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专升本招生简章|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

| 来源:广州软件学院 2299

专升本招生简章

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

院校代码:12618

学院概述

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于2024年组建成立,由软件工程系(2002年)和计算机系(2002年)合并设立,面向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鲜明的专业优势和专业品牌特色,学院设有软件工程(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联网工程(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六个本科专业,并设有软件工程 (Al 大模型创新班)、软件工程(国际班)和物联网工程(鸿蒙创新实验班)3个特色办学班。拥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现有教师134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36人,博士和硕士以上学位占比97.8%,南粤优秀教师2人,广东省民办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创新创业教学名师1人,国内外知名大学访问学者10余人。近五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63项,发表论文260余篇,出版著作13部,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160余项。获广东省计算机协会教学成果奖2项,在省级、校级教学比赛均获得较好成绩。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学历和学缘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

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拥有完善的教学和科研实验条件,拥有“计算机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软件与智能系统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建设了完善的嵌入式开发实验室、智能软件开发实验室、软件生态实验室、移动互联网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智能物联网实验 室、无线传感网络实验室、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智能家居实验室等10余个专业实验室和平台。

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与华为、百度、腾讯、中软国际、广州亚信、广电五舟、广州纵横、广州保伦等多家著名信息技术和软件开发企 业紧密合作,建设了多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近五年来,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的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服务大赛、“泰迪杯”数据分析职业技能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等各项大赛、“蓝桥杯”、“传智杯”等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10多项,省级奖项580多项。

01

培养特色

(1) 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具备岗位能力特征的特色课程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

(2) 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专业、课程的应用落地,实现专业学习与行业应用的良好对接,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根据学生个人发展优势分层培养,精英培养与复合培养并重。

(3)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中各主要环节实行“闭环”管理;贯彻OBE理念,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育工作。

专升本近三年招生专业录取分数线

02

2025年专升本招生专业及计划表

普通批

退役士兵批

建档立卡批

注:以上招生计划为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报送的数据,最终请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核定公布的计划为准!

备注:

1.具体招生专业、专业基础课、专业综合课、收费标准及相关说明以广东省招生办公布信息为准。

2.住宿费标准:1500-3800;其中二人间3800元/生/学年,三人间3400元/生/学年,四人间3500元/生/学年,六人间1500元/生/学年。

3.2025年专升本招生专业都在广州校区(广州从化)。

专升本招生计划表详见:4300个名额等你来!2025年广州软件学院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公布

专升本招生专业

软件工程

(2025年新增专升本招生专业)

专业简介

2021年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数智经济战略,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引领,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以软件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构建“需求导向-能力递进-产教协同”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掌握分布式系统开发、容器化部署、自动化测试及区块链技术,具有企业级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与测试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及创新创业能力,能在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等各种行业,从事软件开发、质量保障及系统运维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备运用AI技术赋能的企业级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与团队协作能力,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从事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及技术支持等工作的本科层次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项目需求分析与原型设计、AI辅助应用开发、Flutter移动应用开发、Web全栈式开发实战、操作系统、Java网络服务编程、软件架构与设计、设计模式、微服务应用开发、缓存系统实战、软件开发项目实训、软件工程毕业实习、软件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体系与学分结构表

物联网工程

(2025年新增专升本招生专业)

专业简介

2021年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广东省首批获准开设的物联网工程专业,2020年被认定为省级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包括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物联网工程基本理论与应用开发方法,具备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研究和实现能力,能在以嵌入式、服务器、软硬一体化为核心等工业物联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多种行业,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和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数学和自然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掌握物联网工程基本理论与应用开发方法,具备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研究和实现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和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

物联网操作系统、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射频识别原理与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物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控制技术、物联网网关开发技术、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现。

课程体系与学分结构表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025年新增专升本招生专业)

专业简介

校级重点专业建设点,专业聚焦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和专业领域数据的理解能力,掌握数据建模、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挖掘、建模与综合应用能力,专业依托省级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有大数据应用开发平台、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平台、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等实验环境强化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从事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开发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建设有省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学团队”、校级“大数据应用科研团队”;依托专业建设有“软件生态与人工智能研究所”、“人工智能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面向大数据应用的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数据建模、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应用领域中从事大数据应用的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部门从事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大数据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大数据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

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分析与建模、大数据技术基础与应用、实用软件工程 、深度学习基础与应用、AI辅助应用开发、大数据算法解析、大数据处理引擎与实践、数据仓库与挖掘技术、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大模型微调与部署技术、大数据项目实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毕业实习、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毕业设计。

课程体系与学分结构表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专业简介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算力基座和算力平台、系统软硬集成等需求,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创新思维,具备单片机与嵌入式设备的开发、数据采集、传输及应用能力,具备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嵌入式系统应用与开发能力、软硬件系统综合应用开发能力,专业依托省级和校级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工程实训和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软硬件企业从事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集成与维护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本专业相关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与智能电子设备集成的理论和方法,具备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综合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软硬件企业从事智能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应用系统集成的设计、开发、部署与维护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设计与编程、移动终端应用开发、MicroPython程序设计、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轻量级框架应用开发、传感器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集成与应用、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毕业实习、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体系与学分结构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简介

校级重点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聚焦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计算思维能力、设计与实现计算解决方案能力以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新能源、半导体及政府部门等各种行业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运维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了解国家和社会现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的较强的实践技能,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计算机应用系统复杂的工程问题,能胜任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运维等工作,能有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和技术,适应职业环境发展变化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Java 程序设计基础、操作系统、Java EE 开发技术、Java Web 应用开发框架、实用软件工程。

课程体系与学分结构表

学院名师

张晓龙

主要研究领域:

计算机、软件工程教学,聚焦人工智能

张晓龙,广州软件学院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导、学科带头人。毕业于东北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获湖北省教学名师称号。曾任省级学会副理事长、副会长,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省政府专项津贴。

潘正军

主要研究领域:

大数据应用技术、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

男,广州软件学院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袁丽娜

主要研究领域:

软件工程、数据库技术、大数据技术

主要承担课程:

《数据库系统原理》

《大数据算法解析》

《数据可视化分析》等

女,中共党员,广州软件学院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

杨志华

主要研究领域:

模式识别、图象处理、机器学习、信号分析与处理

主要承担课程:

《操作系统》

《数据分析》

《模式识别》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男,教授,九三学社社员,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山大学,获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学位。

张玉芳

主要研究领域:

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计算机网络应用

主要承担课程:

《操作系统原理》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数据库》等课程

女,教授,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大学,获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学位。

刘宇红

主要研究领域: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智能硬件

主要承担课程:

《电路及电子技术》

《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

男,教授,民盟盟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贵州大学,获理论物理学硕士学位。

陈立山

主要研究领域:

软件开发与应用、计算机教育

主要承担课程:

《Java程序设计》

《Java web技术》

《Jave EE框架技术》等课程

男,教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大学,获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

李雪梅

主要研究领域:

数据库应用、数据挖掘、物联网应用

主要承担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

《数据库系统概论》等课程

女,三级教授,硕导,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是教育部人才计划项目评审专家,清华大学山西校友会理事,山西省科技厅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山西省科技厅、河北省科技厅、安徽省科技厅、西藏科技厅基础与应用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专业竞赛

学院构建了“学生社团+校级专业竞赛+区级专业竞赛+省级专业竞赛+国家级专业竞赛+创新创业学院”的竞赛和创业模式,通过专创融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

学生获奖情况(部分)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银奖及广东省分赛银奖

中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全国测试开发大赛省赛本科研究生组二等奖

第六届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高教主赛道决赛银奖

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

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银奖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大赛二等奖

第三届“泰迪杯”数据分析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

2024年第五届广东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决赛金奖

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广东省分赛产业赛道银奖

2024年度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数字素养大赛一等奖、二等奖

2023年度第六届“传智杯”全国大学生IT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二等奖

2022年度第一届“圆梦杯”大学生硬件设计大赛二等奖

2021年第三届“传智杯”全国大学生IT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产教融合

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积极申报和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就业的机会。2018年至今已创建了数十个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包括省级“中科智城”科产教融合基地。部分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企业如下:

就业创业

林贵蓝

专业:

2023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成功考取:

长江大学研究生

优秀毕业生

黄胜锋

专业:

2022届物联网工程

单位名称:

广州纵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职业:合伙人

夏梓彤

专业:

2022届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单位名称:广东麦视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职业:开发工程师

蔡嘉鑫

专业:

2019届软件工程

单位名称: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职业:Android开发工程师

范斌年

专业:

2022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单位名称:

传媒科技公司

职业:创始人

张议云

专业:

2016届软件工程

单位名称:

广州极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职业:创始人兼CEO

谭志坚

专业:

2019届软件工程

单位名称:

阿里巴巴菜鸟网络

职业:高级开发工程师

余佳

专业:

2013届软件工程

单位名称:广州周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职业:创始人兼CEO

咨询方式

学院主页

https://www.seig.edu.cn/rjyrgznxy/xygk/xyj.htm

咨询电话

020-87818126

咨询邮箱

zxm@mail.seig.edu.cn

线上咨询QQ群

1003801629

学校招生就业处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招生业务咨询

020-87818781020-87818098020-87810097020-87818068020-87818808

就业(招聘)业务咨询

020-87818718020-87818012

对外交流业务咨询

020-87818235

咨询QQ群

专升本咨询群:616275042

普高本科咨询群:20100151

招生网

https://zs.seig.edu.cn/

就业网

https://job.seig.edu.cn/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及家长联系和咨询

每位老师都会竭诚为您答疑解惑

助力每一个学子实现梦想

亲爱的同学们

请全力以赴去勇敢追梦吧

学IT到广软

梦开始的地方

我们等你来

编辑:陈锦鹏

责编:邓柏定

审核:吴嘉帆

复审:林青映

终审:夏丹

评论0
说点什么吧
发布

手机扫一扫下载APP

400-181-5008

优志愿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免长话费 工作日 09:00-17:30)

教APP备3100148号

优志愿 | 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备战高考志愿 !

学业测评 全免费

政策公布 实时提醒

互动社区 专家答疑

关闭
优志愿 | 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备战高考志愿 !

学业测评 全免费

政策公布 实时提醒

互动社区 专家答疑

扫码下载APP

教APP备3100148号

扫码下载APP

实时资讯 互动答疑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