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国产3A级游戏《黑神话:悟空》以顶尖视觉表现与文化创新引发全球瞩目。其成功不仅标志着中国游戏产业的突破,更让高中生群体看到一个新兴专业的潜力——游戏艺术设计。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专业介绍
游戏艺术设计专业是2025年教育部新增设的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兼具艺术创意与技术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艺术学学士学位。专业聚焦数字娱乐产业,以游戏开发全流程为核心,涵盖游戏概论、游戏心理学、游戏策划、游戏概念设计、游戏引擎原理及应用等核心课程,并设置游戏与影视、游戏与人工智能等跨学科课程,融合数字绘画、3D建模、动画设计、关卡设计等前沿技术模块。培养能够参与高品质国产原创游戏开发的领军型人才。
开设院校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游戏艺术设计”有着丰富的学科底蕴,早在2010年就开设了 “数字游戏设计”专业,作为国内较早探索游戏设计教育的专业,它积累了成熟的课程体系、优质的师资团队和丰富的实践资源,让新专业从一开始就有了“科技+艺术+人文” 融合培养的基础。同时,学校还依托传媒领域的资源优势,和腾讯、网易这些行业头部企业一起建实验室,把科技研发、艺术创作和文化叙事深度结合起来,构建起 “科技+艺术+人文” 的跨学科培养模式,让学生能学到技术、艺术、文化等多个维度的知识,既懂游戏开发技术,又有艺术审美和文化表达能力。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依托学校深厚的工艺美术教育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积累了一套把传统艺术转化为数字语言的独特经验,比如将泰山皮影等非遗元素融入课程,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接触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同时,学校发挥“艺术+科技”的办学特色,和英伟达、腾讯等企业共建实验室、合作项目,比如学生有机会参与腾讯的地图资产制作,或者在元宇宙实验室里用AI技术开发文化项目,把课堂上学的剪纸、神话故事等传统内容,通过虚幻引擎、实时渲染技术变成实实在在的游戏场景或交互体验。这种培养模式,让学生既懂中国传统造型美学,又能玩转现代数字技术。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依托深厚的影视艺术教育底蕴发展新专业,形成了“传统美学活化 + 数字技术赋能” 的独特培养体系。自2005年设立游戏设计方向以来,专业始终深耕传统文化与现代交互技术的融合创新,例如在课程中引入京剧脸谱、水墨动画等传统艺术符号,将诗词意境转化为可交互的虚拟场景。同时,学校与完美世界、腾讯等企业共建实验室,学生有机会参与热门项目开发。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兼具艺术审美与技术落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