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高考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报名正式启动,多所高校发布招生简章,包含
报名方式
截至目前,已有8所上海本地院校公布了2025年上海市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简章。根据已公布的信息来看,上海各大高校综合评价报名截止时间为5月30日,考生需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信息服务平台,选择“综合评价”,进行网上报名。
各校初审结果在6月3日发布,届时考生可登录报名系统,进行查看。
招生专业一览
2025年,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专业覆盖理、工、文、管、医等多个学科门类,充分满足考生多样化需求。具体招生专业如下:
校测形式与成绩计算
从以下八所院校的校测安排来看,面试是各校共同采用的考察形式。这种方式能够直观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潜力,包括思维逻辑、语言表达、临场应变等关键能力。对考生而言,面试既是展现个人优势的舞台,也是对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能力的挑战。建议考生提前系统梳理个人成长经历,强化结构化思维训练,通过模拟实战积累应变经验,从而在考场上从容应对。
值得一提的是,
2025年各校校测内容及成绩构成
与其他部分高校 “不参加校测即视为放弃该校综合评价资格” 的政策不同,上海各高校对于未参加校测的考生,校测成绩将以零分直接计入综合总分。这一政策赋予了考生更多选择空间 —— 即便未参加校测,仍有机会凭借优异的高考成绩在综合评价招生中争取录取资格 。不过,小优建议高考生尽量参加校测争取额外加分,毕竟在竞争激烈的综合评价招生中,校测得分可能成为拉开差距、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报考建议:
1.提前了解专业: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优势和未来职业规划,提前了解各高校的招生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例如,如果对金融领域感兴趣,
2.关注高校招生政策:仔细研读各高校的招生简章,了解报名条件、招生计划、选拔程序、录取规则等重要信息。只有充分掌握这些信息,考生才能更精准地定位目标院校,制定合理的报考策略。
3.准备相关材料:在报名过程中,认真准备申请表、个人申请报告(如有要求)等材料,确保材料真实、完整、准确。个人申请报告是展现考生个人特质和优势的重要途径,应突出自身的成长经历、特长、进入高校的努力方向及设想等内容,且字数需符合要求。同时,对于需要加盖公章的材料,要提前与就读中学沟通协调,避免因材料缺失或不符合要求而影响报名。
4.积极备考校测:如果通过初审,考生需针对校测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对于面试,可提前进行模拟面试,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注意着装得体、仪态大方。此外,还可以关注目标院校的校测风格和重点考察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除了上述高校外,还有哪些院校面向上海招收综合评价的考生?您可使用优志愿【综评】专栏,了解更多招生信息。
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