与专业资讯,找到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长春职业技术大学
教育部于2025年2月21日正式同意设立长春职业技术大学,这是一所省管公办本科职业学校,首批设置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食品工程技术等4个职业本科专业,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学校继承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注重产教融合与实践教学,与众多企业深度合作,提供丰富实习和就业机会。并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业,如汽车技术服务与管理、数控技术、软件技术等。这些专业在教学水平、师资力量和实践教学方面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2025年2月正式获批,首批推出6个职业本科专业:高速铁路工程、高速铁路信号控制技术、高速铁路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与控制技术、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这些专业紧扣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前沿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在产教融合方面与众多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此外,学校还拥有全国铁道类高职院校中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室外铁路综合演练基地,集车、机、工、电、辆所有铁路专业实训于一体,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酒泉职业技术大学
酒泉职业技术大学作为一所新兴的公办本科职业学校,凭借其新增的专业设置和独特的办学特色,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首批设置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现代种业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旅游管理等5个职业本科专业,紧密围绕新能源、水利、农业、化工和旅游等前沿领域,注重产教融合,与众多企业深度合作,提供丰富实习和就业机会,并建有涵盖新能源、水利、化工等领域的多个实训基地,助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校首批专业均为行业核心专业,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国内领先。同时,学校构建了完善的课程体系,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大学
2025年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大学首批推出道路与桥梁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技术、智能交通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等职业本科专业,还新增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两个高职专业。这些专业紧扣交通、物流、新能源等前沿领域,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通过产教融合,与众多企业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并配备涵盖道路桥梁、汽车服务、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多个实训基地,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2025年,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增职业本科专业包括现代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大数据工程技术,高职专业新增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学院),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与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学校注重产教融合,与企业深度合作,建有光伏发电智能运维等实训基地,提供丰富实习和就业机会。新增专业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等前沿领域,契合产业需求,旨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社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职业本科教育打破了传统职业教育的“学历天花板”,为学生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教育机会。部分职业大学不仅提供本科学历教育,还设有硕士点,进一步拓展了职业教育的学历层次。此外,职业本科院校通过“1+X证书制度”、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方式,紧密对接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确保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本科院校规模的扩大对学生有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总体上是积极的,具体包括:
1.专业选择丰富,满足兴趣和规划
随着职业本科院校规模的扩大,专业设置更加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更广泛的专业领域,满足不同背景的学生需求。
2.实践技能过硬,就业更有竞争力
职业本科教育注重实践技能和应用知识的培养,让你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实操经验。毕业后,不仅能快速适应职场环境,还能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尤其在制造业、信息技术等领域,企业更青睐具备实操能力的技术人才。
3.助力区域发展,就业机会更多
职业本科院校的扩张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专业人才,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你在毕业后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本地和周边地区,能够更容易地找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
如果你对技术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追求快速的职业成长与稳定就业,那么职业本科无疑是为你量身定制的教育选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
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