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学科的重视,强基计划的招生政策不断优化。
报名时间延长,选择更多
2025年
专业志愿填报方面,2025年考生可填选不超过6个专业志愿,相比2024年的不超过5个专业志愿有所增加,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高考要求方面,两年都明确要求考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高考成绩是强基计划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统一选拔,竞赛生不再“特权”
2025年学校强基计划的选拔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取消了“分类选拔”模式,,改为“统一选拔”模式。所有考生,无论是否具有竞赛获奖经历,都将通过“高考成绩+校考”的方式统一选拔,竞赛生不再享有免试特权。这一调整意味着所有考生将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选拔过程更加公平、透明,选拔标准也更加统一。 这一调整有助于确保选拔过程的公正性,避免因分类导致的差异,同时也为所有考生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对于考生而言,这意味着需要更加注重高考成绩和校考的准备,而竞赛获奖虽然仍能体现个人能力,但不再直接转化为招生优势。
专业新增,拓宽选择
在当前数字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破格入围门槛提高
2025年
在入围规则方面,2025年所有考生统一按高考的75%,同时加权成绩(高考成绩 + 数学单科成绩 × N)和专业志愿,按“专业志愿优先”原则,按分省分专业计划的4倍数确定入围名单。取消了2024年“分类选拔”模式,不再区分竞赛获奖者和其他考生,所有考生统一按高考成绩和校考选拔,确保公平性,避免因分类导致的差异。
在破格入围条件方面,2025年对破格入围的高考加权成绩排序要求更加严格,单科成绩特别优秀且高考成绩不低于满分的75%,未能入围可申请破格入围。具体破格条件如下:
这些规则相对比而2024年要求处于4-6倍之间,进一步强化了选拔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确保破格入围的考生不仅在单科成绩上优秀,同时在整体排序中也具备竞争力,对于考生而言,需要更加注重高考成绩的提升,同时合理填报志愿,以争取入围机会。
面试重素质,体测需达标
考生需在6月28日中午12时前打印准考证,并于7月1日携带身份证和准考证参加学校组织的考核,包括面试和体质
高考成绩为主,择优录取
强基计划综合成绩以高考成绩(占比85%)与校考成绩(占比15%)加权计算。预录取名单按分省分专业计划,依据考生入围专业及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确定,入围专业即预录取专业,不调剂。若综合成绩相同,优先录取高考成绩更高者;若高考成绩仍相同,则依次比较数学、语文、外语成绩。高考单科破格入围且被预录取的考生,其名额计入分省分专业计划。
学校将于7月5日前公布录取标准,考生可登录报名平台查询预录取情况。被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不再参与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与后续批次录取。
建议总结:
在选择强基计划时,务必注意以下细节:
转专业限制:录取后原则上不能转到强基计划外的专业,但可在内部调整方向。
诚信要求:确认参加校考后无故放弃,会被记录诚信档案并通报本省招办。
体测重要性:体测是“一票否决项”,即使面试满分,体测不达标也无法录取,建议提前练习立定跳远、耐力项目。
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