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
一、色彩的基本概念可别忘
色彩的冷暖:冷暖色调是色彩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但很多同学在实际
色彩的纯度:纯度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程度。有些同学为了让画面鲜艳,过度使用高纯度色彩,结果导致画面刺眼、缺乏协调感。其实,高纯度色彩就像盐,得适量使用。在一幅画中,要有高纯度色彩作为视觉焦点,吸引观众目光,比如画静物时,将主体水果画得鲜艳些;同时,也要有低纯度色彩来平衡画面,像背景或次要物体可以用纯度较低的颜色,这样画面才能和谐统一。
二、构图中的隐藏细节
画面的平衡:构图时,不仅要考虑物体的摆放位置,还要注意画面的视觉平衡。不能让画面一边重一边轻,比如在画一组静物时,若把大体积物体都放在一边,而另一边只有几个小物件,画面就会失衡。可以通过调整物体大小、疏密以及颜色深浅来达到平衡。例如,在画面较重的一侧添加一些浅色、小面积的物体,或者将深色物体分布得更均匀些。
留白的作用:留白可不是空着啥也不画,它在画面中有着独特的意义。留白可以引导观众视线,营造意境。比如在画山水时,留出一片空白来表现云雾,能让画面更具空灵之感;在画人物时,人物周围适当留白,可以突出主体。但留白的面积和形状要把握好,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画面效果。
三、笔触的运用有门道
不同笔触表现不同质感:笔触是传达物体质感的重要方式。画光滑的物体,如玻璃器皿,笔触要细腻、流畅;画粗糙的物体,像麻袋,笔触则要粗犷、厚重。很多同学在
笔触的方向与物体结构一致:笔触的方向应跟随物体的结构和光影变化。画球体时,笔触要围绕球体的轮廓呈弧形排列;画圆柱体时,笔触则要沿着圆柱体的轴向。如果笔触方向混乱,物体的立体感和结构感就会大打折扣。按照物体结构来运用笔触,能让画面更具真实感和立体感。
四、质感表现的小窍门
反光与高光的处理:反光和高光能让物体更立体、生动。但有些同学在画反光时,颜色过于鲜艳或与环境色不融合;画高光时,位置和大小把握不准。比如画一个苹果,反光部分要考虑周围环境色的影响,颜色不能太突兀;高光通常在苹果受光面的最高点,大小要适中,太大会像灯泡,太小则不明显。
透明物体的表现:画透明物体,如水杯、玻璃瓶,难点在于表现其透明质感和透过它看到的物体。要注意透明物体的边缘线相对模糊,颜色较淡,同时要画出透过它的物体的变形和色彩变化。不能把透明物体画得像实心的,要体现出其通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