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战鼓即将敲响,语文作为高考首门科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合理的时间分配和有效的高分策略,能助你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发挥出最佳水平。下面就和小优一起来看。
一、总体时间分配原则
高考语文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150分。不同题型难度和分值不同,所需时间也有差异。务必给作文留出充足时间,建议不少于50分钟 ,因为作文占60分,是语文成绩的关键。以下是题型大致时间分配:
1.论述类文本阅读:建议用时20-25分钟。这部分文本通常需要仔细阅读、理解和分析,选择题要注意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主观题需组织好语言,精准作答。
2.
3.文言文阅读:建议18-22分钟完成。文言文需积累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
4.古代诗歌阅读:用时10-12分钟。要读懂诗歌意象、意境,把握诗人情感,简答题按要点作答。
5.名篇名句默写:控制在2-3分钟。这是送分题,务必准确书写,避免错别字。
6.语言文字运用:题型多样,大约需要20 - 23分钟。考查字词、病句、语句衔接等基础知识,平时多积累,做题时认真审题。
7.作文:最少50分钟。10分钟左右审题立意,确定写作方向和框架;40分钟左右行文,注意书写工整,表达流畅,逻辑清晰。
剩余5分钟:用于涂卡和检查答题情况,检查是否有漏题、错别字等低级错误。
二、各题型高分策略
1.论述类文本阅读:
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论述的话题、观点和大致结构。阅读时标记重要语句,如观点句、结论句等。
做选择题时,将选项与原文仔细比对,注意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混淆时态等常见错误类型。主观题要紧扣文本,依据题干要求筛选整合信息,分点作答,语言简洁明了。
2.
快速浏览文本,把握文章主旨、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选择题注意分析选项对文本内容、艺术特色的理解是否准确。
简答题从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角度思考。比如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赏析句子,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
3.文言文阅读:
平时多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阅读文言文时,先看最后一道关于内容理解的选择题,对文章内容有初步了解,再去读原文,能降低阅读难度。
4.古代诗歌阅读:
关注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这些信息能帮助理解诗歌背景和主旨。
分析诗歌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人情感。常见情感有思乡、爱国、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等。答题时,按照 “手法 + 内容 + 情感” 的模式作答,如 “诗人运用了 ×× 修辞手法,描绘了 ×× 画面,表达了 ×× 情感”。
5.作文:
审题立意是关键,认真阅读作文题目和材料,抓住关键词,确定写作方向,立意要深刻、新颖。
采用合理的结构,如 “总 - 分 - 总” 结构,开头提出问题或观点,中间分点论述,结尾总结升华。语言表达要流畅、生动,可运用修辞手法、引用名言警句等增添文采。同时,书写要工整,卷面整洁,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印象。
三、考场注意事项
1.书写规范:书写工整美观能提升印象分。平时养成良好书写习惯,考试时一笔一划认真书写,不要连笔、潦草。
2.合理取舍:遇到难题不要死磕,先标记好,等完成其他题目后再回头思考,避免浪费过多时间,影响整体答题进度。
3.保持心态平稳:高考语文考试时间较长,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情况,要保持冷静,相信自己平时的积累,按部就班完成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