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双碳战略”的推动下,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前景广阔

| 来源:优志愿整理 1470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各国的重要战略目标。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年-2024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这一计划的发布,不仅凸显了当前市场对储能技术的迫切需求,更体现了国家对储能领域的高度重视和长远规划。

一、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储能科学与工程工学门类下的能源动力类专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该专业紧密围绕国家能源革命战略需求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致力于培养能够解决储能领域关键技术难题的专业人才。专业涉及能源动力、电气工程、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课程设置涵盖了储能原理、储能物理化学、电化学理论与方法、固体物理等核心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培养了他们在储能技术研发和应用中的实践能力。

二、专业优势与培养目标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多个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这种跨学科的培养模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该专业还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习等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储能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技能。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能源转型和“双碳战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储能技术研发、系统设计、工程应用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随着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将拥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三、发展趋势与就业前景

储能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将朝着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更高安全性和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储能系统的集成化和智能化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储能系统的高效运行和优化调度。

毕业生将拥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环保、机械、设备、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扩大。毕业生可以在储能技术研发机构、新能源企业、电网公司、汽车制造企业等单位从事研发、设计、工程实施和管理等工作。此外,储能领域的快速发展还将催生大量的创业机会,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报考专业的建议

(一)兴趣与基础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适合对这些学科有浓厚兴趣且成绩优秀的考生。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能够理解复杂的物理化学原理和工程概念。此外,对新技术、新方法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也是报考该专业的重要素质。

(二)选择合适的高校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高校。在选择高校时,可以参考学校的学科实力、师资队伍、科研平台和实践教学资源等因素。例如,一些高校在储能技术研发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和实践项目。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手机扫一扫下载APP

400-181-5008

优志愿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免长话费 工作日 09:00-17:30)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