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考生新增资格审核
2025年,学校强基计划的招生对象依然分为第一类考生(即学业成绩优异的考生)和第二类考生(获得五大学科竞赛国一国二奖项的考生)。在报名时间方面,两类考生存在细微差别,第一类考生报名截止于5月10日,第二类考生报名截止时间则提前至5月7日18时。这一变化要求第二类考生务必留意时间节点,提前做好报名准备,避免错过关键时机。
今年,
新增
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类)涵盖
从招生专业设置来看,学校主要以大类招生为主。这种招生模式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学科探索空间,入学后,学生可以在大类内深入学习基础课程,逐步明晰自身兴趣与优势,再选择细分专业方向。
志愿填报数量增加
在志愿填报方面,去年学校的招生专业(类)共有7个,要求考生从中选择1-6个专业志愿。而今年,随着
这一调整为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考生能够依据自身的学科优势、知识储备、未来职业规划以及兴趣爱好,更为灵活、合理地规划志愿填报方案。无论是对某一专业有强烈偏好的考生,还是对多个专业领域都有探索意愿的考生,都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志愿意向,大大提高了被心仪专业录取的可能性。
考核内容有调整
在校考方面,对于第一类考生,依旧采用“笔试+面试+体测”的模式。其中,笔试占据200分,综合面试占70分,二者共同构成270分的考核总分。笔试科目为数学和物理,重点考察相关学科基础、逻辑思维能力;综合面试主要结合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和面试表现,重点考察兴趣志向、学科特长等方面内容;体育
而第二类考生,其考核模式变化较大。相较于2024年,今年取消了对获得国二奖项考生的笔试,所有第二类考生统一采用“面试+体测”模式。其中,面试形式为交互式面试,重点考察学生的学科爱好、理想信念、综合素质等方面,全面评估考生在学科领域的潜在能力与综合素养。这一变化意味着学校更加注重考生在学科领域的内在潜力和综合素质,而非单纯的知识储备。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积极参与
备考建议:
1. 由于两类考生报名截止时间不同,考生务必牢记报名时间节点,合理安排备考时间。制定详细的备考日程表,将学科知识学习、面试准备、体测训练等任务合理分配到每天的学习计划中,确保各项备考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身心状态。
2. 第一类考生的笔试科目为数学和物理,这两门学科的备考需在扎实掌握高中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数学方面,要深入研究函数、数列、立体几何等重点模块,多做高考难题及强基计划历年真题,锻炼逻辑思维和解题技巧;
3. 综合面试主要考察兴趣志向、学科特长等。考生应提前梳理自己在高中阶段参与的学科活动、研究性学习项目等,挖掘自身的学科特长和独特经历,形成清晰的个人陈述。此外,关注科技前沿动态,尤其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