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教育和就业领域激起层层涟漪。这是两部门首次专门针对民政领域高技能人才出台专项文件,聚焦养老服务、殡葬服务、残疾人康复、婚姻服务、儿童福利、公益慈善以及社会组织管理等民政人才队伍的薄弱环节,为民政领域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也为众多适龄考生及其家长在择校选专业的关键时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选择。
高校专业设置:紧跟需求,扩容升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专业设置始终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在民生领域更是如此。近年来,为应对社会对民政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不断调整专业布局。2019年,教育部新增老年学和养老服务管理两个养老相关本科专业,为养老行业输送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2023年,现代殡葬管理、婚姻服务与管理、慈善管理等职业本科专业被纳入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增补范围,进一步丰富了民政领域专业体系。
教育部新修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显示,高职专科层面,民政领域短缺人才培养专业集中在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公共服务类(专业代码5903),与相关职业对应明确。2021—2025年,民政人才培养相关专业招生专业点显著增长。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代码590302)为例,2021年全国招生专业点301个,2025年增至515个,净增214个,增设趋势明显,2025年计划新增的高职专科招生专业点中,该专业新增数量位居前三。
院校发展:积极进取,升本提质
民政职业大学作为民政部直属高校,前身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于2024年成功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该校肩负着为民政系统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首批开设的婚姻服务与管理、现代殡葬管理、康复辅助器具技术、社会工作和智慧健康养老管理等5个职业本科专业,紧密围绕民政类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设置,为民政领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同样是民政特色类高职院校的佼佼者。该校由民政部于1984年创办,2000年起成为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民政部共建、省教育厅直属高校,也是首轮“双高计划”建设单位。2024年,该校发布《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置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大学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中标公告》,标志着其向职业本科院校升格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从就业情况来看,该校民政类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表现优异,截至2024年8月30日,2024届民政类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达到90%以上,其中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更是超过95%,充分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与市场的契合度。
人才缺口:新机遇,广阔天地
对于正处于择校关键阶段的青年学子而言,民政领域人才缺口无疑为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广阔空间。民政领域的高技能人才需求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养老服务、殡葬服务等领域,还涉及残疾人康复、婚姻服务、儿童福利、公益慈善以及社会组织管理等新兴方向。这些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社会需求旺盛。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未来的职业晋升空间和薪资待遇也将逐步提升。例如,在养老服务领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对专业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从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到一线护理人员,都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在公益慈善领域,随着社会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公益慈善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民政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专业设置的不断扩容和优化,以及民政特色高职院校的积极升本,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民政相关专业的机会。这些专业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对民政领域人才的迫切需求,也为考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对于即将面临择校选专业的考生及其家长来说,民政领域的专业选择或许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这些专业不仅能够帮助考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优势。选择民政专业,不仅是在选择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职业方向,更是在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关注民政领域的人才培养,携手共进,拥抱一个充满机遇的未来,在民政事业的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