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一、听力
听力部分一般时长20分钟,正式播放听力前,考生可利用这段时间快速浏览题目和选项,对听力内容进行初步预测,带着问题去听。听力播放过程中,注意把握节奏,边听边填涂答题卡,不要等到听力结束后再集中填涂,以免因时间紧张而出现失误。
高分策略
1.提前热身:进考场前听
2.抓关键词:听力中要重点关注数字、人名、地名、转折词(如 but、however)、因果关系词(如 because、so)等关键词,这些信息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3.做笔记:遇到数字计算、时间顺序等较复杂的信息,可快速用简单符号或缩写做笔记,便于后续回忆和推理。
二、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有4-5篇文章,建议每篇文章阅读和答题时间控制在6-8分钟左右。难度较低的文章可适当缩短时间,难度较大的文章可适当延长,但每篇不要超过10分钟。先通读文章掌握大意,再看题目,根据题目要求回原文定位答案。
高分策略
1.快速浏览全文:答题前快速通读文章,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体裁结构和主要内容。遇到生词不要停留,尽量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保持阅读连贯性。
2.分析题目类型:阅读理解题目主要包括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主旨大意题、词义猜测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要学会区分。例如,细节理解题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信息;推理判断题要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不能过度推理。
3.定位关键信息: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如人名、地名、数字、大写字母等),在原文中快速定位相关信息,仔细对比选项与原文的表述,注意细节差异,排除干扰项。
4.合理取舍:如果遇到一篇文章难度过大,读了几遍都难以理解,可先暂时跳过,完成其他题目后再回过头来处理,不要在一道题上浪费过多时间,影响整体答题进度。
三、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通常有20个小题,建议答题时间为15分钟左右。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再逐空进行选择,最后代入答案通读全文进行检查。
高分策略
1.重视首句:完形填空的第一句话往往不设空,它是文章的 “窗口”,通过首句可以大致了解文章的主题、体裁和背景等信息,为后续答题提供重要线索。
2.通读全文:跳过空格,快速通读一遍全文,不要急于做题。在通读过程中,尽量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和情节发展,把握文章的整体逻辑。
3.瞻前顾后:做题时要遵循 “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的原则,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和判断。注意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词汇搭配以及语法结构等,从上下文中寻找解题线索,选出最恰当的选项。
4.运用排除法:对于不确定的选项,可采用排除法,先排除明显不符合语境或语法规则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再从剩下的选项中进行比较和选择。
四、语法填空
语法填空一般有10个小题,建议答题时间为10分钟左右。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再根据语法规则和上下文语境进行填空。
高分策略
1.分析句子结构:仔细分析句子结构,确定所填单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从而判断需要填的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和形式(如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形式,名词的单复数等)。
2.注意语法规则:熟练掌握
3.考虑固定搭配:注意文中出现的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如动词与介词、副词的搭配,形容词与介词的搭配等。这些固定搭配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4.检查拼写和语法错误:完成填空后,仔细检查所填单词的拼写是否正确,语法形式是否符合要求。注意大小写、标点符号等细节问题,避免因粗心大意而丢分。
五、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一般有10处错误,建议答题时间为10分钟左右。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再逐句进行分析和改错。
高分策略
通读全文:快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和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时态、人称等。在通读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明显的错误,如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等。
逐句分析:从句子的语法结构、词汇用法、逻辑关系等方面逐句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代词的指代、连词的使用等常见考点。注意句子中是否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如主谓不一致、时态不一致、人称不一致等。
标记错误类型:每发现一处错误,要在旁边标记错误类型(如时态错误、名词单复数错误等),以便检查和总结。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容易出错,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强化训练。
检查答案:完成所有错误修改后,再次通读全文,检查修改后的文章是否通顺流畅,语法是否正确,逻辑是否合理。确保没有遗漏错误或因修改一处错误而导致其他地方出现新的错误。
六、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包括短文写作或书信写作等,建议答题时间为25分钟左右。其中,审题和构思时间3-5分钟,打草稿时间10-15分钟,检查和誊写时间5-10分钟。
高分策略
1.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确写作体裁(如书信、通知、演讲稿等)、写作目的、写作对象、内容要点以及字数要求等。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限制条件,避免跑题。
2.构思框架:根据题目要求和所确定的写作体裁,在脑海中构思文章的框架结构。确定文章的开头、中间段落和结尾的大致内容,以及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简单列出提纲,将要点和关键信息罗列出来,确保写作思路清晰。
3.丰富内容:在写作过程中,要围绕主题和要点展开论述,使文章内容丰富、具体。运用恰当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可读性。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连接词和过渡句,使文章层次分明、逻辑连贯。
4.书写规范:注意书写工整、规范,保持卷面整洁。使用黑色中性笔书写,字的大小适中,间距合理。避免涂改过多,如有错误需要修改,可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整洁美观的卷面会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提高作文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