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加强规范管理,确保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安全平稳有序,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5〕1号)和省高校招生委员会的工作部署,现就做好2025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全力保障高考组织安全平稳
(一)压实考试安全主体责任。各市、县(区)高校招生委员会是本行政区域内组织高考、治理考试环境、维护考试招生安全稳定、做好考试卫生防控、整肃考风考纪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和招生考试机构主要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高校是本校考试招生(含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各地各校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加强统筹谋划,明确职责分工,层层压实责任,结合本地实际,确保统一高考及各特殊类型招生考试安全平稳。
(二)严格做好考试组织工作。各地各考点要把试题试卷安全保密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强化命题、制卷、运送、保管、分发、施考、回收、评卷等全流程管理,确保绝对安全。所有环节必须建立台账记录制度、多人相互监督和责任共担机制,做到有据可查和责任可究。全面加强标准化考点管理,按照《福建省国
(三)严密防范和打击考试舞弊。要严把考试入口关,加大人员入场检测力度,严格执行考生进入考点(考场)安全检查工作规范,坚决防止考生携带考试违规物品及高科技作弊工具入场。要严把考试监考关。认真开展考试业务
(四)全面提升应急处突能力。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着力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水平。要构建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各环节风险梳理排查,强化态势感知,分级分类完善应急预案。全面排查梳理高考组织工作全流程各环节的风险隐患,加强对可能发生的台风、雷电、洪涝、高温等突发事件和高考舆情的预判研判,完善防范各类涉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要加强
(五)强化招考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招生考试机构专业化能力建设,推动招生考试机构在人员编制、综合素质、管理水平上努力提升。要严格选用标准,严格落实岗前全覆盖考务
(六)强化考试监督检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有关部门逐级开展高考安全督促检查,加强考前、考中、考后监督。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立即整改,落实好属地和部门责任,落细学校主体责任。要加大违规查处和曝光力度,强化责任追究,对于因疏于管理造成考场秩序混乱、作弊情况严重的,要依法依规依纪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并追究问责,营造风清气正的考试招生环境。
二、稳妥推进高校考试招生改革
(一)持续深化高考综合改革。各地各校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加强改革协同,促进教学、评价、考试、招生各环节有机衔接,推动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要及时将在我省招生高校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汇总表发放到普通高中学校(以下简称高中),指导学校做好选科工作。要指导高中按照《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落实高二年级起根据学生选考科目开展选课走班的要求,不得提前“抢跑”。要加强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注重提高学生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指导高中学生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自身兴趣特长选择选考科目,不得违背学生个人意愿要求学生普遍选考特定科目,坚决避免功利化选科选考。推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并加强在强基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中的参考使用。
(二)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各地要加大宣传指导力度,全面分析学生成绩、兴趣志向、天赋能力等因素,主动与相关高校对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强基计划、少年班、英才班、保送生等各类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政策。动员指导真正对基础学
(三)继续实施专项计划。继续做好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加强政策宣传,做好咨询答疑,加强资格审核,优化招录程序,鼓励符合报考条件的农村学生积极报考。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有关高校要及时将相关考生信息反馈给生源省份。
(四)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要优化招生院校专业结构,紧密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向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技术技能培养要求高和就业质量高的专业倾斜,保持分类考试主渠道。要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内容、形式、招生录取机制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严格规范高职学校招考工作秩序,加大对高职院校组织职业技能
三、切实维护招生录取公平公正
(一)健全完善高校招生自我监督机制。各高校要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严格议事规则和程序,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履职尽责。要健全校内招生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多部门参与、互相监督制约机制,明确相关部门、院系工作责任,做到各负其责、失职追责。学校
(二)严格执行招生政策规定。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规定,严肃招生工作纪律,认真遵守高校招生“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纪律要求,切实维护招生工作的严肃性。严格规范高校大类招生行为,高校原则上按专业开展招生,少数探索大类招生的高校要精心制定培养分流方案,确保科学规范、公平公正。未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批准,招生院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发放不能注册学籍的“入学通知书”,或以所谓“预科生”“贯通班”等名义违规招生,扰乱正常招生秩序。要严格组织新生入学资格复查,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
(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要进一步完善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国家、省级、高校、高中阶段学校等多级高校招生信息公开机制。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四、积极营造良好考试招生环境
(一)强化考试招生正面宣传引导。各地要牢牢掌握招生宣传工作主动权,落实高考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做好政策解读、信息发布、温馨提示、答疑解惑等服务工作。要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考成绩、高考录取分数线等发布工作,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宣传或变相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喜报”“升学率”“录取率”“高分考生”等,不得以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
(二)加强招生宣传规范管理。各高校要严守招生宣传纪律,招生
(三)精心做好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完善志愿填报辅助系统,推进志愿填报参考信息数字化,为考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要细
(四)加强考试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