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同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公布,在招生专业、报名审核、校测安排及录取培养等环节均进行了系统性优化,既延续了对基础学科领域的深耕,又强化了与国家战略需求的深度对接。下面就和小优一起来看。
一、招生专聚焦前沿
2025年,同济大学强基计划继续深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海洋科学等基础学科领域,招生专业组1涵盖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海洋科学与技术,招生专业组2包括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在招生专业设置上,同济大学对原有专业进行了优化调整,将海洋科学专业升级为海洋科学与技术专业,这一调整更加贴合国家在海洋科技领域的战略需求,进一步强化了学科的实践应用性和前沿性。
此外,同济大学在招生对象要求上明确提出“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这一表述凸显了高校招生政策对国家战略需求的深度响应,也体现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对国家发展需求的高度契合,建议考生在报考时,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学科特长和兴趣爱好,更要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思考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与国家需求的契合点。
二、报名审核程序优化
2025年同济在报名与选拔程序上进行了优化调整。第一类考生的报名时间为4月22日至5月10日,第二类考生为4月22日至5月8日。第二类考生需在5月9日完成破格资格审核,审核通过者可免初试直接入围复试,审核不通过者可在5月10日前改报第一类考生。
2025年新增的破格资格审核环节进一步规范了报名和审核程序,明确了审核通过与不通过的后续操作流程,体现了选拔的严谨性与公平性。由于时间经凑,考生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二类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审核材料,并密切关注审核结果;若审核不通过,应迅速调整策略,改报第一类考生。所有考生都应提前规划复习时间,尤其是初试时间提前,需合理安排备考进度,确保在初试和复试中发挥最佳水平。
三、校测安排
2025年同济在学校考核环节进行了优化调整。初试定于6月13日进行笔试,专业组1考数理综合,专业组2考化学。第一类考生将根据初试成绩,以不超过招生计划4倍的比例入围复试;第二类考生新增破格资格审核,通过者可免初试直接入围复试,初试成绩按满分计算。复试安排在6月21日,包括面试和体育测试。面试由多学科专家考查综合素质,采用“三随机”抽签并全程录像;第二类考生将进行单独面试。体育测试项目为立定跳远或50米跑,不合格者将取消拟录取资格。
所有考生应提前熟悉考试流程和要求,尤其是面试的“三随机”抽签方式,保持心态稳定。体育测试项目需提前练习,确保合格。由于初试时间提前至6月13日,考生需合理安排备考时间,确保复习进度和质量,为初试和复试做好充分准备。
四、录取与培养
2025年同济大学强基计划的录取办法方面与24年基本保持一致,综合成绩的计算方式保持不变,由高考成绩(占比85%)和学校考核成绩(占比15%)组成,满分1000分。第一类考生的录取规则延续了“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综合成绩相同时的排序规则也未变。第二类考生的录取条件则进一步明确,强调综合成绩需达到同省份同专业组第一类录取考生的最低分,且录取专业参考综合成绩和竞赛成绩;若该省份无相同专业组录取的第一类考生,则综合成绩需达到同省份第一类录取考生的最低分,同时高考成绩需达到相应省份的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或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
在培养特色方面,同济大学继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国豪书院,实施2+1+X(2年通识基础、1年专业基础、X=1~6年本研衔接修习)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基础学习和科研训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同时,学校明确对符合培养要求的强基计划学生实行本研衔接培养,并建立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机制,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可在基础学科专业或关键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
五、报考建议
1.关注国家战略需求与个人规划结合:报考时需思考自身职业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的契合点,将学科特长、兴趣爱好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选择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专业。
2.精准把握报名与审核流程:第二类考生建议同步准备两类考生资料,预留“破格审核不通过”的应急方案——若审核未通过,需在5月10日18:00前切换至第一类考生备考路径,重点强化高考科目与初试笔试的衔接训练。
3.重视校测环节准备:提前熟悉初试(数理综合/化学)和复试(面试+体育测试)流程,需提前针对性练习。
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