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里幻化出彩虹
在方程里写诗
爱恨皆是量子态纠缠
用原子作韵脚
粒子对撞成情书万行
谁说理科生不浪漫?
这个专业给你最硬核的文艺范儿!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本期西西说专业,带你继续看
【应用物理学】
01专业概况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强基计划”的发展要求,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和光电子、半导体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数字化的学习和研发能力,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应用物理学科、交叉学科以及相关科学技术等领域从事研究、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管理及教学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光电子、半导体人才。
专业发展沿革
011978年设立“物理教育”专科招生
022003年获批“物理学”本科专业招生
032004年获批“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招生
042011年获“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062014年获批“应用物理技术”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
072021年获批“应用物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082022年获批“应用物理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02 师资力量现有专业课教师61人,其中:
教授11人、副教授15人、博士46人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人
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
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科技菁英1人
成都天府海智计划专家1人
西华学者2人
西华青年学者2人
西华青年学者后备人才8人
应用物理学专业教师合照
部分师资风采展示
03 教学科研专业建有涵盖基础物理和专业物理实验室,其中专业实验室16个,创新实验室1个,拥有高性能科学计算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级)、应用物理技术实验中心(省级)等科研平台。建设了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核聚变能源物理过程及机理创新团队、高性能计算与原子分子物理创新团队等一批极具特色的省级教学创新团队。

建设中的宜宾光核反应研究中心
立足应用物理学专业建设,充分发挥团队优势,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8项,教师在省级及以上比赛共获奖项6项。已建成优质课程9门(其中省级3门)。近年来,承担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累计32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发表百余篇高质量论文,1篇进入ESI前1%,2篇进入ESI前3%。
青年教师刘彤荣获2024年第七届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二等奖
优秀教师雁式引领,营造良好的科研教学氛围,打造应用物理学师生共同体。积极开展优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与40余家优质行业单位开展合作。与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多位老师担任专业学会理事和委员,具有行业影响力。
部分企业合作一览表
04 人才培养近三年,应用物理学本科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斩获国家级、省级奖项70余项。本科生发表SCI论文8篇,主持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项目8项,学生为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专利2项。
学生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学生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一等奖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获佳绩学子在第八届西南地区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中获佳绩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
本科升学、就业情况
毕业生发展路径呈现多元化趋势,众多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考入国内双一流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覆盖电子信息、材料科学等优势学科领域。毕业生主要在光电材料研发、信息技术应用等科技前沿领域就业,或者从事基础教育或学术研究。
优秀毕业生职业发展案例
接下来再跟随西西一起去看看
他们眼中的【应用物理学】吧物理乃“物之真理”,它象征着事物的本质与基本运动规律。大学四年的学习,不仅让我的专业知识更加全面,同时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动手实操能力变得更强。我有幸遇到许多在这个专业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积极向上的同学,在我遇到困难停滞不前时,是他们教会我突破困难、拼搏向前,也教会我如何向阳而生。
——匡垚,2021级本科生,推免至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回首四年学习历程,我深刻体会到专业赋予的独特价值。它不仅培养了我严谨的物理思维和扎实的数理基础,更教会我如何将抽象的物理原理转化为实际应用。在实验室里调试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的日日夜夜,让我真正理解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这种"既懂原理,又能动手"的复合型能力,使我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既能把握本质,又能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段求学经历给予我一种受益终身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工程实践能力。
——房凡,2020级本科生,保送至复旦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应用物理学作为探索科技前沿的基石专业,培养以扎实的物理理论为基础,融合光电、材料、信息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长期严谨的逻辑培养,让我们能更好地感知和融入这个世界。工作中我们将书本上的力热光电相结合,为祖国强大贡献力量,为人类文明添砖加瓦。
——杨军山,2018级本科生,现从事集成电路设计行业

来源| 理学院
编辑| 吴静
编审 | 王莉 陈彧 雷为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